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晶体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期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的97例无晶体眼患者均为医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7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内容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其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92%,其护理满意度为77.0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晶体眼患者在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期期间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无晶体眼 人工晶体Ⅱ期植入术 围术期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86-02
  • 简介:摘要白内障手术是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患者复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启动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对200例白内障患者实行白内障术后通过精心护理,视力均恢复良好。

  • 标签: 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PHACO)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术后视力和术后反应。方法糖尿病患者46例(62眼),其中PHACO30例(38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16例(24眼)对两组的术后视力和术后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PHACO组在术后视力和术后反应均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有显著优势。结论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PHACO组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术后视力恢复好,术后反应轻。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PHACO)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秀的护理配合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参加研究的60例受试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2月到2021年6月,随机打乱分组,即研究组、对照组,每组研究对象30例,组间区别为中护理方式不同,收集各项研究数据,比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白内障体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ECCE+IOL)的疗效。方法对70例86眼采用四平面阶梯状6.0mm切口,注水晶体圈匙套出晶体核,植入硬性人工晶体。对术后视力、散光、眼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视力第一天86.04%在0.5以上(包括0.5),第3~5d上升至90.69%,术后1月、3月两个观察时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平均角膜散光0.4D,术后平均1.85D,1月后散光值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眼压随访四个观察时点,离散程度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ECCE+IOL具有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加之手术成本低,费用少,是基层防盲治盲较为理想的式。

  • 标签: 术后视力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 ECCE IOL 眼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127例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并对患者的围期护理做总结。方法回顾性选取特定时间段(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眼科接收的127例白内障患者,对其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结果127例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手术均成功,并且视力测试表明术后视力明前高于术前矫正视力。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并给予患者精心的围期护理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视力,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医护人员在治疗中推广并使用。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护理经验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70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且对各个时期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加强。结果完成手术治疗当天的1到2小时内,有36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不适感,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均自然得到了恢复,此外有3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疼痛,在采取护理措施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奈福泮20mg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消失。手术完成3个月后,患者的眼压明显有所下降,且术后视力显著改善好转。结论强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中以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及方法。方法对158例(199眼)白内障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1天,患者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0.5者占52.8%,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占60.20%,≥1.0者占21.5%。结论此手术技术操作简易,容易掌握,效果可靠,适应症广,较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白内障 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整体护理管理,评价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ATZeissLisaTr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例进行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管理,观察手术前后及复查时视力、眼压、眼部症状及不良反应变化,统计相关结果,分析患者的效果评价。结果7例患者均治疗成功,一体化解决了患者近视、远视、白内障及老视问题。手术前后,眼压未见明显改变,手术后患者视力得到明显改善。手术1月之后,视力、屈光度数趋于稳定,患者对就诊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做好整体护理管理,如术前做好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各项检查,保证好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及心理准备;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严格执行专科护理,关注患者眼压波动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强随访,有效提高了患者视觉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关注。

  • 标签: 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 整体护理管理 评价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性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对患者的治疗、并发症与预后情况予以分析,并比较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房角开放程度、眼压、前房深度与矫正视力水平。结果全部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眼压控制完全成功39例,成功率97.5%,条件成功1例,成功率2.5%;全部患者围期都没有后囊膜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有6例轻度炎症,3例轻度角膜水肿,通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消失,预后效果较好,随访12个月没有复发情况;患者治疗后的房角开放程度、眼压、前房深度与矫正视力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消失,使其视觉功能充分恢复,使患者的预后有效改善,并发症较少。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老年性白内障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于我院进行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23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9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给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SAS、SDS得分(P<0.05);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人工晶体植入术 老年白内障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对于患者护理效果及其要点。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4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配合,并总结护理的效果和价值。结果本次研究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经过手术和护理其视力均显著改善,且和治疗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可起到较好治疗效果,配合护理则利于患者恢复。

  • 标签: 白内障 护理 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内容以及其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术前、中、术后的优质护理后,人工电子耳蜗置入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情况,且术后随访发现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电子耳蜗植入中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辅助手术顺利进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电子耳蜗 电子耳蜗置入术 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