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将本着高效、便捷、低耗服务消化外科同道为宗旨,及时发布《中华消化外科杂志》每期刊发文稿,第一时间更新消化外科领域学术动态。

  • 标签: 消化外科 杂志 中华 公众 学术动态 外科领域
  • 简介:摘要内质和线粒体为细胞中关系密切的细胞器,细胞应激可引发内质应激(ERStress),线粒体功能在ERStress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线粒体相关的内质网膜(MAMs)传递信号影响ERStress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ER Stress MAMs 线粒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钛板颅骨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2012年~2016年收治的采取钛板颅骨修补治疗颅骨缺损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结果手术后相同时间段内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比率为84.6%(11/13),对照组患者则为23.1%(3/13),两组患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15.4%(2/13),对照组患者为53.8%(7/13),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钛板颅骨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钛网板 颅骨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织红细胞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是用于评估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也是判断贫血的状态,化疗放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性贫血或其他相关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随着各种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在网织红细胞检测上与时俱进的发展,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大量精确的分析参数。本文通过介绍织红细胞的生成、检测技术、常用参数和临床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网织红细胞 临床应用 进展
  • 简介:目的考察超普塞(UPP)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32例,均应用UPP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结果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时间80min,术后均未用镇痛药。出院时间3-11d,平均住院时间5.59d。随访3个月至1年,未有术区不适、异物感,无切口疼痛,无复发。结论应用UPP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疼痛少、异物感轻、不易复发,适合临床开展,但同时补片造型上仍有部分地方有待改进。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超普网塞补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126例患者采用轻量型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采用轻量型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的患者126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5.6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7ml,住院时间为(7.5±2.1)d,自主活动时间为(10.2±3.6)d;其中有8例患者术后出现感染、高热、异物感等并发症。安排患者定期到我院进行复查,3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结论采用轻量型片腹膜前疝修补手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具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轻量型网片 腹膜前 修补手术
  • 简介:摘要通过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织红细胞的各项指标的分析,笔者发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织红细胞的参数可运用在临床实际案例的各个方面,通过测定织红细胞成熟度的参数,可为临床医生对红细胞生成动力学有一个动态的了解,以辅助诊断疾病和判断治疗疗效。本文在对各种关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研究结果上进行总结归纳,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实践上的运用做了一次拓宽。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网织红细胞 功能延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全国学科排名位居前10位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南京大学附属金陵医院)王骏主编的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影像信息学》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发行(ISBN978-7-5659-0991-7)。该书以数字图像为基础,介绍了利用各种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提取医学影像相关信息,阐述网络技术的存储、传输和查阅,

  • 标签: 医学影像信息 出版发行 影像相关 学科排名 医学院校教材 南京大学
  • 简介:摘要主动脉夹层系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本文针对尤以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DeBakeyIIIb型腔内支架隔绝术后,腹主动脉段第二破口闭合不佳,假腔内血栓形成不良,致破口以下主动脉出现进行性撕裂,严重影响腹腔内重要脏器供血情况运用多层密支架再次置入后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及探讨。

  • 标签: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支架隔绝术,主动脉第二破口形成,密网支架。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医疗事业已经进入信息化建设发展阶段,医院建设的根本是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通过提高医疗数据质量管理水平,将信息化建与医疗数据质量管理的相互结合,能极大促进医院整体上的和谐发展,并且,医院在数据传输、资源共享、信号采集、资料储存等过程中实现信息化,通过资源的有效应用和对业务过程的优化处理,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疗业务流程、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提升医院竞争力。本文中,我们通过对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回顾,分析医院信息化现状和发展展望,并对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 标签: 现状 发展 医院信息化
  • 简介:摘要我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医院保健管理中心自2010年建立以来,其中心职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功能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健康检查,而转变为更具服务性质的管理职能。为了更好地优化健康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效率,医院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改善,以下谈谈我国医院健康管理建设的实践体会。

  • 标签: 医院信息化 健康管理 建设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Mesh片阴道骶骨前固定术(LSC)在治疗膀胱脱垂导致女性顽固下尿路症状(LUTS)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应用LSC治疗膀胱脱垂导致女性顽固LUTS患者10例,年龄46-77岁,病程4-12年,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下尿路症状、性功能改善情况及尿流率、残余尿改善情况。通过Bristol女性下尿路症状问卷表(FLUTS-Q),分析LSC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95±52)min;术中出血量(150±88)ml。9例患者尿频症状完全消失(90%),1例较术前明显改善;10例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均消失(100%);术前有尿急症状的患者中,3例症状改善(60%),无尿急症状的5例患者中,术后新发尿急症状2例(40%),术后2个月改善;术前有压力性尿失禁的4例患者中2例(50%)症状改善;6例术前无压力性尿失禁,术后新发1例(17%);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Bristol(FLUTS-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C可以有效改善女性膀胱脱垂导致的下尿路症状,微创、并发症少、安全有效。但对腹腔镜技术要求较高,学习曲线较长。

  • 标签: 阴道骶骨前固定术 膀胱脱垂 女性 下尿路症状
  • 简介:目的:了解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外周血织血小板百分比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按照单采血小板捐献情况分为2组,实验组为参加过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153例,对照组为以往无献血史,首次来血站献血且符合献血条件,共189例,利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WBC、RBC、Hb、HCT、PLT、PDW、PCT、MPV及IPF比例等项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男性献血者WBC、P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BC、Hb、HCT、PLT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MPV、IPF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女性献血者WBC、RBC、Hb、HCT、PLT、PCT、MP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W、IPF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进行单采血小板捐献,对于男性献血者除加快RBC、PLT的骨髓造血功能外,并未加速IPF上升,相反促进PLT成熟。对于女性献血者则由于自身早期的生理性周期性失血,女性献血者的RBC、PLT等指标已受自身免疫负反馈调节而耐受,但对于多次捐献血小板的女性献血者,可能血小板生成能力较男性献血小板者增加有关。

  • 标签: 网织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 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