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随着晚婚晚育的增多及高龄产妇的随之增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亦有所上升;另外,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以及产前B超检查的普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现率呈现上升趋势.剖宫产时是否行肌瘤剥除目前尚存争议.但普遍认为,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剥除具有如下优势[1]:能够避免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减少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子宫不规则出血和月经过多所致贫血以及再次妊娠发生肌瘤变性和腹痛等的可能性.2007-02-2011-10,我院妇产科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80例产妇在剖宫产时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子宫肌瘤 剔除
  • 简介:目的研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2.59%,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6.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住院时间均高于实验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经尿道膀胱癌电切除期的临床护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标签: 膀胱肿瘤 电切除术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连续的14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发症的发生和防范措施。结果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93%,其中堵管5例(3.55%),感染3例(2.13%),低颅压综合症3例(2.13%),术后胃肠道反应2例(1.42%),引流管意外出1例(0.71%),颅内血肿1例。结论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手术技巧、选择合适的分流装置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 并发症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飞行人员保胆取石和取息肉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和疗效以及对空勤人员的术后放飞及飞行状况的影响。方法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们完成了6例飞行人员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单纯胆囊结石患者3例,其中2例为单发结石,1例为多发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1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患者2例,均为胆固醇性息肉。6例患者均行胆囊底部切开取石及取息肉。胆囊切口采用4—0prolene缝线连续缝合2例,采用3-07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4例。中使用胆道镜1例,另5例未用胆道镜,用腹腔镜代替胆道镜查看胆囊内结石或息肉是否取净。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2例。胆囊结石(包括合并胆囊息肉)患者术后服用利胆药物1个月,1例胆囊息肉患者术后未服利胆药物。所有患者术后地面观察3个月。结果6例保胆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没有1例中转剖腹手术。手术时间85~145(95±22)min。术后均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7(5.0±2.0)d,均治愈出院。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4个月,未发现胆囊结石或息肉复发。其中3例患者按时复飞,状况良好。另3例患者地观期尚未结束,目前状况良好,无不适主诉。结论腹腔镜下保胆取石和取息肉保留了胆囊及胆囊功能,有利于维护飞行人员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只要胆囊大小基本正常、胆囊壁增厚不明显、胆囊功能基本正常,并且患者及家属保胆愿望强烈,均可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息肉)式以采用胆囊底部切口、可吸收线缝合为好,只要缝合可靠,不必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近期服用利胆药物可能对预防结石复发有益。腹腔镜保胆取石及取息肉对飞行人员复飞无明显不良影响。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息肉 腹腔镜检查 军事人员
  • 简介:目的比较单纯切除与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单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切除组51例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51例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12~24个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单纯切除组痊愈41例(80.4%),复发10例(19.6%),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痊愈50例(98.0%),复发1例(2.0%),2组痊愈率﹑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比单纯切除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

  • 标签: 翼状胬肉 单纯切除术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复发
  • 简介:目的:总结85例多发肋骨骨折行胸廓成形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急救护理、观察病情、一般护理和康复指导等。方法:①尽可能减轻胸壁反常活动,以保持足够的通气;②减轻进行性肺损害;③预防并发症;④减轻疼痛,加强呼吸道护理;⑤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对85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止痛,治疗合并伤,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使85例患者除1例因为合并癌症死亡外,10例患者因合并脊柱骨折转到脊柱科治疗,其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血气胸 胸廓成形术 护理
  • 简介:气压弹道碎石是通过内镜在直视下利用气压碎击结石的全新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治疗。2005-07—2012-01,我院对1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气压弹道碎石,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气压弹道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护理
  • 简介:子宫脱垂伴不同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是由产伤和更年期体内激素改变等因素所致。以往采用的手术方式是将脱垂的子宫和膨出的阴道壁切除,然后将损伤的筋膜进行缝合,但这种手术方式不仅将没有病变的子宫切除,而且缝合的结构仍然是建立在松弛的盆底组织上,

  • 标签: 妇科 子宫脱垂 改良盆底重建术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肝切除的技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11月3例腹腔镜肝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肝切除,阻断入肝血流,诊断为规则性左半肝切除1例;诊断为肝包虫外包囊剥离切除1�

  • 标签: 切除术初步 初步经验 肝切除术
  • 简介:1991年Reich报道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hepa-tectomy,LH),但由于肝脏的特殊解剖关系,中容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手术风险极高。因此,迄今,此手术仍只能在较大的肝胆中心开展。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共完成各种腹腔镜肝切除34例,效果满意。现结合病例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肝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护理
  • 简介:疝是人体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经腹壁非正常缺损或薄弱部位而突出于体表外的疾病[1]。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排尿困难、慢性咳嗽及习惯性便秘等疾病造成长期腹压增加,或是先天性、后天性腹壁薄弱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等[2]。

  • 标签: 腹股沟 无张力疝修补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部分切除与全切治疗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85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全切,150例行后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结果行肾上腺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48.0±15.0min;中失血量25.0±10.0ml;拔引流管时间2.2±1.0d;术后住院天数7.0±2.5d;病灶大小15.5±4.5mm。行肾上腺全切组手术时间37.0±12.0min;中失血量23.0±9.0ml:拔引流管时间2.4±1.2d;术后住院天数6.8±2.0d;病灶大小16.0±3.0mm。部分切除组和全切组中失血量、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病灶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全切组(P〈0.05)。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血钾恢复正常,198例血压恢复正常。结论对于单发醛固酮腺瘤的患者,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治疗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安全、有效,而且保留了部分有功能的肾上腺组织,优于肾上腺全切

  • 标签: 醛固酮腺瘤 醛固酮增多症 后腹腔镜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中实时用NIM—ResponseTM肌电监测仪监测盆底括约肌电活动,了解控尿神经的分布,以便中保护控尿神经,提高术后控尿效果;并对比手术前后患者控尿情况,评价实时监测技术在保护控尿神经方面的效果及意义。方法80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T2a-T3a纳入研究。将这些术前控尿正常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其中A组(神经监测组)利用NIM—ResponseTM肌电监测仪对以上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中盆底括约肌电活动进行中实时监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全麻,避免中使用肌松药。接地电极接于上臂,探测电极置于肛门括约肌及尿道括约肌。中在前列腺邻近结构处以神经刺激探针以最高5mA电流刺激和探测证实控尿神经在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周围行程及功能状态,通过避免电切电凝破坏控尿神经邻近结构达到保护其免受损伤的目的。B组(非神经监测组)行常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对比术前、术后拔尿管后24h、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患者控尿情况,包括尿动力学检查、尿垫试验、膀胱镜检查。结果术后两组拔尿管后24h完全控尿率有显著差异(65.0%vs37.5%,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控尿率则无差异(80.0%vs75.0%,P〉0.05和92.5%vs90.0%,P〉0.05)。术后30d尿动力学检查证实80例患者前列腺部尿道控制带阻力消失,尿道闭合压正常存在,括约肌肌电正常存在。膀胱镜见40例患者尿道括约肌结构存在,镜下括约肌收缩功能良好。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中采用盆底括约肌电活动实时监测,对控尿神经的解剖及功能分布有较强的准确性,可加快术后控尿功能恢复。

  • 标签: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神经监测 神经刺激 尿失禁 控尿
  • 简介:直肠癌患者在无手术禁忌证情况下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同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尽量保护排尿功能,避免损伤输尿管。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因行直肠癌根治而损伤输尿管的情况时有发生[1-2],若处理得当,可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直肠肿瘤 外科治疗 输尿管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21例施行股-股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行手术者16例,主髂动脉瘤腔内修复同时行该手术者5例。结果本组2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2例术后残留轻度间歇性跛行,1例在术后11个月出现静息痛。2例分别于术后6、17个月发现人造血管闭塞,术后平均2年通畅率为90%。结论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是治疗单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一种简单而有效手术,也适用于特殊类型动脉瘤的腔内联合治疗。

  • 标签: 人工血管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瘤
  • 简介:2009年至2011年我院采取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2例患者中男73例,女89例;21~74岁,平均47.5岁。术前均经B超检查、腹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明确诊断为输尿管结石,部分患者经CT检查了解肾积水后肾皮质受压情况。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钬激光 输尿管镜检查
  • 简介:目的:对比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photoselectivevaporizationofprostate,PV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ransurethralresectionofprostate,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BP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按Coe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CNKI、CBM、万方、维普等文献资料库;手工检索中文泌尿外科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对比PVP及TURP治疗BPH的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符合要求的RCT研究,共5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方面:PVP及TURP治疗BPH,术后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安全性方面:与TURP相比,PVP手术时间较长[MD=28.97,95%CI(9.72,48.21)],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短[MD=-2.86,95%CI(-4.58,-1.13)J,住院时间较短[MD-2.32,95%VI(-2.79,-1.85)],中输血较少[OR=0.08,95%CI(0.02,0.34)],术后尿道狭窄率无显著差异[OR=0.74,95%CI(0.27,2.07)]。结论:PVP与TURP均能显著改善轻、中度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症状,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与TURP相比,PVP操作更安全,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方面两种式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 META分析
  • 简介:1临床资料杨某,女,75岁,2004年5月21日初诊。患者胸闷、咳嗽、心悸、气短1周余。既往有冠心病史,肺心病病史。x线检查肺纹理增强,右下肺散在片状阴影,心影不大,诊为右下肺肺内感染,经用抗生素治疗近1周时间,症状未见好转,咳嗽反而加剧,服用可待因亦不能止,复去县医院检查: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脏B超示心包积液40ml。

  • 标签: 苓桂术甘汤 心包积液 验案
  • 简介:自1935年Whipple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以来,该手术目前仍然是腹部外科领域最复杂的手术。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影像学、麻醉、重症监护的发展,胰十二指肠切除死亡率〈5%,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仍高达30%~40%。本文着重讨论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及中存在的陷阱以及相应的对策。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简介:目的促进和维护骨科老年患者的健康状况。方法对76例骨科老年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结果患者住院期间适应性强,能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护理。结论在骨科老年患者中进行围手术期合理化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既满足了层次不同的手术患者对健康的要求,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同时更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老年患者 围术期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