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样本实施样本分组,样本源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2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均予以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观察经不同护理后两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显示参比研究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IABP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minimallyinvasivedirect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MIDCABG)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2001年3月~2003年9月,我院在全麻、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了33例单支MIDCABG.14例采用左前外侧小切口,19例采用胸骨下段正中切口.31例行左乳内动脉至前降支旁路移植,1例使用大隐静脉行主动脉根部至前降支旁路移植,1例行胃网膜右动脉至后降支旁路移植.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量(163±120)ml,术后引流量(193±169)ml,术后拔管时间(6.4±5.5)h,ICU时间(17.8±4.4)h.随访(14.7±7.4)月,无死亡.结论MIDCABG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后胸骨哆开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共实施CABG1023例,术后14例发生胸骨哆开。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生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以及病人确诊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12例患者中,1例保守治疗治愈,11例再次手术行胸骨再固定术,术后8~10d拆线,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4±2.56)d。术后门诊随访3个月~6年,胸骨稳定,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胸骨哆开是CABG后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应用合理的缝合技术,术后防治并发症,积极治疗咳嗽等诱因,可减少胸骨哆开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胸骨松动以及适时的再固定处理,是治疗胸骨哆开和防止纵隔感染的关键。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骨哆开
  • 简介:目的探讨左胸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invasivedirectcoronaryarterybypass,MIDCAB)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9月由同一术者连续完成的80例左胸前外侧小切口MIDCAB资料,根据手术时间顺序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获取乳内动脉时间、吻合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将手术例数取对数作为自变量,以获取乳内动脉时间、总手术时间分别为因变量进行拟合得出学习曲线。结果各组术前资料无统计学差异。80例均顺利完成MIDCAB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无死亡,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获取乳内动脉时间B、C、D组较A组显著缩短[(53.7±19.2)min、(50.2±17.7)min、(43.2±10.3)minvs.(77.0±30.0)min,P=0.001、0.000、0.000],B、C、D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手术时间B、C、D组较A组显著缩短[(128.7±21.7)min、(129.0±33.3)min、(112.2±14.5)minvs.(165.2±41.8)min,P均=0.000],B、C、D组无显著差异(P〉0.05)。学习曲线相关模型为:获取乳内动脉时间(min)=113.77-16.869×ln(手术例数),总手术时间(min)=220.281-25.276×ln(手术例数)。结论经左前外侧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学习曲线约为20例。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微创 学习曲线
  • 简介: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12月37例重症冠心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麻,胸骨正中切口,游离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心脏稳定器局部固定心肌,显露目标冠状动脉,切开后置入冠状动脉内血液分流器.一般先做左乳内动脉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吻合,其余血管桥先做桥血管与主动脉的近心端吻合,然后再做桥血管与冠状动脉的吻合.结果全组病例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搭桥1~6支,(3.2±0.5)支.术后10d死亡1例,其余36例未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无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成熟的手术技术和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的条件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重症冠心病可行.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99例同期行CABG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资料。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25例,Ⅲ级65例,IV级9例。二尖瓣病变66例,主动脉瓣病变21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12例。冠状动脉病变单支42例,2支27例,多支30例,左主干病变8例。术前心肌梗死13例,房颤43例,左房血栓19N。共移植桥血管195支,其中LIMA61支,SV134支,平均每例患者(1.97±1.0)支;MVR43例,MVP23例,AVR21例,AVR+MVRl2例,TVP23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9例,室壁瘤切除术3例,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脓肿清除术2例。结果3例术后30d内死亡(2例因低心排、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恶性心律失常死亡),97例痊愈出院。随访6~120个月,平均(27.3±15.3)个月,失访16例,随访期间死亡13例(6例心血管病因,7例非心血管病因)。术后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明显减少;心功能(NYHA)I级56例,II级10例,III级2例。结论CABG联合心脏瓣膜置换术可以完成心肌再血管化并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瓣膜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选取本院诊治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遵医情况以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确延续性护理干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遵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遵医行为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应用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HCR)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中国人群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经济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6年2期)、WanFangData、CNKI、WebofScience数据库,搜集以国内人群为研究对象并且应用HCR与CABG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1996年1月到2016年4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共计12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HCR组在ICU时间[MD=-25.84,95%CI(-42.55,-9.13),P=0.002]和机械通气时间[MD=-4.06,95%CI(-6.43,-1.69),P=0.0008]明显短于CABG组,但在术后住院时间[MD-0.64,95%CI(-2.53,-1.25),P=0.51]、新发房颤发生率[OR=1.41,95%CI(0.86,2.30),P=0.17]以及肾损伤发生率fOR=1.56,95%CI(0.89,2.74),P=0.12],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CR组住院费用[MD=3.42,95%CI(1.27,5.56),P=0.002]高于CABG组。两组在术后死亡率[OR=0.36,95%CI(0.12,1.11),P=0.07]、术后再发心梗率[OR=0.32,95%CI(0.06,1.85),P=0.20]、及再血管化发生率[OR=I.16,95%CI(0.48,2.76),P=0.74]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脑血管意外[OR=0.35,95%CI(0.14,0.91),P=0.03]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OR=0.37,95%CI(0.20,0.70),P=0.002]方面,HCR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ABG组患者。结论当前证据表明,HCR比CABG在治疗后的脑血管意外和MACCEs发生率要低,但其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予以证实。

  • 标签: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中国人群
  • 简介:全机器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未来微创冠状动脉外科的趋势,对麻醉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加压CO2气胸、单肺通气的应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的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维持、体外循环及中转开胸手术的准备、室颤的处理等,要求麻醉医师对患者病理生理的调控及围术期的管理达到更精细化。

  • 标签: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机器人 单肺通气 加压CO2气胸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讨研究SinoSCOR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SinoSCORE评分,并根据评分将其分为三个小组,其中小组1患者48例(≤1分),小组2患者59例(2-5分),小组3患者55例(≥6分),然后分析SinoSCORE评分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术前均出现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三组患者之间的改善程度没有明显性差异;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从中发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SinoSCORE评分有着较强的相关性。结论SinoSCORE评分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生活质量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对其预测上表现出较高的价值。

  • 标签: SinoSCORE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生活质量 预测价值
  • 简介: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总结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完成的35例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左主干病变7例(并三支病变4例),两支病变4例,三支病变24例。手术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下进行,平均完成血管移植3.2根。结果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随访8~36个月,全组患者无死亡,无心绞痛复发,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围手术期处理经验的成熟,OPCAB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围手术期 护理 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70例OPCABG患者术前行心理、呼吸、循环护理指导,术后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重视循环与呼吸系统的监护,血管活性药物、电解质、血糖、泌尿系统及康复方面的护理。结果术后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8.0±4.0)d,无护理并发症。随访2—24个月,心绞痛显著改善,心功能恢复至I级59例,Ⅱ级11例。结论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护理;术后严密监测及高质量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68-02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连续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200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100例。常规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连续护理组在常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外科连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连续护理组康复情况:首次排便、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连续护理组患者预后机体、心理以及社会功能和生活状态评分均更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 心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应用于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中可促使其康复,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外科 连续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外周血管(冠状动脉以外的血管)支架置入杂交手术的安全性。方法全麻后外周血管造影及支架置入,支架置入完后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5例术后心脏和外周血管症状消失,早期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ALT为(38.4±6.9)U/L,AST为(28.0±8.2)U/L,与术前ALT(36.6±7.5)U/L,AST(26.4±7.2)U/L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3例术前术后肾功能均正常,2例合并肾动脉狭窄的术后血尿素氮分别为7.3、6.8mmol/L,术后血肌酐分别61、82μmol/L;术后24h胸液量(842±180)ml,ICU时间(75.4±25.2)h,呼吸机使用时间(24.2±17.4)h,术后住院时间(9.8±2.9)d。5例术后随访2~8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杂交手术早期临床效果明确,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患者术后肝肾功能较术前无明显改变,胸液量、ICU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似,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杂交手术 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外周血管支架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