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1908年,英国的Miles和美国的Moynihan分别提出了直肠癌的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alperinealresection,APR),其后Gabriel报道了主要经过会阴完成游离的经会阴腹部直肠癌切除术.外科技术的进步、体位的变化,结合麻醉、输血等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使用的APR,并成为20世纪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即便目前保肛手术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常规的APR依然是低位进展期直肠癌治疗的常用术式.

  • 标签: 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直肠癌切除术 手术技巧 GABRIEL 低位直肠癌 进展期直肠癌
  • 简介:摘要:柱状病的病原是柱状黄杆菌,柱状黄杆菌可以感染草鱼、鲤鱼、斑点叉尾鮰、银龙鱼、虫纹鳕鲈等鱼类,几乎所有的淡水鱼类都易感。感染初期鳍条顶端、吻端,皮肤鳃丝末端生长繁殖,形成黄白色点状病灶,随着病情发展,鳍条蛀烂,向基部溃烂,鳃丝溃烂。以柱状黄杆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中西药单方及复方制剂的体外抑制试验。

  • 标签: 中西药 柱状黄杆菌 体外抑菌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应用微波治疗,分析在此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2018年07月~2022年07月,从我院所有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中随机选择96例,全部应用微波治疗,采用随机摸球的方法进行分组,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常规组,n=48),另一组应用优质护理(试验组,n=48),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护理满意度等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效果分析,试验组治疗有效率同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微波治疗 优质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LEEP刀结合干扰素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取LEEP刀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EEP刀结合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结合干扰素用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LEEP刀 干扰素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临床疗效
  • 简介:根据柱状晶〈001〉取向的遗传性,以柱状晶铸坯为初始材料,采用XRD与EBSD技术揭示柱状晶在热轧、冷轧及退火过程中组织及织构的演变规律,测定对应的磁性能。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工艺下,样品最终铁损P1.5均低于2.50W/kg,磁感B50均大于1.73T,最高磁感值达1.78T。样品中均以对磁性能有利的强{001}织构为主,对磁性能不利的g纤维织构被抑制。结果体现了利用柱状晶制备低铁损、高磁感无取向硅钢的优势。

  • 标签: 无取向硅钢 柱状晶 磁性能 织构
  • 简介:纳米银粒子具有极大表面积、极小体积、极多表面活性位点等特性,使其厂泛应用于普外科领域。本文就纳米银粒子在外伤、抑菌、癌症等几个方面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纳米银 粒子 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施行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术的8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指标均获得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采用碘125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给予其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碘125 放射性粒子 护理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聚焦超声与微波比较治疗有症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Data,同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聚焦超声与微波比较治疗有症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8月30日。由2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5.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3个RCT,包括11759例患者,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微波组相比,聚焦超声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在阴道出血率[RR=0.09,95%CI(0.05,0.17),P〈0.00001]、阴道排液率[RR=0.10,95%CI(0.04,0.24),P〈0.00001]、治愈率[RR=1.10,95%CI(1.05,1.15),P〈0.0001]、总有效率[RR=1.04,95%CI(1.02,1.06),P=0.0005]方面优于微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复发率[RR=0.13,95%CI(0.02,1.00),P=0.05]方面,两组相当。结论现有证据显示,聚焦超声治疗有症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微波。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予以验证。

  • 标签: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聚焦超声 微波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近10年来,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近距离放射治疗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重视,在临床上应用迅速发展,其中^125I粒子粒子植入治疗中最常用的一种粒子源。与外放射治疗相比,其优点是连续低剂量长时间的放疗,对正常组织的影响最少。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治疗剂量与肿瘤细胞的倍增时间有关,如果肿瘤倍增时间较短,需用开始剂量高的放疗方法,因此,近距离组织间放疗对于倍增时间较长的肿瘤组织更为合适。现结合近年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 标签: ^125I粒子植入治疗 恶性肿瘤 近距离组织间放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倍增时间 近距离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三级柱状球囊乳头扩张在ERCP取石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措施。方法:随机对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期间的54例ERCP取石术患者进行了观察,按照入院的时间顺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是96.30%(26例)、70.37%(19例),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数据分别是3.70%(1例)、22.22%(6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三级柱状球囊乳头扩张ERCP取石术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术中配合效果,获得理想疗效,建议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三级柱状球囊乳头扩张 ERCP取石术中 针对性护理 治疗效果 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妇科门诊要求放置节育器妇女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情况。方法 选择2020年上半年来我院放置节育器的女性患者258例,对所有患者行常规检测,通过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归纳所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妇女检测数据,探寻相关危险因素,并深入研究患者人口学特征。结果 258例女性患者中有125例患者患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不同年龄、不同流产次数及生产次数、不同分娩方式及避孕方式等对比,发现其组间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门诊治疗中,对要求放置节育器的妇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调查中发现,农村女性患病几率更大,年龄、生产、流产次数等都属于提升发病率的潜在危险因素,通过这些特点可以开展合理临床指导及治疗。

  • 标签: 妇科门诊 节育器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利普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5~2023.5期间在我院行利普刀治疗的60例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为研究组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阴道流液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利普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外移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该护理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柱状上皮外移 利普刀 综合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术后恢复
  • 简介:目的对^131碘粒子植入术的病人手术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防护,减少^131碘粒子辐射对医护人员的危害。方法对植入^131碘的病人术前用物准备,人数的控制,术中娴熟的配合,通过时间、距离、屏障三方面防护。结果医护人员减少了辐射的危险。结论对放射性^131碘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能有效的减少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 标签: ^131碘粒子 医护人员 辐射
  • 简介:化学发光诊断技术在经历了由LUMINOL、ACRIDINLUM、ESTERS等作发光标记物,并以乳胶颗粒为媒体的技术,发展到以DIOXETANES作化学发光标记物,以微粒子为媒体的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使化学发光成为免疫分析领域中一项较完美的临床诊断应用技术。

  • 标签: 微粒子化学发光 诊断技术 化学发光技术 诊断应用 免疫分析 标记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 5月— 2019年 10月, 将40 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 20 例(常规护理);观察组 20 例(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差异显著( P< 0.0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00 %、 5.00 %( P< 0.05)。 结论:通过对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放射性粒子植入 恶性肿瘤 临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125I粒子联合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对由病理证实的10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术中或术后植入125I放射粒子进行治疗。结果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在根治性清扫术中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后,其残留淋巴结最大直径7例出现缩小,2例无变化,局部控制有效率77.78%(7/9)。1例未分化癌患者姑息性切除后植入125I粒子,肿瘤缩小得以再次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再行外放射治疗。结论125I粒子联合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是提高病变局部控制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甲状腺癌 根治性淋巴结清扫术 125I放射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适用于接受同位素粒子介入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9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主体,病例选择时间段为2020年4月-2021年6月,依照硬币法将患者进行组别的划分,乙组包含患者45例,甲组包含患者44例。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采用同位素粒子介入治疗,甲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运用综合护理方案,乙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运用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分析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最为适宜的护理方法。结果:将89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后发现,甲组患者较之乙组患者满意度更高,且护理后疼痛评分更低,示之为P

  • 标签: 晚期食管癌 同位素粒子 介入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