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人体睡眠结构以及神经机能与海拔高度之间关系。方法:30例矿区生活基地(海拔2600米)人群样本纳入时间由2018年4月开始,到2021年4月结束,判定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市区(海拔1400米)人群30例,判定为对照组,分析海拔高度对人体影响。结果:对照组睡眠质量、血压、心率均低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不同海拔高度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收集青海地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8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后分别在500m、1500m、2300m、3700m和4300m的海拔高度下,对其夜间呼吸情况、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当海拔高度高达4300m时,同海拔高度500m进行比较,其各项指标变化明显升高,且变化显著,P?0.05.结论海拔高度越高,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越大,因此,高海拔高度应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重视.关键词不同海拔高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影响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60-01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原特勤疗养对不同海拔原疗养员综合体能提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从海拔4000m以上高原下山10d的守防官兵35名,给予特勤疗养措施,分别于入院1d、15d及30d时测评官兵综合体质情况,按照《国民体质测量标准》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特勤疗养30d后,高原官兵综合体能的优秀率(32.40%)显著高于国民体质测量标准(15.50%),较疗养15d、入院1d综合体能明显增高;海拔4000m较海拔5000m优秀率高26.90%,体能明显增高,且海拔越低体能恢复越快;海拔5000m守防6个月较守防12个月优秀率高35.70%,守防时间越短体能恢复越快。结论刚下山高原官兵经过30d的特勤疗养,其综合体质有较大的提高。特勤疗养对高原官兵下山脱习服,促进官兵身心健康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高原官兵 特勤疗养 体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LASIK治疗高度近视321例(635眼),按术前屈光度分成A、B两组,A组237例(467眼),屈光度为-6.00~9.75D;B组84例(168眼),屈光度为-10.0~20.0D。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厚度、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3月,两组的裸眼视力达0.5以上者分别为99.31%、84.54%;1.0以上者分别95.85%、70.10%。结论应用LASIK方式矫治高度近视效果良好。但仍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注意。

  • 标签: 治疗 LASIK 高度近视 并发症 屈光度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黄斑病变(myopic maculopathy,MM)是高度近视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本文基于近视性黄斑病变分类(ATN分类),同时加入圆顶状黄斑这一特殊病理状态,就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及相关治疗做一综述。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surgeryFTS)概念自2001年由丹麦医生HenrikKehlet提出以来其内容不断丰富与完善,应用范围从最初的结直肠癌现已拓展到心胸外科、妇产科、乳甲科等领域,而近年来更是胃肠外科治疗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表明该理念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其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同。然而,国内外在高原地区应用FTS理念的研究还比较少,对其安全性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担忧仍普遍存在,本研究选取高原地区的胃癌根治术患者旨在观察比较快速康复外科与传统外科在胃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FTS) 胃癌围手术期 胃肠道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高度近视重度弱视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收治的3例9~14岁弱视治疗无提高的高度近视重度弱视儿童患者,先行后巩膜加固术(posteriorsclerareinforcement,PSR),再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hakicintraocularlens,PIOL)。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SphereEquivalent,SE)为-19.81D(范围-11.5~26.5D),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20/400~20/160。平均随访4月(1月~6月),比较术前及术后的视功能。结果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手术,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最佳戴镜矫正视力(BSCVA)PSR后为20/200~20/100;PIOL后为20/200~20/50;PIOL术后平均屈光度+0.56D(范围0~+1.0D),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结论儿童高度近视重度弱视患者先行后巩膜加固术,再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最佳矫正视力,使后续的弱视治疗容易且疗效提高。

  • 标签: 儿童高度近视 重度弱视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临床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接诊的60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治疗方式。结果:从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来看,接受治疗之前,视力在0.3以下以及0.3至0.5之间的患者数量整体较多,视力水平在0.5以上的患者数量整体较少。而在接受治疗之后,视力水平在0.3以下以及0.3至0.5之间的患者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减少,视力水平在0.5以上的患者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结论:在实际针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治疗方式能够使得患者的视力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治疗效果整体较好,临床应用价值整体较高。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临床治疗 探讨
  • 简介:摘要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在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方面有一些新进展。高海拔地区帕金森发病的危险因素尚未明确,其预防策略并不健全,现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海拔地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饮茶、日光照射、高尿酸、间歇低氧是高海拔地区帕金森病的保护因素。

  • 标签: 帕金森病 流行病学 保护因素 高海拔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眼,尤其是病理性近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眼部疾患,通常对视功能造成严重威胁,此类患者白内障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随着超声乳化术在国内逐渐普及,其对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已广泛应用,医生和患者对术后疗效的期望已不满足于单纯解决晶状体混浊的问题,如何让患者得到理想的术后屈光状态,亦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和手术的难点之一。因此,了解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影响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白内障 屈光 近视
  • 简介:目的分析随访病例术后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良好随访的57例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的平台骨折病例进行X线片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2.5年,平均15个月,约有28.1%发生平台高度丢失(判定标准:关节面塌陷>3mm和/或轴向对线不良>5°),总结出6种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①年龄>60岁,②严重骨质疏松,③复杂性、粉碎性骨折,④拉力螺钉、T或L型钢板抗剪应力较差,⑤植骨不充分,⑥过早负重.结论术前正确判断骨折类型、足量植骨、解剖复位后坚强内固定及早期不负重功能锻炼是减少平台高度丢失、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关键.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及术后康复锻炼中,如能充分考虑上述六种造成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加以克服,将可能避免或延缓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并发症 骨丢失 解剖复位 关节内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在高海拔地区实施胃癌全胃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将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切除术病例62例,分为全胃切除组(30例)和非全胃切除组(32例),对全组病例的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1年的营养状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全胃切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而非全胃切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切除组术后1年的营养状态评价指标均低于非全胃切除组(P〈0.05)。结论对久居高海拔地区的胃癌患者实施全胃切除时要谨慎,既要考虑外科根治的目的,又要尽可能保全功能。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胃癌 全胃切除 可行性
  • 简介:目的,分析海拔3815m驻藏某部官兵健康情况。方法,对驻藏某部随机抽取90名官兵心率、血压、经皮氧饱和度、既往史、进藏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本研究的官兵年龄18~43岁,平均24.73岁,中位年龄22岁,平均进藏时间67.37个月,中位进藏时间24个月,进藏时间与经皮氧饱和度及舒张压相关,进藏时间越长,其经皮氧饱和度越高,其舒张压也越高,进藏时间虽然与心率无相关性,但有相关趋势。心率与吸烟、饮酒、舒张压均相关,即有吸烟及饮酒史的,其心率越快,而心率越快,其舒张压越高。结论,随着进藏时间的延长,官兵的经皮氧饱和度、心率及舒张压均会呈上升的趋势,可以提高官兵的耐氧能量,但长期持续心率快、收缩压高的状态,使官兵的循环系统可能存在健康问题。

  • 标签: 驻藏官兵 体检 健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与分析高海拔地区银屑病患者求医行为。方法收集本院皮肤科2014年11月-2017年11月门诊就诊的银屑病患者210例(包括寻常型、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关节型患者)详细了解求医行为的问卷调查。共访谈银屑病患者210例,海拔2000-2500米(西宁地区、海东地区、黄南州、同仁县)患者89人,海拔2500-3000米(海南州、海西州、格尔木市)65人,海拔3000米以上(海北州、玉树、果洛)56人。其中男129例,女81例,年龄09~81岁,平均36.06岁。其中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153例,静止期18例,消退期9例;脓疱型银屑病局限型6例,泛发型9例;红皮病型12例;关节病型3例。存在的求医行为;由于银屑病易于复发,尚无根治方法,造成患者多处投医。80.0%的就诊者首诊选择公立综合医院和皮肤专科医院,其中57.1%的多数银屑病患者。就诊3家以上非正规医疗机构的占40%,还有许多患者寻找“偏方”和“秘方”进行治疗占31%。又转向私立诊所或选择自购药治疗。结论高海拔地区队伍银屑病患者普遍存在着多处求医行为,同时,本次调查中还发现患者对银屑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并不乐观。仅有约14.6%的患者完全答对了我们所设计的关于银屑病知识的问题。本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普遍存在多处求医及乱投医的不正确求医行为。分析银屑病患者选择不同医疗机构就诊的原因。

  • 标签: 银屑病 求医行为 调查和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