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系统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将126例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63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24%>84.13%,χ2=4.203)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3.29±0.37)d<(4.87±0.52)d,t=19.650]、止咳时间[(3.98±0.51)d<(5.22±0.74)d,t=10.951]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

  • 标签: 呼吸系统感染疾病 护理 康复
  • 简介:1经输血途径感染的现状输血已成为传播传染病的高危因素。我国是肝炎高发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人群的近1/10,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携带情况虽未见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但少数医疗机构和部分地区通过对输血前患者和献血人群进行丙肝病毒的筛查,说明普通人群未经输血已存在丙肝病毒携带的机率。

  • 标签: 输血前 感染疾病 丙肝病毒 献血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 简介:摘要 :血清降钙素原的英文缩写为 PCT ,是临床上常用于诊断感染的一种化验指标,在儿科当中,感染疾病相对较多,因此,感染疾病的诊断在儿科当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笔者通过本次研究对血清降钙素原用于诊断儿科感染疾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 对我院收治的感染疾病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童的感染疾病的诊断当中发挥的实际作用以及相关特点,对血清降钙素原对于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 :细菌感染组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值最高,说明血清降钙素原联合血常规检查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配合血常规检查对于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儿童感染疾病 诊断价值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与肺外感染的类型。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之间总共收治的小儿肺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患儿70例,把这70例患儿随机的平分为两组,一组设置为对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对照组的35例患儿采取医院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的35例患儿进行阿奇霉素静脉注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发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的70例患儿中,有26例患儿发生了消化系统感染,在所有的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并发症中所占比例最大。实验组的35例患儿在接受一段时间的阿奇霉素静脉注射治疗之后,痊愈的患儿有17例,对照组的35例患儿在接受一段时间的常规治疗之后,其痊愈的患儿有10例,可以得知,实验组患儿的痊愈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痊愈概率。讨论小儿在患肺炎后容易引起各种肺外感染并发症,对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患儿的痊愈概率。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 肺外感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感染门诊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76例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及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门诊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可降低门诊感染率,提升门诊管理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感染疾病门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和用量用法,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上呼吸道感染中药处方620份实施回顾性分析,针对处方中患者的年龄、性别、所患疾病、常用药物和使用剂量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用药为老人和儿童,其中男女用药比例要合适,一张处方的药物种类以12味最佳,剂量以3剂最佳,酌情进行增减。常用的药物主要以解表药、化痰药以及清热药为主,中药处方主要剂型以汤剂为主。结论通过对上呼吸道感染的处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为筛选出最有效的治疗处方和用法用量提供有利的依据。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中药处方 用法用量
  • 简介:摘要: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其发病率受到气温下降、湿度变化以及病原体传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冬季儿童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调理方法,结合专业医学知识和科普理念,以此为家长和社会提供科学、实用的指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发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之整合模型与照护措施。方法:在本研究中,选择本院于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间住院的96名新发呼吸道感染病人,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病人的 sas和 sds分数都比对照组高。结论: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来说,必须在常规的感染控制模式下进行全面的护理,增强病人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提高病人对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整体护理的效果,让病人早日康复。

  • 标签: 新发急性呼吸传染病 护理方式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PCT联合诊断儿童感染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月2日-2018年3日我院收治150例感染性儿童,根据最后出院的诊断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PCT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hs—CRP和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组;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hs—CRP和PCT的阳性检出率及联合检出率均高于非细菌感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血清hs—CRP和PCT联合检测能够更全面的判断感染疾病的病原体,快速区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例如病毒感染),在患儿发病早期及时明确感染的类型,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儿童感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分析目标治疗应用于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与影响。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集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各类呼吸道感染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目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后体温、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用药合理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情况,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平均体温为(36.5±0.2)℃,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为(2210.0±120.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1±0.5)d,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对比数据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合理性情况,观察组患儿用药合理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检验P值<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应用目标治疗方法能够使患儿体温控制更加有效,同时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还具有提高用药合理性的效果,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儿科 呼吸道感染 目标治疗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疗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实验依据。方法收集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PCT≤0.05ng/ml组与PCT>0.05ng/ml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三者联检对下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有重要的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老年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800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分别采用单一西药、中西医结合两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该类患者治疗后,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甲组患者更短。且两组患者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老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老年呼吸系统感染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检验在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的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细胞检验,对比血细胞检验的结果差异。结果:2组病人行血细胞测定,并对两组进行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进行统计。观察组血红蛋白[(182.61±29.84)g/L]、红细胞比容[(69.62±9.31)%]、白细胞计数[(13.12±3.61)×10~9/L]水平,对照组分别是(129.82±11.62)g/L、(46.15±5.54)%、(6.52±1.2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观察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儿童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血细胞的升高和儿童的病情发展息息相关,其指标的改变可以反映儿童的病情,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早期鉴别上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医生用药的有效依据。

  • 标签: 血细胞检验 诊断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获得性感染防治中微生物检验的价值。方法:分析对象选择2021.3~2022.3某疾控中心收纳的患者样本150例,随机数字法施以分组,施以常规检验的75例患者分入对照组,施以微生物检验的75例分入研究组,对2组的预防效果(发生率、感染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和对照组(26.67%)比较,研究组获得性感染发生率(5.33%)明显较低,P

  • 标签: 获得性感染疾病 微生物检验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维生素A、E缺乏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影响情况以及分析维生素A、E缺乏可能原因.方法通过对222例儿童按要求分为四组并给予血清维生素A、E水平检测及日常膳食及维生素补充情况等调查,统计并分析各组儿童维生素A、E缺乏及补充情况及膳食情况.结果其一是222例研究对象中,A组为89例,维生素A检测低于正常水平为66例(74.16%)、维生素E检测低于正常水平8例(8.99%),B组为42例,维生素A检测低于正常水平为28例(66.67%)、维生素E检测低于正常水平为4例(9.52%),C组为64例,生素A检测低于正常水平为21例(32.81%)、维生素E检测低于正常水平为3例(4.69%),D组为27例,维生素A检测低于正常水平为4例(14.81%)、维生素E检测低于正常水平为1例(3.70%),各组均数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二是4组研究对象中存在膳食不合理及维生素补充不足发生率分别“24.71%,19.10%”“16.67%,19.05%”,“12.50%,4.69%”,“7.41%,3.70%”,各组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E缺乏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维生素A、E缺乏相对严重,导致维生素A、E缺乏与儿童偏食,膳食不合理以及维生素A、E未能按时及合理补充等原因密切相关.关键词维生素A、E;儿童;呼吸道感染;相关性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vitaminAandEdeficiencyon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inchildrenandtoanalyzethepossiblereasonsforthelackofvitaminAandE.Methods222childrenweredividedintofourgroups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therequirements,andtogivetheserumvitaminA,Elevelsanddailydietaryandvitaminsupplement,andtoanalyzetheA,E,andthedietarystatusofthechildren.Resultsoneofthe222casesstudied,theAgroupwas89cases,theAtestwaslowerthanthenormallevelof66cases(74.16%),andvitaminEwaslowerthanthenormallevelin8cases(8.99%),Bgroupwas42cases,vitaminAwas3cases(66.67%),vitaminAwas28cases(9.52%),Egroupwas4cases(3.70%),Egroupwas64cases(14.81%),Cgroupwas27cases(4.69%),Agroupwas21cases(32.81%).(P<0.05).Thesecondisthe4groupsofresearchobjectthereisalackofdietaryandvitaminsupplementsare'24.71%,19.10%,16.67%,19.05%,4.69%,7.41%','12.50%,3.70%',the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lackofvitaminAandvitaminEinchildrenwith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iscloselyrelatedtotheoccurrence,recurrent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diseaseinchildrenwithvitaminAandelackofrelativelyserious,resultinginvitaminAandelackofreasonandthechildpartialeclipse,unreasonabledietandvitaminA,efailedtotimelyandreaGsonablKeesyupwpolredmsentiscloselyrelated.VitaminA,E;Children;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Correlation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6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检验在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例以及健康儿童5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均接受血细胞检测,观察并对比两组儿童血细胞水平包括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以及白细胞计数(WBC);根据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单项以及联合指标检测阳性的情况并对比单项指标以及联合指标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结果:研究组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以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指标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P<0.05)。结论:综上所述,血细胞检验在诊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有着重要的诊断意义,通过血细胞指标可以准确有效判断患儿的病情发展状况,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血细胞检验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 C反应蛋白( CRP)单项及联合应用在儿童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分析某医院 2016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354例及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儿童 50例的临床检查资料。 结果:CRP诊断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 AUC为 0.80( 95%CI0.76-0.85),在诊断阈值为 9.15mg/L时敏感性 0.65、特异性 0.86 、阳性似然比 4.71、阴性似然比 0.41、 Youden 指数 0.5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法对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68名儿科细菌性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指导所有患儿分别接受CRP检测与血常规检验,比较联合检测与血常规检验间的疾病检出确诊差异。结果:联合方案的总检出率要明显高于血常规检查,患儿随病情程度的增加,其白细胞、CRP水平也会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采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方法:从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我们选择了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并同时选取了60例同期健康小儿作为对照组。我们对比了两组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并对观察组内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患儿进行了支原体抗体阳性率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8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抗体检测 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