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 2016年 -2018年某三甲医院超长住院患者的住院情况,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从某三甲医院病案管理信息系统中提取2016年 -2018年住院病人首页信息,对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出院科室、出院主诊断、出院转归、住院费用进行分析。 结果超长住院患者中以31-40天( 64.09%),大于 60岁( 61.75%)人数最多。出院科室前 3位依次为 创伤正骨科、妇科、重症医学科,出院主诊断前3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2016年 -2018年超长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为 70951.20元,以好转出院为主。 结论医院应加强对超长住院患者的管理,对重点科室、病种、人群进一步监管,避免不合理的资源浪费,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提高床位周转率,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蒙药古古木 -13味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门诊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分为实验组 50 例与对照组 5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 蒙药古古木 -13 味丸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6.0%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80.0% ,实实验组患者明显占有优势,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蒙药古古木 -13味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较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类百咳综合征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3月内,对象为80例类百咳综合征患儿,根据其入院单双号分组,控制组为单号40例,试验组为双号40例。控制组应用常规治疗,基于此试验组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试验组和控制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率。结果:观察对比试验组和控制组症状缓解、肺部体征消失、痉挛性咳嗽等时间、入院3d吸痰次数、并发症率发现试验组显著更优(P

  • 标签: 类百日咳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 : 探讨急诊护理中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7月我院急诊科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照阶段), 2018年 8月至 2019年 2月急诊科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观察阶段)。比较观察阶段与对照阶段的护理管理效果、患者的急救指标、急救效果及急救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阶段的人员管理、分诊及绿色通道管理、仪器设备药品管理、消毒隔离、重症患者管理、患者安全目标实施、文件书写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阶段( P< 0.05)。观察阶段患者的抢救时间、静脉通道建立时间、应用药物的时间、血标本送检时间以及气道管理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阶段( P< 0.05)。观察阶段的急救成功率为 97.56%,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 89.61%( P< 0.05);观察阶段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75%,对照阶段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14.49%,观察阶段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阶段( P< 0.05)。观察阶段的急救护理满意度为 96.34%,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 85.71%( P< 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实施结构化团队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时效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 结构化团队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结构化临床教学的应用,与传统的床旁教学相比,在多项选择和客观结构化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情况下,学生的表现是否更好,本文进行了探讨。以结合两种教学策略,这被认为是互补的。

  • 标签: 教育,医学,本科 教学方法 临床能力
  • 简介:摘要: 无针注射器是一种新型的注射方式,它通过喷射注射的方式将药物注入体内,具有注射速度较快、无创、无痛的特点,无针注射技术很显著的益处是减少了患者对注射针头使用的恐惧感,同时还减少了传统有针注射器带来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后期的患者往往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无针注射器的应用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和伤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综述了无针注射器的结构原理及在糖尿病治疗中应用的概况。

  • 标签: 无针注射器 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临床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 分析基于 ISO 标准的三级结构控制 在 精神科护理管理 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2018 年 8 月 ~ 2019 年 9 月 我院收治 的 精神科 患者 96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将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均分为 两个组别: 对照组 、研究 组 ,每组各有患者 48 例 。对照组 患者 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式, 研究 组 患者 采用基于 ISO 标准的三级结构控制护理质量管理措施 。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的评分 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工作效率与责任心、护理操作熟练度、服务态度与沟通能力、健康教育效果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研究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 95.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基于 ISO 标准的三级结构控制 可以显著提高 精神科护理管理 效果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精神科 ISO 标准 三级结构控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不同类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特点及心脏结构的变化,为临床诊断和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临床数据基础。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年 2月 -2020年 6月收治的 225例心力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按照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分成两组,将 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 125例心力衰竭未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心脏结构变化。结果 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引起心房颤动的概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舒张性心衰比收缩性心衰更易引起心房颤动,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LA较大,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的 PWT、 IVST、 LVEDD以及 LVEF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大多以急性和舒张性心衰为主,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左心房内径较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结构化教育结合 5A护理的价值。方法: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为纳入时间,选取来我院就诊的 2型糖尿患者 78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分组,各 39例。对参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对实验组实施结构化教育结合 5A护理。检验两组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自我效能评分、自我护理行为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较低,自我效能评分、自我护理行为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对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结构化教育结合 5A护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血糖控制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2型糖尿病 结构化教育 5A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以及患者体内相关炎性指标的关联。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数据库内收入治疗的1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160名患者中,110名患者为溃疡性结肠炎,其余50名患者为克罗恩病,同时录入同期内我院中接受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采集,对菌群进行培养分析对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菌群进行对比,分析患者的炎性指标。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三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有明显的改变,对照组中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最低,而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均有所改变,但葡萄糖道菌群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并未出现明显的数量变化,增加最多的为为消化球菌,拟杆菌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多,其余菌群以克罗恩病患者最多,数据差异显著(P<0.05)。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当患者出现炎症性肠病时,患者体内会出现明显的炎症状况,而患者的炎性因子分泌与患者的病情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当患者出现克罗恩病时,患者各项炎症指标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当患者出现炎症性肠病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尤其是患者的炎症指标也会出现明显增加患者的肠道菌群会出现失衡的状况,所以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的肠道菌群以及炎症指标基本判断患者的炎症性,肠病状况,对于患者的治疗工作开展来说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失调 变化分析 炎性指标
  • 简介:【摘 要】目的:补阳还五汤是益气活血通经法的代表方剂。本研究采用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强化后,并结合直腿抬高功能锻炼,治疗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提出此方的模块化架构,结合“耗散结构理论”,阐释益气活血通经法作为治疗策略的科学性。方法: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31例;采用补阳还五汤强化方,急性期内,A组轻用黄芪(30克),B组重用黄芪(100-120克);亚急性期内,两组均统一重用黄芪,A组只进行日常下地活动,B组患者主动直腿抬高训练。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以及3-6个月随访各时间点的JOA下腰痛评分改善率进行比较。同时,进行MRI检查,比较治疗前和3-6个月随访期间腰椎间盘突出物的重吸收情况。结果:共有57例患者完成了全部治疗和随访,治疗后各个随访时间点JOA评分均较治疗前获得改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B组JOA评分改善率与A组相比更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

  • 标签: 模块化 补阳还五汤 耗散结构理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