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是指在血液透析器前端串联灌流器,HD通过弥散功能清除血液内小分子毒素,HP通过疏松多孔、表面积大的吸附剂清除血液中的大分子毒素,HD联合HP可以互补2种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在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时,使不同分子代谢产物和毒素及炎症因子得到有效清除[1]。

  • 标签: 血液透析器 临床应用 设计 管路 连接 血液净化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代替气腹管在腹腔镜手术气腹时使用的优点。方法:对气腹管与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的经济、人力成本进行对比。结果: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在经济人力成本等很多方面比重复使用的气腹管多很多优势,深受医护人员的喜爱。结论: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代替气腹管,节约了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同时更符合预防院内感染的要求,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 代替气腹管 成本节约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脂肪具有良好的水解及催化作用,其可于有机溶剂、酯类发挥良好的催化功能。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脂肪催化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合成抗抑郁药物、合成抗炎镇痛药物、合成抗菌药物以及合成抗肿瘤药物等方面,阐述脂肪催化药物合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脂肪的应用及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

  • 标签: 脂肪酶 催化反应 药物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肌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的250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疾病分型分为2组,急性心梗组、脑外伤组各125例,同期择取我院体检健康者125例为对照组,均行血液心肌谱检测,比较三组心肌谱指标水平及心肌检测敏感性。结果急性心梗组、脑外伤组的CK、CK-MB、LDH、AST、α-HBDH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肌谱检测的敏感性高,提高急诊检验诊断率,可作为急诊检验项目之一。

  • 标签: 心肌酶谱 急诊 检验
  • 简介:摘要在当前肌钙蛋白在绝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普及的情况下,依然有相当多的基层医院在评价心肌损伤标记物时会选择心肌谱。目前这些指标已整合到生化全套检测中,其中CK-MB在临床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至今仍然可以作为心肌损害的重要的诊断指标。

  • 标签: 肌酸激酶 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采取经皮肾镜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60例(2014年9月到2016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法)和研究组(经皮肾镜治疗方法)各30例。结果研究组的治疗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少,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经皮肾镜 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准确评估药物毒性及用药安全性,从而降低个体间用药差异性保护患者生命安全,进而为我国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临床用药经验,便有必要在综述药物代谢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药物代谢遗传多态性,以合理用药为切入点,就提出具体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究。然而,从现阶段我国药物研究水平来看,仍停留于粗放型阶段,尚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用药问题日趋凸显。

  • 标签: 药物代谢酶 遗传多态性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平行筛查时采用核酸检测与免检测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次选择50份献血者的标本进行分析,对其ELISA检测结果(HBsAg、抗-HCV、抗-HIV)和NAT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验后,50份标本中有37份为NAT阳性,占74.00%,ELISA阳性有25份,阳性率为50.00%,NAT和ELISA阳性的有23份,占46.00%,ELISA阴性,NAT阳性的有18份,占36.00%,鉴别出5例HBV-DNA和1例HBV-RNA;ELISA阳性,NAT阴性的有3份,占6.00%。结论平行筛查血液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疾病,而在筛查中给予核酸检测与免检测能够相互补充,同时可以显著缩短检测的周期,保障血液的及时供应,为临床提供便利的服务。

  • 标签: 核酸检测 酶免检测 平行筛查血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急性、慢性乙型肝炎 诊断时,使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门冬氨酸氨基转移检测的价值 。 方法: 针对 40 例 急性、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分别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门冬氨酸氨基转移检测,同时记录相关检测结果,并做一分析;入选患者均为我院 201 5 年 9 月 到 201 7 年 1 月间收治 。 结果: 观察不同检查检查方法对患者所得的结果,可见其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差异不明显,其中 ALT 检验的准确度为 77.5 % , AST 检验的准确度为 75.0 % ,组间比较 P> 0.05,故差异不明显。 结论: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门冬氨酸氨基转移检测结果用于鉴别急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价值分析发现,其均对患者的病情类型具有鉴别价值,但是为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我们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分析。

  • 标签: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急性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选择性环氧合-2抑制剂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使用环氧合-2抑制剂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对新型选择性环氧合-2抑制剂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环氧合-2抑制剂的使用数量和销售金额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新型选择性环氧合-2抑制剂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占有主导地位。

  • 标签: 环氧合酶-2抑制剂 用药分析 用药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淀粉(AMY)水平在Turner综合征(TS)的临床意义,为TS患儿糖脂代谢异常提供可能的早期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本院55例TS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同时期5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AMY、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AMY与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及IGF1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AMY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Y、FPG及T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GF1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双变量相关分析,AMY与TC呈正相关(r=0.188,p<0.05),与IGF1呈负相关(r=-0.269,p<0.05),而与其他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S组AMY异常率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提示AMY与TS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其升高可能是早期预测TS患儿糖脂代谢异常的一项指标。

  • 标签: 血淀粉酶 Turner 综合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要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正确掌握溶栓药物的治疗方法,溶栓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语言功能、肢体活动等变化,观察用药反应及有无出血倾向,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颅内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水肿、血管再闭塞)的观察及护理进展。认为应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时,医护密切配合,做好溶栓前准备,密切观察溶栓中、溶栓后病情变化及提供规范、安全、最佳的护理,是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的关键,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其致残率,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处理脂血标本的效果,及其对关键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分别向健康人混合血清(A组)中加入一定比例脂肪乳,制备成轻(B组)、中(C组)、重(D组)度脂血标本,使用脂蛋白脂肪(LPL)处理4组标本,测定各组标本7项生化指标(TG、AST、ALT、TP、TBil、LDH、CK-MB),比较组间和脂肪处理前后差异;并用临床高脂血症患者(E组)混合血清验证该方法。结果脂肪乳会干扰C组和D组的生化指标检测,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经LPL处理后,除TG外生化指标均较直接测定组降低(P〈0.05);LPL对D组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稀释法(P〈0.05);LPL使E组脂血标本处理前后检测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蛋白脂肪处理脂血标本,能有效消除脂血对标本生化指标的干扰,且不影响甘油三酯的测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脂血标本处理方法。

  • 标签: 脂蛋白脂肪酶 脂血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残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0例残胃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奥美拉唑(对照组70例)与奥美拉唑联合凝血(观察组7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7%、77.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残胃出血患者实施凝血与奥美拉唑联合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残胃出血
  • 简介:目的观察小鼠肾脏发育过程中泌尿小管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表达变化。方法培育各日龄小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体视学方法及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胚龄(E)12d、14d、16d、18d胎鼠及生后日龄(P)1d、3d、7d、14d仔鼠肾组织中ILK的表达及含量变化。结果ILK在E12d即开始表达于输尿管芽细胞,随后表达在各期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胞质中。体视学测量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ILK的表达随着肾脏的发育逐渐增强,在P7d达到高峰,随后无明显变化。结论ILK在小鼠肾泌尿小管的发育过程中存在时空性表达规律。

  • 标签: 整合素连接激酶 发育 小鼠
  • 简介:目的分析气腹压对后腹腔镜手术后血淀粉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气腹压实施手术提供依据。方法31例泌尿外科患者在气腹压14mmHg(1.87kPa)下,经后腹腔镜途径实施上尿路手术,术后24h检查血淀粉,并对血清淀粉升高病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5例患者术后血淀粉升高,最高的1例血淀粉为237U·L-1,5例患者均无腹痛等胰腺炎症状及体征,未采取任何针对胰腺炎的治疗措施,其中4例术后5d血淀粉均恢复正常,1例尿毒症患者1周血淀粉仍未恢复正常。结论气腹压14mmHg实施后腹腔镜手术,术后血淀粉≤237U·L-1,提示对胰腺损伤是轻微、可代偿的,不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

  • 标签: 气腹压 后腹腔镜 淀粉酶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风疹病毒急性感染诊断中联免疫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8月 -2016年 8月来我院无偿献血者的 598份血液标本,对标本分别进行 IgG抗体与 IgM抗体检测,对于 IgM抗体阴性与 IgM抗体阳性且 IgG抗体阳性标本,对其 IgG抗体亲合力进行检测。结果:所选取的 598例样本当中,风疹病毒 IgG抗体阳性率为 57.69%, IgM抗体阳性率为 0.67%, 256例样本个体风疹病毒 IgG抗体与 IgM抗体均呈现为阴性。在检测 IgM抗体阴性且 IgG抗体阳性样本的 IgG抗体亲合力时,低亲合力为 8例,可将其确定为原发性感染。在检测 lgM抗体阳性样本的 IgG亲合力时,样本 Szl490与 SZ0259 lgM抗体为可疑值, IgG抗体呈现为阳性, IgG抗体具有高亲和力,可能由于 IgM抗体常年均处于低水平状态,并非为风疹病毒急性感染期。结论:诊断风疹病毒感染时,可同时对风疹病毒 IgG抗体亲合力于风疹病毒 lgM抗体进行诊断, IgG抗体低亲合力或 IgM抗体呈阳性的样本,均能判定为风疹病毒急性感染。

  • 标签: 风疹病毒 急性感染 酶联免疫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急性脑梗死应用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4.00%)与对照组患者(72.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8.00%)与对照组患者(64.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时给予溶栓护理的效果较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对对照组患者给予0.9mg/kg的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0.6mg/kg的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06%)与对照组患者(91.18%)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龈出血例数、颅内出血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1例、1例、1例)与对照组患者(7例、6例、6例)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0.6mg/kg的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