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拔管后病患给予呼吸功能锻炼对预防胸膜粘连的效果。方法搜集我院内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144例结核性胸膜炎病患,根据拔管后是否给予呼吸功能锻炼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2例,观察呼吸功能锻炼对预防胸膜粘连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患的病患发生胸膜粘连发生率率6.94%(5/72)显著低于参照组20.83%(15/72),差异较大(?2=5.81,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患的FEV1、FVC、FEV1/FVC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t=5.59、5.62、5.48,P<0.05)。治疗后1年,研究组病患的FEV1、FVC、FEV1/FVC基本无变化,而参照组病患的FEV1、FVC、FEV1/FVC显著降低,差异明显(t=3.21、3.42、3.69,P<0.05)。结论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拔管后病患给予呼吸功能锻炼可以有效降低胸膜粘连的发生率,改善肺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积液 拔管 呼吸功能锻炼 胸膜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T-SPOT)和降钙素原(PCT)分别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与细菌性胸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与细菌性胸膜炎的各41例患者分别作为本次研究的结核组和细菌组。分别应用T-SPOT技术检测结核性胸膜炎以及PCT来诊断细菌性胸膜炎,比较两组的PCT值以及外周血T-SPOT技术检测结果。结果结核组和细菌组的PCT均有所升高,但细菌组的PCT值升高更明显;T-SPOT在结核性胸膜炎和细菌性胸膜炎患者的对比中,灵敏度87.80%,特异度为90.24%,准确度为89.02%。结论T-SPOT和PCT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与细菌性胸膜炎中,能够准确、快速的诊断及鉴别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T-SPOT PCT 结核性胸膜炎 细菌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接受胸膜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85例患者确诊,5例未确诊,确诊率94.44%。确诊患者中有47例为结核性胸膜炎,36例为恶性胸腔积液,7例为慢性炎症。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仅有少量患者出现胸痛、低热、水肿现象,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结论胸膜活检是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理想的诊断方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确诊率高、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膜活检 不明原因胸腔积液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术在胸腔积液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皮胸膜活检。记录观察经皮胸膜活检诊断总准确率以及经皮胸膜活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90例胸腔积液患者共行96次经皮胸膜活检,成功取得胸膜组织92次,成功率为95.8%。经临床常规检查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61例,经皮胸膜活检确诊40例,诊断准确率为65.6%。经临床常规检查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18例,经皮胸膜活检确诊11例,诊断准确率为61.1%。另外11例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经皮胸膜活检均未确诊,经皮胸膜活检诊断总准确率为56.7%(55/90)。经皮胸膜活检的并发症共8例,其中胸膜反应4例,气胸2例,皮下出血并胸腔积液渗漏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9%。结论对胸腔积液患者行经皮胸膜活检诊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且并发症少,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经皮胸膜活检术 胸腔积液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胸腔内用药辅助治疗,分析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48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生理盐水+异烟肼针+丁胺卡那霉素针+地塞米松针,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生理盐水+异烟肼针+丁胺卡那霉素针+地塞米松针+山莨菪碱针+尿激酶,将2组患者实行不同治疗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8周后胸膜厚度、肺功能变化情况均显著性更佳,对比于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生理盐水+异烟肼针+丁胺卡那霉素针+地塞米松针+山莨菪碱针+尿激酶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内用药辅助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疗及疾病控制与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疗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其中37例均于48小时内退热,4天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3例因病情严重转外院治疗。结论通过细菌培养及药敏,X线检查,炎性指标检查及肺炎球菌疫苗注射等是治疗和控制该疾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肺炎 疾病控制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肺气肿合并肺炎与普通肺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上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选择我院 2015年 2月到 2016年 2月收治的肺气肿合并肺炎患者 45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普通肺炎患者 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者临床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 X线胸片检查主要表现高密度网状及斑片状阴影,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典型的沿叶或活段分布的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两组表现存在差异;两组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疗效显著,治疗有效率及疗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肺气肿合并肺炎经 X线胸片可用于该疾病诊断中,与普通肺炎比较可加深该疾病影像学特征认识,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 标签: 肺气肿合并肺炎 普通肺炎 临床特点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抽液术和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果观察组引流量、胸液吸收时间及胸膜肥厚发生率均优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胸膜厚度、胸水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水蛋白含量和胸膜厚度均优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感染1例、胸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中血性胸液2例、感染1例、出血1例、胸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14.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腔置管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胸膜肥厚情况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胸腔置管 尿激酶 结核性胸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53例确诊为MP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诊疗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3岁36例(占67.9%),≤5岁50例(占94.3%),有肺外并发症的33例(占62.3%)。X线胸片呈大片絮状阴影多见。所有病例经阿奇霉素治疗2-3周效果良好。结论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尤5岁以下小儿MP肺炎发病率有增高倾向,血清MP-lgM及肺炎支原体抗原6小时快速培养阳性率高,可用于早期诊断。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及口服效果良好,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小儿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2例慢性结核性脓胸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31例/组。一组实施常规纤维板剥脱术(常规组),一组采取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改良组)。对比两组肺部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改良组术后一个月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增加量(17.56±2.64L)、肺活量增加量(0.49±0.13L)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45%)较常规组更低(p<0.05)。结论改良式胸膜剥脱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安全有效。

  • 标签: 改良式胸膜剥脱术 慢性结核性脓胸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220例进行研究,按照抽签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10例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醋酸泼尼松 抗结核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腔置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胸腔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全身抗结核和泼尼松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胸膜腔微创置管引流,间断注入尿激酶10万Iu,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间断胸腔穿刺抽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穿刺或引流次数、胸闷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以及胸腔积液引流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穿刺或引流次数、胸闷持续时间以及发热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胸腔积液引流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置管持续引流联合尿激酶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增加胸水排出量,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

  • 标签: 结核 胸膜炎 引流术 尿激酶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角度对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今后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计算机及手工检索1973年到2017年1月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文献,下载并阅读全文,根据本文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及整理分析,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文献发表数量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表文献数最多的前三位省份分别为广东省、河南省、山东省;证型以痰热闭肺和风热闭肺为主。结论中医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使用中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现已成为研究热点,引起广泛关注。中医治疗该病的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和疗效指标的研究也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计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给予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包裹性胸膜炎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单独给予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总有效率、胸膜厚度、积液消失时间、引流总量。结果研究组引流总量、总有效率明显比参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膜厚度、积液消失时间都比参照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尿激酶注射联合治疗对包裹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突出,加速胸液吸收,减轻胸膜粘连,加速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包裹性胸膜炎 尿激酶 双腔中心静脉 导管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重症肺炎患儿住院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40例,对比研究两组患儿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14.2±3.2)d,病死率为1例(2.5%),治疗有效率为97.5%,这些治疗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重症肺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我院2016年l月至2017年l月期间收治的儿科确诊为肺炎合并心衰的70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患儿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小儿肺炎合并心衰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98例重症肺炎患者。参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行全方位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两组进行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护理效果理想,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缓解病痛,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