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肾内承接尿液并把尿液输送到输尿管的空腔结构有肾小盏、肾大盏和肾盂,按肾窦由前向后的管道排布关系,前中是出入肾门的肾A/V,后面是承接肾实质尿液到输尿管的管道结构,这里简称肾内承接尿液管道。肾窦内承尿管道连于肾乳头和肾大盏者称肾小盏、连于肾小盏和肾盂间的称肾大盏、连于肾大盏和输尿管者称肾盂,肾内管道类型与肾结核、肾结石等肾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调查肾窦内承接尿液的管道发育形态即成熟型、胚胎壶腹型、分支型;肾盂与肾门的位置关系肾盂亦有三种类型即肾门内型、肾中间型、肾门外型肾盂类型。调查一定数量肾内承接尿液的管道类型及肾病的发病关系,为临床提供肾盏、肾盂类型出现率及与肾病发病机制、症状、治疗方法的关系。

  • 标签: 肾类管道 壶腹型 分枝型 门内型 中间型 肾结核 肾结石
  • 简介:目的回顾性总结820例不同类型腹膜透析导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掌握不同类型导管的优缺点,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导管类型.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1年8月在本中心置管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衰竭患者820例,分别选用Tenckhoff卷曲管(T型曲管)、鹅颈型卷曲管(S-N卷曲管)、鹅颈型直管(S-N直管).采用开放式外科手术置管法,由同一手术者操作,均以旁正中2cm为手术切口.T型曲管S直管以耻骨联合上12cm为置管位置,S曲管根据不同置管阶段分别以耻骨联合上13cm、15cm、17cm为置管位置.随访时间均大于3个月,观察各种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820例,采用Tenckhoff卷曲管231例、鹅颈型卷曲管126例、鹅颈型直管(S-N直管)463例.其中男性490例,女性330例,平均年龄(42.3±14.7)岁,慢性肾小球肾炎622例,狼疮性肾炎52例,糖尿病肾病6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22例,高血压肾损害19例,多囊肾10例,其他30例.导管移位情况:T型曲管组、S-N曲管组、S-N直管组分别为12例(5.2%)、19例(15.1%)和9例(1.9%),x2=36.900,P=0.001;其中S-N曲管组以耻骨联合上13cm、15cm、17cm为置管位置时发生导管移位的例数分别为5例(3.9%)、6例(4.7%)和8例(6.3%),x2=3.121,P=0.268.3组导管阻塞发生率分别为7例(3.0%)、6例(4.8%)和9例(1.9%),x2=3.161,P=0.206.重新置管的分别为6例(31.5%)、10例(40.0%)和7例(38.9%),x2=12.255,P=0.002.导管自行复位的分别为1例(8.3%)、4例(21.0%)和6例(66.7%),x2=10.364,P=0.006.3组隧道感染分别为0例、1例(0.21%)和0例,x2=0.772,P=0.680;隧道口感染分别为2例(0.86%)、2例(0.21%)和2例(0.79%),x2=3.857,P=0.145.结论鹅颈直管组的导管移位发生率最低.而鹅颈卷曲管组的导管移位率发生率高,且不易自行复位,重新置管率高.3种导管的隧道及隧道�

  • 标签: 腹膜透析导管 置管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胎盘类型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34例平均孕龄大于28周的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B超结果检验得出的前置胎盘类型分成边缘性前置胎盘组(A组)、部分性前置胎盘组(B组)以及完全性前置胎盘组(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患者分娩质量依次为A组>B组>C组,相应的各种不良症状发生情况为C组>B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三组患者新生儿中出现窒息、早产、死亡的数量为C组>B组>A组,1minApgar评分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前置胎盘对患者的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且胎盘前置程度越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越严重,患者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也更高。

  • 标签: 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阑尾炎的疗效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不同类型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常规组的治疗方式为开腹手术,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为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普通类型的阑尾炎治疗中实验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感染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中,实验组的腹腔残余囊肿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应该针对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坏疽性阑尾炎及穿孔的化脓性阑尾炎宜选择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普通类型的阑尾炎适宜选择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不同类型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整形修复面部软组织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整形外科门诊以及住院的63例患者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医疗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63例术后全都I期愈合,其中有45例患者恢复的效果达到优,占71.42%;不同种创伤部位对修复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种类型的创伤对修复效果显著影响,其中割伤愈合的效果,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创伤显著更好(P<0.05)。结论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应该按照“微创,美容”的宗旨,尽可能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面部软组织 创伤 整形美容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应用系统超声诊断单脐动脉类型合并胎儿畸形的临床效果,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系统超声对48例单脐动脉类型合并畸形胎儿进行诊断,并观察胎儿血流信号特征、形态学结构、合并类型,并与临床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系统超声诊断单脐动脉畸形准确率为100%。系统超声在诊断单脐动脉类型合并畸形胎儿的准确率为85.2%,单脐动脉诊断系统畸形的准确率为57.4%,以多发性畸形为主。在单脐动脉中右脐缺失型合并畸形率为63.2%,左脐动脉缺失型发生率为72.6%。结论系统超声能有效诊断单脐动脉合并胎儿畸形,并能有效对单脐动脉胎儿进行动态的监测及随访。

  • 标签: 系统超声 单脐动脉类型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病理组织类型与影像学征象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以便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接诊的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肺癌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采取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均为CT检查。总结肺癌病理组织类型,以及其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间的关系。结果100例原发性肺癌中有10例小细胞癌、35例鳞状细胞癌、55例腺癌;通过对三种肺癌类型患者CT结果分析可知,在支气管气相上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分叶、毛刺征、空洞及胸膜凹陷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不同病理组织类型有自身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征象,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影像学征象与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有一定科学价值,可借鉴。

  • 标签: 肺癌 病理组织 影像学征象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了解深圳地区不同类型慢性肝炎人群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HE)的流行现状,为戊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来本院体检及就诊的无肝炎人群1746例为对照组,同时选择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患者1320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患者615例,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戊肝抗体-IgG(抗HEV-IgG),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肝炎人群戊肝流行情况。结果1746例对照组血清抗HEV-IgG阳性率为3.49%(61/1746),其中男性4.22%(39/925),女性2.68%(22/821);1320例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为10.9%(144/1320),其中男性12.29%(93/700),女性8.23%(51/620);615例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为10.2%(63/615),其中男性12.35%(42/340),女性7.64%(21/275)。乙肝组和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3-9.405,P〈0.05),乙肝组与丙肝组抗HEV-IgG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4,P〉0.05),戊肝以男性流行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3-4.025,P〈0.05)。结论慢性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人群抗HEV-IgG阳性率高于无肝炎人群,戊肝流行率以男性高于女性。因此,开展对慢性肝炎人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降低戊肝流行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戊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 流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