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探讨新型趋化因子CKLFSF8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应用RT-PCR方法检测CKLFSF8基因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利用脂质体将CKLFSF8基因转染到HL-60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KLFSF8基因转染前后HL-60细胞EGFR的表达。结果表明: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可检测到CKLFSF8表达;CKLFSF8基因转染前后HL-60细胞的增殖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质粒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转染前后细胞EGFR表达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KLFSF8基因转染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和EGFR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

  • 标签: CKLFSF8 HL-60细胞 细胞增殖 EGFR
  • 简介:胰岛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s,IGFs),是机体生理情况下调控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生长因子。IGFs在长骨发育,即软骨内化骨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IGF-I参与调节了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过程并进而参与了软骨组织稳态的保持。胰岛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nsulin-likegrowthfactor-bindingproteins,IGFBPs)代表了一个能与IGF-I和IGF-2相结合的进化上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包括6个独立的家族成员IGFBP1、2、3、4、5、6,它们具有调控和储存转运IGFs的作用以及独立于IGFs的作用,在机体生长和发育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在软骨组织的发育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IGFs和IGFBPs对软骨细胞生长和发育的生理调节功能,从而为IGFs在软骨组织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成软骨作用 软骨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初诊轻度帕金森患者血浆IGF-1水平,评估该指标与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初诊轻度帕金森患者随机分别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ELLISA法测定两组入组时、第3个月、第6个月IGF-1水平,观察两组IGF-1水平变化.结果两组IGF-1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表达稳定,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F-1在观察组中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IGF-1表达增加可能成为早期帕金森病诊断标志物.关键词IGF-1;帕金森;表达;变化AbstractObjectivetodetermineplasmalevelsofIGF-1inpatientswithParkinson’sdisease,assesstheindexcorrelationwithclinicalsymptomsofParkinson’spaGtients.MethodsselectonJune6,2011-May2015,80casesofourhospitalParkinson’spatientsasobservationgroup,80caseswereselectedfromhealthphysicalexaminationforacontrol,thetwogroupswasevaluatedbyELLISAmethodintogroups,3months,6monthslevelsofIGF-1,observetwogroupsofIGF1levelchanges.ResultstwogroupsofIGF1insixmonthstimeexpressionisstable,butcomparedwithhealthycontrols,theexpressionofIGF1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increased.ConGclusiontheexpressionincreaseIGF-1MaybeearlydiagnosisofParkinson’sdiseasemarkers.KeywordsIGF-1;Parkinson’sdisease.Express;change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95-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胰岛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肝星状细胞-T6合成分泌纤维连接蛋白的调节作用及抗IGFBP7抗体诱导肝星状细胞-T6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T6分为5组:(1)空白对照组;(2)IGFBP720μg/L组;(3)抗IGFBP7抗体0.25mg/L组;(4)抗IGFBP7抗体0.50mg/L组;(5)抗IGFBP7抗体1.00mg/L组。采用Westernblot及ELISA法检测肝星状细胞-T6经IGFBP7作用24h后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合成分泌量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抗IGFBP7抗体对肝星状细胞-T6作用14h后增殖抑制的影响,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抗IGFBP7抗体对肝星状细胞-T6凋亡发生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肝星状细胞-T6经IGFBP7作用后纤维连接蛋白的表达及合成分泌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t=22.06,7.43,P〈0.05)。抗IGFBP7抗体对肝星状细胞-T6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F=14.70,P〈0.05)。抗IGFBP7抗体能够上调肝星状细胞-T6的凋亡率(F=63.79,P〈0.05)。结论IGFBP7能够使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纤维连接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增加,抗IGFBP7抗体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T6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肝星状细胞 纤维连接蛋白 凋亡
  • 简介:本研究探讨胰岛对Reh细胞胰岛受体(IR)和胰岛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和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对Reh细胞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促增殖作用,当胰岛浓度为10-9mol/L时其促增殖作用最强,进一步提高浓度,胰岛的促增殖作用不再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胰岛10-9mol/L作用24、48及72h,IR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2.2520±0.7431、1.9956±0.9692和3.9766±1.3189,IGF-ⅠR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1.0803±0.2238、1.6026±0.6158和3.1013±0.1008。胰岛刺激后IR和IGF-ⅠR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22和P=0.00)。结论:胰岛能促进Reh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IR和IGF-ⅠR上调有关。IR和IGF-ⅠR的高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eh细胞株
  • 简介:目的观察精氨酸(Arg)对大鼠肝脏分泌胰岛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增强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伤对照组及创伤+Arg组,每组8只,后两组大鼠臀部造成软组织创伤.创伤+Arg组伤后给予占饲料总重量5.0%的左旋精氨酸(L-Arg);其余两组大鼠在饲料中添加等重量甘氨酸代替.喂养7d后测定3组大鼠血清中Arg、鸟氨酸(Orn)、生长激素(GH)、一氧化氮(NO)、IGF-Ⅰ水平,并检测其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及肝组织中IGF-ⅠmRNA的表达情况.另用含不同浓度L-Arg的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测定培养上清中IGF-Ⅰ的水平.结果(1)血清Arg、Orn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创伤对照组大鼠无明显改变(P>0.05);而创伤+Arg组较其余两组显著升高(P<0.01).(2)血清GH、NO、IGF-Ⅰ水平:各组大鼠血清G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伤大鼠血清NO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对照组血清IGF-Ⅰ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Arg组较创伤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3)胸腺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能力:创伤对照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创伤+Arg组较前者明显增强(P<0.01).(4)肝组织IGF-ⅠmRNA的表达情况:创伤对照组IGF-ⅠmRNA相对丰度为1.08±0.06,低于正常对照组1.19±0.06(P<0.05),创伤+Arg组为1.29±0.06,高于创伤对照组(P<0.01).(5)肝细胞培养上清中IGF-Ⅰ水平:培养液中L-Arg为0.0750、0.7500、7.5000mmol/L时,IGF-Ⅰ水平较L-Arg为0.0000mmol/L时明显增加(P<0.01);当L-Arg为37.5000mmol/L时,IGF-Ⅰ水平有所下降,但仍高于0.0000mmol/L时(P<0.01).结论Arg可刺激肝脏IGF-Ⅰ的生成,从而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标签: 精氨酸 大鼠 肝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调控作用 IGF-Ⅰ
  • 简介:营养不良导致了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的并发症高发生率和高死亡率,而研究表明,胰岛生长因子(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s),参与机体的多种物质代谢,与CRF并发营养不良有关。现将这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营养不良 慢性肾功能衰竭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患者 CRF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胰岛生长因子1(IGF-1)属于胰岛类激素家族中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在分子结构上与胰岛类似的碱性多肽。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解物质代谢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IGF-1与肿瘤、代谢综合征和针灸调节的关系。

  • 标签:
  • 简介: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而胰岛生长因子系统与卵泡募集、生长或闭锁、优势卵泡的选择、卵子成熟度等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总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及胰岛生长因子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分析可将胰岛生长因子系统用于评价控制性超促排卵方案的优劣,不同用药方案对其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关键词控制性超促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胰岛生长因子I;胰岛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9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胰岛生长因子-1 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脉前降支30 分钟后再予以灌注的方法建立雄性SD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24 只大鼠模型随机平均分为IGF-1 1d 组、IGF-1 3d 组、PBS(安慰剂) 1d 组、PBS 3d 组4 个组,每组6 只,分别予安慰剂PBS 和IGF-1 处理1d 及3d 后观察以下指标:1.用DCFDA 荧光探针流式检测各组心肌细胞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2.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生长因子-1(IGF1)在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5例新生儿,其中35例为健康新生儿(对照组),20例为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新生儿(试验组),对试验组患儿给予左甲状腺纳片口服治疗,分别检测对照组以及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IGF-1水平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中患儿的血清IGFl水平为(90.6±21.4)ng/mL,对照组中的血清IGF-1水平为(168.6±21.9)ng/mL,试验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30d和60d后,IGF-1较前升高,但仍然低于对照组的指标;试验组治疗90d后,IGF-1升高到(170.2±20.6)n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统计学的直线相关分析后,得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治疗前、后的IGF-1与游离甲状腺呈正相关,与促甲状腺激素则呈负相关。结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新生儿存在生长激素-胰岛生长因子轴(GH—IGF)功能低下,监测IGF-1可有助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诊断,经过甲状腺的替代治疗后,测量IGF-1可判断治疗的效果,总之,监测患儿血清中的IGF-1水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新生儿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严重创(烧)伤、失血性休克、广泛肠切除、小肠移植、长期全肠外营养以及肿瘤的放化疗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肠黏膜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其功能的可逆或不可逆丧失.临床上从代谢支持和调理的角度出发,应用多种特殊营养物、生长激素和多肽类生长因子等,在维护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物质的作用都缺乏肠道特异性.近期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多肽类胃肠激素能够促进损伤肠黏膜生长修复,即胰高血糖肽-2(glucagon-likepeptide2,GLP-2),其作用具有高度肠道特异性.

  • 标签: 胰高血糖素样肽 肠道保护 多肽类生长因子 上皮细胞损伤 peptide 失血性休克
  • 简介:目的了解胰岛生长因子I(IGF-I)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共转染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造成30%TBSAⅢ度烫伤,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注射4.6PμgpcDNA3.1/IGF-I+脂质体2000+生理盐水);B组(注射3.6μgpcDNA3.1/HSV-tk+脂质体2000+生理盐水);C1组和c2组(均注射2.3μgpcDNA3.1/IGF.I+1.8μgpcDNA3.1/HSV-tk+脂质体2000+生理盐水);D组(注射3.0μgpcDNA3.1+脂质体2000+生理盐水).每组6只大鼠,均于伤后即刻及7、14、21、28d于大鼠左后背部创缘皮下注射上述混合物,其中C2组大鼠另于伤后29、30、31、32d皮下注射丙氧鸟苷(2.5mg/100g).称量烫伤大鼠体质量,计算创面愈合率.伤后35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GF-I基因在创面局部及肝脏组织的表达,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中IGF-I水平,RT-PCR检测HSV-tk基因在创面局部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C1、C2组Fb凋亡情况.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urkey法处理.结果A、C1和C2组大鼠体质量于伤后7~35d呈现增加趋势,与B、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764、4.519、5.009、13.449、5.877,P值均小于0.05);该3组大鼠创面愈合率高于B、D组(F值分别为5.286、100.880、152.380、127.850、147.750,P值均小于0.05).A、C1和C2组大鼠创面组织Fb中IGF-I出现阳性表达,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未出现IGF-I阳性表达.各组大鼠血清中IGF-I含量为(1185±170)~(1270±130)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55,P=0.838).B、C1、C2组大鼠创面组织中HSV-tk基因呈阳性表达.透射电镜显示C2组大鼠Fb出现凋亡,C1组大鼠未见此现象.结论利用脂质体将pcDNA3.1/IGF-IpeDNA3.1/HSV-tk基因转染于烫伤大鼠创面周围,可促进创面愈合,对瘢痕增生有一定抑制作用.

  • 标签: 烧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单纯疱疹病毒属 创面愈合 基因治疗
  • 简介:肝癌病人常有胰岛生长因子-2(ICF-2)过量表达,其基因调节和受体也往往发生改变。ICF-2不仅通过内分泌作用参与机体代谢过程,更重要的是还通过自分泌/旁分泌途径促进了肝癌细胞的增生繁殖和分化,甚至间接促进肝癌血管生成,从而成为影响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

  • 标签: 胰岛素生长因子-2 肝细胞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葛兰心宁软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胰岛生长因子 -1( IGF-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92例要求行药物保守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葛兰心宁软胶囊, 2粒 /次, 3次 /d,疗程为 8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 IGF-1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有减少( 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减少(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 IGF-1水平较治疗前均有升高( 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IGF-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 P< 0.05)。结论 葛兰心宁软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升高 IGF-1水平有关。

  • 标签: 葛兰心宁软胶囊 不稳定性心绞痛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们健康的生活与炎症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炎症是引发一些疾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证明,许多的细胞因子都是与炎症有着联系的,其中血管生成蛋白 7在人体中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例如,癌症、青光眼等一些病症的发生。本文主要是依据血管生成蛋白 7在人体中的促炎功能进行研究。

  • 标签: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7 促炎功能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