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内肿瘤为正虚邪毒内蕴,脑瘤本虚以肝肾亏虚、气血两亏多见,标实以痰浊、淤血、风毒多见。初发邪盛而正虚不显,中晚期则虚实夹杂。治疗基本原则是扶正祛邪。分清虚实主次,辨别邪正盛衰,立足扶正祛邪并施,做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只有辨证精确,配伍得当,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瘤要从四个方面入手辨证论治、辨病论治、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参考临床报道和名家经验。做到整体和局部治疗结合,宏观和微观治疗统一,制定有效的抗肿瘤措施,调整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脑瘤 本虚标实 扶正祛邪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思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的思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方法。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而对中医辨证思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方法的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50例患者,20例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4%;对照组50例患者,10例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总有效率68%。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中医辨证思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中医辨证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伤寒论杂病论》中原文对方证的叙述大多简略不详,历代医家们无不致力于在原书条文所示病证的基础上探索经方的使用要义和拓展经方的运用范围。《伤寒论》里面的经方虽原本都是为内科疾病而设。但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很多经方被广泛灵活用于治疗妇科疾病。《金贵要略》中的妇人三篇为妇科的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基础,其中的很多经方至今仍被重视和应用。本文选取几个妇科常用经方,以使用了这些经方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方义、辨证、使用方法和特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 标签: 妇科疾病 经方 辨证
  • 简介:摘要:慢性湿疹是在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的皮肤疾病,临床上西医治疗慢性湿疹多采用抗组胺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用药后易出现嗜睡乏力、局部皮肤萎缩、药物易耐受,停药后易复发等不良反应。高子平教授认为慢性湿疹多缠绵反复。结合皮损症状表现认为可从血瘀论治。运用化湿祛瘀、或益气化瘀、或行气化瘀、或养血祛瘀之法,临证疗效显著。

  • 标签: 高子平 血瘀 慢性湿疹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非妇科原因女性盆腔疼痛症的辩证分型、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在临床工作中收集的非妇科原因女性盆腔疼痛症患者共33例,其中寒凝血瘀者共24例,占总比例72.7%,湿热下注证共7例,占总比例21.2%,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与对照组12例,治疗组从瘀血理论出发,选用少腹逐瘀汤处方辨证加减中药药液口服,对照组仅采用对症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有效率对照组为50.0%,治疗组为91.7%,总有效率为7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非妇科原因女性盆腔疼痛症可积极运用行气活血等中医辩证治疗方法,可有效阻止病情发展,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瘀血 少腹逐瘀汤 盆腔疼痛症 医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在基本公共卫生中的调理作用备受关注。本论文通过探讨中医在基本公共卫生体质识中的应用,旨在深化对中医在促进整体健康、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方面的认识。通过中医的辨识与调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体的身体状况,为公众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促使社区层面的公共卫生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中医 基本公共卫生 体质辩识 调理作用 健康维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内服治疗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的临床研究。方法将62例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患者按就诊序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予自拟调胃疏肝利胆汤内服治疗,对照组30例予口服西沙必利,铝碳酸镁(达喜)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表现和胃镜下黏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2.5%,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治愈率23.3%,总有效率63.3%,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调胃疏肝利胆汤 慢性胃炎伴胆汁的反流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