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祖国医学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有关疾病预防的理论散见于历代的医书中,内容丰富,含义深刻,集各代医学经验之大成,为当今的预防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 标签: 中医 预防医学 SARS 防治措施 医学经验
  • 简介:皮下出血是献血后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很大一部分献血者的皮下出血是在离开采血点后自己发现的,有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往往给献血者带来不良反应.因此预防献血后皮下出血,并对已经出现皮下出血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现将本中心就献血者献血后皮下出血的预防治疗方法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1正确的静脉穿刺方法是预防皮下出血的重点静脉穿刺是血站采血工作中的基本技术,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重要环节.反复多次穿刺静脉是引起献血后皮下出血的根本原因,故而采血者娴熟、迅速、干净利落的穿刺技术,是预防皮下出血的重点.

  • 标签: 皮下出血 献血后 预防和治疗 献血者 并发症 常见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坐浴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预防治疗效果.方法:手术后第一天起中药坐浴患者196例为治疗组,1:5000PP粉坐浴患者16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及第6天肛门水肿的发生和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后治疗组水肿发生率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手术后第6天治疗组水肿治愈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坐浴对混合痔手术后肛门水肿的预防治疗效果满意.

  • 标签: 中药坐浴 混合痔 术后并发症 肛门水肿 预防 治疗
  • 简介:我部地处沿海亚热带,天气炎热、潮湿,各类亚热带昆虫常见,官兵及家属小孩户外作业较多,隐翅虫皮炎患者多见。2000~2003年,我们通过120例隐翅虫皮炎患者的治疗,总结了亚热带隐翅虫皮炎的防治措施。

  • 标签: 亚热带 隐翅虫皮炎 临床表现 营养支持 炉甘石洗剂 呋喃西林
  • 简介:目的提高带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方法自1997年10月~2002年10月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170例股骨干骨折,随访6~18个月。结果股骨颈骨折2例,主钉折断2例,锁钉折断2例,锁钉松动退出3例,术后感染4例,骨折延迟愈合6例。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分析产生合并症的原因后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术中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股骨干骨折 原因 防治措施 带锁髓内钉
  • 简介:目的:总结膝关节骨折手术与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创伤性膝关节炎的发生与预防.方法:对收治的膝关节骨折病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方法,回顾分析其临床体征及预后.结果:104例病人,内固定54例,发生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的6例,关节面损伤修复的29例,发生关节肿疼的4例,21例经牵引手法复位的全部治愈,关节活动正常.结论:手术中彻底修复关节面及软骨面的平整,减少关节软骨面的摩擦.后期草熏洗,功能锻炼,能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及毛细血管的再生,防止关节僵直及功能障碍的发生.积极稳妥地探讨非手术治疗的指征,减少关节僵直及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膝关节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 预防 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许多疾病的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心源性猝死(心性猝死)仍有较高的发生率。本文概述其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触发因素、预测和预防等问题。1流行病学1.1发病率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百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0%,50万例死于冠心病,其中约40万例为心性猝死。我国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0~96/10万,死亡0~43/10万,北方高于南方。美国在过去数十年中,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一直在下降,而我国近年来却一直在上升,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2发病年龄与性别心血管死亡者中多数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女性,且中年女性亦以冠心病为主要死因。

  • 标签: 心性猝死 流行病学 发病时间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由于艾滋病的流行,移民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多种耐药结核菌的增多,以及不少国家和地区对结核病控制的忽视等因素,全球结核病形势急剧恶化,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结核病人数都在增加,控制和消除结核病危害已成为保护生产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下面介绍的知识可帮助您如何防治肺结核。

  • 标签: 肺结核 防治 结核病控制 经济社会发展 耐药结核菌 发展中国家
  • 简介:目的探讨吻合口溃疡的病因、治疗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2004年3月13例吻合口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吻合口溃疡经再次手术治疗,均治愈,其中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腹腔脓肿,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吻合口溃疡发病原因多与首次胃切除术的术式选择或操作不当有关,治疗方法为再次外科手术,预防的关键在于规范施行初次手术。

  • 标签: 吻合口溃疡 再次手术治疗 操作不当 痊愈 首次 切口感染
  • 简介:电烧伤比一般热力烧伤严重,组织毁损较深,继发性出血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处理不当,常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我院从1970~1984年间共收治电烧伤70例,其中并发出血者7例(占10%),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电烧伤 热力烧伤 继发性出血 坏死组织 间生态组织 扩创
  • 简介:背景:骨创伤后的深静脉血栓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两种不同方法对预防钝性创伤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有效性。方法:共有224例住院患者参与此项预防创伤后静脉血栓形成的前瞻性随机性研究。200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比较两种不同的预防方案。A组患者在钝性创伤后24-48h内使用依诺肝素(30mg,皮下,每天两次)。B组患者在人院后使用脉冲式足泵并延迟使用依诺肝素。所有患者在出院前均行静脉核磁共振和超声检查。结果:A组共97例患者,B组共103例患者。22例患者(A组13人,B组9人)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A组2例还发生了肺栓塞。本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11%,A组13.4%,B组8.7%;A组和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出现大的或闭塞性血栓共11例(发生率11.3%),B组仅3例(发生率2.9%)(p=0.025)。A组肺栓塞的发生率为2.1%,B组为0。A组有21例患者出现伤口并发症,B组为20例。住院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人均用血7.4单位,无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人均用血3.9单位(p〈0.05)。结论:结果显示严重的肌肉骨骼创伤后,早期使用机械预防(足泵)并延迟使用依诺肝素对预防深静脉血栓是相当有效的。比较两组患者,B组患者大的或闭塞性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Ⅰ级。详细的可信水平描述参见作者须知。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药物预防 创伤后 随机性 机械 依诺肝素
  • 简介:腭裂修复术创面大.涉及的解剖部位多,颌面血供丰富,术后口腔不适、口腔进食、患儿不合作等常导致术后出血.并进一步并发其他并发症.导致腭裂的发生。若处理不妥.将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本文阐述了本院腭裂修复手术后出血病患的防治体会和处理分析。

  • 标签: 腭裂修复术 手术后出血 防治体会 口腔不适 解剖部位 手术效果
  • 简介: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1h有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可能,故烧伤后及时、快速补液成为防治休克的最主要措施。应遵循“及时、快速、足量”的6字方针,使休克期复苏治疗达到以下3个目的:(1)纠正失代偿性显性休克,尽快改善机体缺氧状态。(2)纠正代偿性隐匿性休克,迅速恢复胃肠道以及其他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3)清除氧自由基,减轻组织再灌注损伤。一、输液公式烧伤休克期体液渗出量与烧伤面积和患者体重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了便于计算输液量,笔者单位归纳出休克期输液公式,并与以往休克期输液公式作了对比,详见表1。  笔者单位利用SwanGanz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根据维持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正常时所累计的电解质、胶体及水分的输入总量,总结出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公式。依此公式不仅可使血流动力学指标迅速恢复并保持正常,且患者意识清楚、口渴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血压正常、心率恢复至100次min、血红蛋白≤150gL、血细胞比容≤0.5,而且尿量维持在80~100mlh,这说明血液浓缩的状态已明显改善,血容量基本恢复正常。以上临床指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是同步的,由此说明在...

  • 标签: 休克防治 措施探讨 烧伤休克
  • 简介:佝偻病是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一种全身慢性营养缺乏病,关于佝偻病的治疗,因现在患儿病情多数较轻,骨骼畸形的后遗症不多见,所以主要强调以病因为主的综合防治,不但要做好卫生宣传、科学喂养,系统的保健管理、常从事户外活动,而且必要时进行药物的防治法。

  • 标签: 儿科学 佝偻病 预防 治疗 注意事项
  • 简介:异地过敏症的防治吴小平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每年都要从祖国四面八方招收优秀青年入伍。这些青年来到部队后都要经过严格、紧张的军事训练和各种体能锻炼。在此期间,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新战士脚、小腿、手臂上起一些小红点,有的出现水泡,还有个别人波及全身...

  • 标签: 过敏症 军事训练 训练强度 氧化锌 滥用药物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