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肩部损伤,发生率约占肩部损伤的12%[1]。对于Rockwood≥Ⅲ型的肩锁关节脱位,由于保守治疗的效果不够满意,故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2]。Endobutton钢板治疗肩锁关节保留了肩部解剖结构,重建喙锁韧带,有利于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失败病例也随之增多。作者回顾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本科收治的用Endo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失效病例6例,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保守治疗 失效 钢板 原因分 早期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探讨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RockwoodⅢ、Ⅳ、Ⅴ型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采用Karlasson标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疗效:A级23例,B级5例,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再脱位等并发症。结论Endobutton带袢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脱位 肩锁关节 双Endobutton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Endobutton带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差异化分析。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4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展开分析,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研究组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肩关节评分(Constant-Murley)。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差异显著。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日常活动、肌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肩关节评分差异显著。结论 与传统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相比,Endobutton带袢钢板内固定手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更有利患者肩关节康复,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Endobutton钢板 锁骨钩钢板 肩锁关节脱位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索双Endobutton钢板联合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30例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单纯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A组);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28例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联合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B组)。根据Karlsson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肩关节总体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A组中肩峰-锁骨端垂直距离〉10mm有3例,肩锁关节间隙宽度〉10mm有3例,而B组中均为0例,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术后肌力及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疼痛病例数多于B组(P〈0.05)。结论双Endobutton钢板联合缝合锚重建喙锁韧带,与单纯双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相比,稳定性更强,术后疼痛症状轻。

  • 标签: 肩锁关节 喙锁韧带 脱位 重建
  • 简介:目的比较皮质骨螺钉与Endobutton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58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皮质骨螺钉组与Endobutton钢板组。皮质骨螺钉组29例,男16例,女13例;年龄(43.2±4.1)岁。Endobutton钢板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年龄(44.1±3.9)岁。比较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胫腓联合间隙(TBCS)、下胫腓重叠影(TBOL)、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皮质骨螺钉组患者手术时间[(63.4±5.4)min]短于Endobutton钢板组[(89.6±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68.9±6.3)mL和(67.4±6.4)mL]、TBCS[(4.6±0.3)mm和(4.7±0.3)mm]、TBOL[(7.5±0.4)mm和(7.4±0.4)mm]、AOFAS的踝.后足评分优良率(72.4%和75.9%)、并发症发生率(6.9%和10.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质骨螺钉与Endobutton钢板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疗效无明显差异性,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选择最佳术式。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