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巨输尿管症是导致患侧肾功能积水损坏的疾病之一,我科于2010年8月收治1例成人巨输尿管病患者,报告如下。

  • 标签: 巨输尿管症 成人 肾功能
  • 简介:目的鉴定1例疑似新的RHD无效等位基因引起的RhD阴性个体的分子背景。方法采用血清学吸收放散试验以及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法检测RhD阴性样本,对1例真实D阴性且存在RHD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的个体,通过基因测序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该例样本血清学表型为RhCcdee,其RHD基因第615-616位存在CA两个碱基缺失(RHD615-616delCA),由于框移突变造成第316位氨基酸时形成终止密码子。该基因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GQ289585。结论使用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出1例新的RHD无效等位基因。

  • 标签: RHD阴性 RHD基因 序列分析 无效等位基因
  • 简介:患者女,38岁,2年前左膝外侧摔伤,2周后左足及左小腿时有疼痛、麻木,行走、劳累后尤甚,并于左膝下外侧发现5cm×6cm×6cm肿物,逐渐增大;近2个月小腿疼痛加剧,伴左足麻木无力。专科检查:左腓骨头下方见2cm×2cm膨隆肿物,质韧,边界清楚,可推动,未扪及搏动感,有压痛,并向肢体远端

  • 标签: 神经鞘 囊肿 腓总神经 超声检查
  • 简介:腹主动脉瘤(abdominalaortic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动脉瘤,大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但以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的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相对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相继报道腔内修复术治疗以来,以其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恢复迅速,使一部分高龄、高危患者得到了治疗机会。近期,我院用腔内修复术成功救治1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腔内修复术 穿透性溃疡
  • 简介:2011年8月,我院采用连续陛血液净化(continuousbloodpurification,CBP)联合血浆置换治疗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进而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产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浆置换 过敏性休克 产妇
  • 简介:1临床资料杨某,女,75岁,2004年5月21日初诊。患者胸闷、咳嗽、心悸、气短1周余。既往有冠心病史,肺心病病史。x线检查肺纹理增强,右下肺散在片状阴影,心影不大,诊为右下肺肺内感染,经用抗生素治疗近1周时间,症状未见好转,咳嗽反而加剧,服用可待因亦不能止,复去县医院检查:心电图未见异常,心脏B超示心包积液40ml。

  • 标签: 苓桂术甘汤 心包积液 验案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13岁,未婚,否认有性生活史。患者父母代诉:患儿月经尚未来潮,两月前开始出现每月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呈间歇性胀痛,每次持续3~4天,无明显缓解因素。无异常流血、流液,无异常分泌物,

  • 标签: 阴道闭锁 护理
  • 简介:<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67岁,因"尿频伴进行性排尿困难10余年,加重2个月"入院。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多次查体示前列腺增生,未处理;近2个月来,症状明显加重,伴排尿费力,尿线无力、分叉及变细,无明显尿急、尿痛及血尿等不适,未处理。以"前列腺增生症"入院。一般情况可,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糖尿病病史7年余,口服降糖药物控制可;余既往、个人史无异常。肛诊未

  • 标签: 基底细胞肿瘤 前列腺癌根治术 前列腺增生症 免疫组化 排尿困难 交界性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因双侧渐进性鼻塞5年余,加重伴吞咽不适2月余就诊。患者因经济条件较差病程中未行过任何诊治。入院后查体:鼻部无畸形,鼻中隔无偏曲,用1%丁卡因+肾上腺素4ml棉片,充分麻醉收敛双侧鼻腔鼻道粘膜后,鼻内镜检查见息肉源于左侧上颌窦,于左侧上颌窦自然窦口见一细蒂牵拉息肉组织,因息肉组织牵拉至左侧上颌窦自然口明显扩大,前鼻孔未见息肉组织,鼻内镜右侧鼻腔检查见息肉组织由右侧后鼻孔突人右侧鼻腔。

  • 标签: 后鼻孔息肉 巨大 发音
  • 简介:患者,男,64岁。因"餐后2h后出现剧烈腹痛1d伴呕吐"于2011-03-02入住我院急重症外科。入院时,腹痛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当天曾在当地诊所给予解痉镇痛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疼痛无缓解。入院时,诉头昏,腹痛腹胀,四肢乏力,肛门停止排便,24h尿量50ml,色深黄。既往有三十余年慢性胃炎病史。

  • 标签: 阑尾炎 肠坏死
  • 简介:<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43岁。查体发现发现右肾上腺区占位1天。患者1天前于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右侧肾上腺区实性占位,继续行MRI检查示:右肾上腺区占位性病变(图1)。追问病史,无头痛、头晕,无大汗淋漓,无心悸、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无夜尿增多,无腹部胀痛等不适。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查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肾素活性等指

  • 标签: 多发性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外 血管紧张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占位性病变
  • 简介:反硝化无色杆菌属产碱菌属,是一群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在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中称为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它属于不分解糖的产碱杆菌。引起感染的产碱菌属株中,较多见的是粪产碱杆菌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而反硝化无色杆菌比较少见。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及介入性医疗操作的开展,该菌在临床标本中的检出逐渐增加。作者从手指损伤患者的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分离出1株反硝氏无色杆菌,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反硝化无色杆菌 伤口分泌物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 简介:<正>1病例摘要患者,男,68岁,因"右腰痛半年,健康查体发现右肾肿瘤3天"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区疼痛,疼痛性质为隐痛,间歇性出现,与体力劳动及活动无明显相关。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发热等症状,一直未予重视。患者3天前于健康查体时行双肾B超检查发现右肾肿瘤。遂来本院就诊,门诊予行双肾增强CT检查示"右肾肿瘤、双肾多发囊肿"(图1、2),门诊以"右肾肿瘤,右肾癌?"收住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外伤手术史;否认重大遗传性疾病史。入院

  • 标签: 囊性肾癌 肾肿瘤 腹腔镜 健康查体 保留肾单位手术 肾囊肿
  • 简介:<正>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nehrolithotomy,PCNL)手术后并发出血是PCNL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1,2],而并发副肾动脉(accessoryrenalarter-y,ARA)出血并需要手术或介入方法处理的情况则相对罕见,难以明确诊断,我们通过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1例PCNL术后副肾动脉反复出血的患者,并通过两次介入栓塞进行止血才成功,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56岁,因"左肾结石PCNL术后20天、血尿伴排尿困难5天"入院。患者20天前在当地医院行左侧PCNL,5天前突然出现血尿,伴大量血块、排尿困难。在当地行膀胱冲洗及膀胱血块

  • 标签: 肾动脉造影术 经皮肾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动脉出血 排尿困难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报告1例严重开放性骨盆骨折的成功处理体会。方法开放性骨箍骨折合并股动脉破裂,直肠损伤、前尿道碾挫伤,后期出现严重感染,需敞开创口,加强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结果骨盆开放性骨折,右髋离断创面,经敞开引流,半月植皮存活良好,创面愈合良好。结论骨盆开放性骨折,截肢创面,需充分敞开创口,健侧置管冲洗,加强骶前部引流,加强换药,腹前有活力组织右移,并左侧相对健康组织VSD引流、植皮手术后,换取创口愈合。

  • 标签: 骨盆骨折 感染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GPA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结直肠癌增殖、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取新鲜结直肠癌原发灶组织(52例)、正常结直肠黏膜(52例)和肝转移灶组织标本(11例)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每个组织样本中GPAA1基因表达水平;高表达GPAA1mRNA结直肠癌组织和低表达GPAA1mRNA结直肠癌组织行原代细胞培养,将培养获得的原代细胞进行Boyden小室体外增殖、侵袭实验。结果52例结直肠癌患者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PAA1在结直肠正常肠黏膜、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1.15%(11/52)、55.76%(29/52)、和72.73%(8/11)。GPAA1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表达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发现GPAA1mRNA表达水平在结直肠癌原发灶、肝转移灶中均高于结直肠正常肠黏膜(P〈0.01);在肝转移灶中的GPAA1mRNA水平高于癌原发灶(P〈0.05);高表达GPAA1mRNA的原代细胞穿透Mmfige1微孔滤膜细胞数明显高于低表达GPAA1mRNA组。结直肠癌组织中GPAA1mRNA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分化程度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及Dukes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GPAA1表达增强与结直肠癌的发生、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糖基磷脂酰肌醇类 基因表达
  • 简介: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是指经腹膜后途径在腹腔镜下对位于腹膜后间隙的器官进行手术操作,具有路径直接、损伤小、不干扰腹腔脏器、无腹腔污染、术后不引起肠粘连等优点,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但是术中及术后也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皮下气肿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尽管多数皮下气肿不需特殊处理,可逐渐自行吸收,但是皮下气肿形成后一方面给患者带来术后的明显不适,另一方面重度皮下气肿还可导致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我院曾在腹膜后腹腔镜下行肾上腺腺瘤切除术出现重度皮下气肿,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后腹腔镜手术 皮下气肿 肾上腺腺瘤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磷脂爬行酶1(PLSCR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分析PLSCR1在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与HR8348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PLSCR1在70例结直肠癌、30例正常黏膜、10例肝转移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LSCR1在结直肠癌细胞株Lovo与HR8348中的表达较强,PLSCR1主要定位在结直肠癌细胞株的细胞膜。PLSCR1在结直肠癌和肝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5)。PLSCR1阳性表达与远处转移相关(P〈0.05),PLSCR1表达阳性者术后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PLSCR1的异常表达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磷脂转移蛋白质类 病理学 临床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36岁,已婚。因"上腹部不适伴有嗳气、反酸1周"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中上腹部一140mm×125mm中高回声巨大包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多个大小不等低回声或囊实性回声区。行腹部CT见肝胃间隙内一巨大肿块,约130mm×95mm×160mm,边缘尚光滑,密度不均,CT值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