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管畸形(neuraltubedefects,NTDs)是在胚胎发育早期,由于神经管不闭合或闭合不完全引发的先天性畸形.正常神经管发育过程中,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是发育不可缺少的因素.PI3K/Akt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之一,通过影响下游多种效应分子的活化状态,与细胞凋亡、增殖等过程密切相关.文章对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凋亡作用与神经发育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对NTDs发生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提供思路及线索.关键词神经管畸形;PI3K/Akt;凋亡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36-01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本研究探讨Akt激酶抑制剂MK2206对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MK2206处理U937及RS4;11细胞24、48h,用CCK-8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AnnexinV/7-氨基放线菌素D(7-AAD)双标记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Bax、Bcl-2、XIAP、CDK1、caspase-3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MK2206对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应呈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U937细胞24、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8±0.15)和(0.09±0.01)μmol/L,RS4;11细胞24、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1±0.02)和(0.68±0.11)μmol/L。0.5μmol/LMK2206作用于U937细胞及1.0μmol/LMK2206作用于RS4;11细胞24h、48h,AnnexinV/7-AAD标记的阳性细胞升高,U937细胞组24h细胞凋亡率为(4.18±0.70)%,48h细胞凋亡率为(22.53±4.67)%,均高于对照组的(1.35±0.34)%(P〈0.05),且48h细胞凋亡率较24h更为明显(P〈0.05);RS4;11细胞组24h和48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4±0.58)%和(10.07±1.24)%,均高于对照组的(1.32±0.31)%(P〈0.05),且48h细胞凋亡率较24h更为明显(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U937细胞组G2/M期细胞比例为(96.78±9.11)%,高于对照组的(9.64±0.91)%(P〈0.05);RS4;11细胞组G2/M期细胞比例为(14.19±3.82)%,高于对照组的(5.75±1.28)%(P〈0.05)。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示,两种细胞中Bax、caspase-3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而Bcl-2、XIAP表达水平降低,同时伴CDK1mRNA水平的减少,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K2206能有效抑制U937及RS4;11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其促凋亡机制与上调Bax与caspase-3基因表达、下调Bcl-2与XIAP基因表达有关,细胞周期G2/M期阻滞与CDK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 标签: MK2206 白血病 U937细胞 RS4 11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湛川刘宝帅赵玉龙荣延龙张远石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湛川刘宝帅赵玉龙荣延龙张远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骨科辽宁沈阳110032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称:周期性压应力通过Mapk通路影响椎间盘退变的机制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010015-401作者简介:湛川,中国医大四院,东南大学医学院,学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腰椎间盘退变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另选择同时期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定位检测、WesternBlot技术定量检测,分析P38MAPK表达量的灰度值.结果对照组P38MAPK蛋白表达图像的灰度值为(0.8561±0.0274),实验组中纤维环完整组P38MAPK蛋白表达图像的灰度值为(0.1623±0.0133),纤维环破裂组P38MAPK蛋白表达图像的灰度值为(0.3567±0.0135),三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的蛋白含量少于纤维环完整组、纤维环破裂组.结论P38MAPK的表达含量和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正比的关系,腰椎间盘退变程度越严重,髓核细胞中的P38MAPK表达含量越高.关键词P38MAPK;腰椎间盘退变;关系;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5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nm23、p53和cerbB-2的表达与其预后关系.方法将胃癌组织中nm23、p53和cerbB-2基因编码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统计患者临床数据.结果nm23低表达和p53、cerbB-2过表达在胃癌的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TNM分期、5年生存率上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联合检测nm23、p53和cerbB-2对判断胃癌预后比单独考虑其中一个指标更有价值,可作为判决预后的重要指标.关键词胃癌;nm23;p53;cerbB-2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77-01

  • 标签:
  • 简介:目的从血液质量管理角度分析冷链状态下罕见p血型引起血液外观异常现象。方法本血液中心在全血冷链运输过程中发现外观异常血液样本1例,经血型鉴定为罕见p血型。将该血液样本分别置于室温(25℃)、10℃和4℃条件下,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测,比较不同温度下红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未经吸收-放散处理的血液样本在4℃贮存温度时,RBC计数、HCT明显低于25℃和10℃,而MCV、MCH、MCHC显著高于25℃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4℃下红细胞计数略有降低,与贮存温度为25℃和10℃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血型人体内抗-P1抗体也是导致血液在低温状态下血细胞凝集、红细胞计数降低的因素。在寻找导致血液质量异常原因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献血者自身因素。

  • 标签: P血型 血细胞计数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抗癌基因P16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胰腺癌患者70例,其中60例为恶性肿瘤患者,另外10例为胰腺细胞组织正常的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P16蛋白试验,之后观察并对比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及恶性肿瘤不同时期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良性肿瘤患者的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0%;恶性肿瘤患者的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平均为(11.93±7.65)%,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中分化癌和高分化癌患者(P<0.05);但中分化癌与高分化癌的阳性表达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抑癌基因p16在胰腺癌的发病与病情发展中,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癌变恶化程度有关。

  • 标签: 抑癌基因 P16 胰腺癌 阳性表达率
  • 简介:摘要目的用血液回收机将手术中失血收集起来回输给患者;方法严格掌握自体回输血的适应证,将手术野出血或体腔出血吸入贮血器内,通过血液回收机进行过滤、分离、清洗后再回输给患者;结果使用血液回收机回输自体血的患者均未发生凝血功能异常;

  • 标签: 外科手术 大出血 自体血液回收机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组织中的p5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期间内蒙地区收治入院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白血病组,选取同一时期的非血液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骨髓涂片和p53染色,比较两组的p53阳性率和染色评分;同时,收集白血病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53表达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p53表达的阳性率为6.00%,表达评分(0.2±0.1);白血病组p53表达的阳性率为73.75%,表达评分(1.9±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与血常规指标、临床表现、多处浸润、治疗及疗效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和家族史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p53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53表达与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p53表达水平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少精症患者精浆中,性激素的变化程度与精浆P53的相关性.方法389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精液组、轻度少精组、中度少精组、严重少精组,对各组患者行精液常规参数、精子DNA完整性及精浆性激素与P53检测.同时就精浆中P53水平与精浆性激素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度少精组与正常组相比,精浆FSH显著升高(P<0.05),且T水平下降显著(P<0.05),严重少精组与正常组相比,精浆FSH及LH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T水平下降显著(P<0.05).轻、中及严重少精组较正常组精浆PRL均无显著差异,且轻度少精组与正常精液组相比,精浆性系列均无显著差异.严重少精组与正常组相比,精子双链DNA百分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与正常组相比,双链DNA百分率无显著改变.中度少精组、严重少精组与正常组相比,精浆P53水平显著增高(P<0.05),轻度少精组精浆P53较正常组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精浆P53水平与男性精浆FSH及LH间存在正相关(P<0.05),与精浆T间存在负相关(P<0.05),而与精浆PRL间未见相关性(P0.05).结论特发性少精症尤其是严重少精症患者,FSH、LH显著高于正常组,而T则显著低于正常组,且中、重度少精症患者中精浆P53显著增高,与精浆FSH及LH呈正相关,与T呈负相关,表明精浆性激素引发睾丸生精功能异常可能与精浆P53增高有关.关键词精浆;FSH;LH;T;P53;男性不育中图分类号R69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9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参数血小板2/(单核细胞百分比×分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2/MS)值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33例,其中76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7例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病理诊断者24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常规,计算P2/MS值;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P);肝活检标本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HE)、网状纤维及Masson染色;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的P2/MS值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24例有病理诊断者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的P2/MS值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的HA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参数P2/MS值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关键词血常规参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图分类号R57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38-01

  • 标签:
  • 简介:随着微创腔镜技术的发展,CO2气腹的应用也日渐广泛,通过向腹腔内充入CO2,可为术者操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术野。然而由于机体对CO2的吸收,导致了血内的CO2浓度上升,又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尤其是CO2极易通过血脑屏障,使脑内H+浓度升高,改变脑血流[1]。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CO2气腹时因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升高而引起的脑动脉血流的变化。

  • 标签: CO2气腹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脑动脉血流
  • 简介: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和CD63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8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及20例健康查体者的临床资料及结肠镜活检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和CD63的表达,分析表达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炎症程度、临床分型、累及范围、分期及有无肠外表现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组结肠组织中P-选择素和CD6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和临床类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P-选择素和CD63表达存在差异(P<0.05).结论:P-选择素和CD63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推测两者可能协同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P-选择素 CD63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