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脊柱骨折采用经伤椎与跨伤椎钉置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调查对象是我院2017.03-2018.03接收的80例脊柱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跨伤椎置4钉固定治疗,观察组进行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管占位以及Cobb角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4例、13例、3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5例、17例、8例,总有效率为80.0%,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脊柱骨折采用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可有助于脊柱稳定性的增强,降低伤椎高度的丢失,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伤椎 跨伤椎 万向钉置钉 脊柱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行院前急救期间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发病后未拨打急救电话而直接送至医院急救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及急救成功率。结果研究组发病到开始救治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急救成功率分别为96.00%(48/50)、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在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救治效果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救治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化疗后,对并发便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后100例化疗并发便秘患者中,3天内恢复正常排便85例,4-5天内恢复正常排便15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结论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患者要进行精心的护理,在了解便秘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护理,确保患者正常排便,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 化疗 便秘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术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手术的患者共计2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心理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将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等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考察比较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12.6±0.8)分,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总分为(23.5±0.2)分,观察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阴影,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乳腺癌 目标性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心源性猝死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对76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且常见病因,第二为高血压心脏病,诱发心内科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为情绪激动与剧烈运动;54例患者于入院2~3周内猝死,猝死率为71.05%,且夜间猝死率明显高于白日(P<0.05)。结论诱发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的因素较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均为常见病因,而情绪激动以及剧烈运动都是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治疗期间 心源性猝死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放收治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取124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生率4.84%低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74%,两组对比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腹腔镜手术,其临床治疗效果要好于传统开放手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急性阑尾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手术后干眼症采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干眼症患者。参照组给予患者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应用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44%比参照组的82.05%要高(P<0.05)。在泪液分泌时间和泪膜破裂时间,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眼科手术后出现干眼症患者实施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部干涩、异物感以及灼热等临床症状,还可降低角膜感染的可能,此方法操作便捷,安全可行性强,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普拉洛芬 干眼症 玻璃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爽力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计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40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配合爽力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用药基础之上为患者选择爽力进行治疗,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万爽力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全血献血者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作为品管圈实施前阶段,即对照阶段,随机对到我中心参加献血的成年人1200例开展成分献血意象、血液中心工作满意度,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品管圈施后阶段,即研究阶段,被调查者数量、问卷调查方法同上,对比两个阶段献血者问卷调查结果。结果研究阶段被调查者在未来12个月成分献血意象率为78.75%(945/120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47.08%(565/1200)(﹤0.05);研究阶段血液中心工作满意率88.17%(1058/1200)高于对照阶段的70.42%(845/1200)(﹤0.05)。结论将品管圈引入全血献血者机采成分献血者转化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者对献血工作满意度,更加了解成分献血。

  • 标签: 品管圈 全血献血 成分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右归饮对小鼠异体骨髓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探究其防治因辐照引起的骨量丢失的机制。方法选取100只BALB/cCd小鼠,随机40只作为骨髓细胞提取回输,剩余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辐照组、骨髓细胞回输组、(右归饮)低剂量组、总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分别对6组小鼠进行不同的处理,统计其骨密度、碱性磷酸酶浓度的差异以及组织损坏情况。结果随着灌胃治疗右归饮浓度的增高,小鼠的骨密度及碱性磷酸酶浓度增高,组织损坏程度降低,骨小梁数量增多,高剂量组结果接近于空包对照组。结论右归饮能够促进小鼠异体骨髓细胞的成骨分化,对经辐照造成的骨量丢失情况有治疗作用。

  • 标签: 右归饮 骨髓细胞 成骨分化 骨量丢失 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经过联合用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112例,根据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其中采用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的一组称之为对照组,采用中西联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一组称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3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1%,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均具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可以使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该疗法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内分泌失调 不孕症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治疗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采取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的疗效。方法本次的12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盐酸去甲古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统计学有意义(x2=4.265,P=0.001);另外,观察组有1例(16.7%)腹泻患者;对照组有2例(33.4%)腹泻患者,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x2=4.012,P=0.010)。结论对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采取古霉素静脉及鞘内联合治疗方式,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成效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 标签: 开颅手术 颅内感染 万古霉素静脉 鞘内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方式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共564张喹诺酮类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0月-2017年4月245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为干预前,2017年4月-2017年10月319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状况。结果干预前共93.47%处方存在问题,干预后共69.28%处方存在问题;经过干预后不合理处方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喹诺酮类 药学干预 系统化处方评估 临床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噻托溴铵、普米克令舒与托林应用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分析和评估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此文予以研究的资料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医院入组治疗的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实施分组,一组纳入35例,普米克令舒加托林治疗方案用于参照组,噻托溴铵加普米克令舒加托林治疗方案用于实验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总计率、不良反应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总计率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数据更高,P<0.05,呈现数据间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计率对比参照组患者统计数据更低,P<0.05,呈现数据间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噻托溴铵、普米克令舒与托林展示良好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比较少,呈现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噻托溴铵 普米克令舒 万托林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病加重期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