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前与现在住院精神分裂症临床抗精神病药物选择的变化(附200例资料对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06与2015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在性别、年龄、疗效和在选择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疗效无明显差异,选择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存在显著差异,2015组选择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增加了55.5%,显著高于2006组。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科临床已逐渐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住院药物选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 奥氮平 氯丙嗪
  • 简介:目的:建立灵敏、准确、特异、试剂稳定的碳酸酐酶自动生化分析法测定锌。方法:头发灰化后溶于0.1mol/LHCl,测定前先用0.01mol/LNaOH稀释并中和酸,测定时待分析液中锌离子复活脱辅基的碳酸酐酶,以醋酸对硝基酚作为酶促反应底物进行测定。结果:线性范围达61.2μmol/L,回收率95.2%~104.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2.1与2.8%,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Y)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0.971X+0.095,r=0.994。样中Cu2^+、Fe2^+、Mn2^+各25μmol/g、Co2^+1.25μmol/g对本法测定锌均无影响。用本法测定56例健康成人,其锌参考范围(X±2s):1.16~3.04μmol/。结论:该法具有特异、准确、灵敏、试剂稳定等优点,适合于生化分析仪检测锌。

  • 标签: 碳酸酐酶法 发锌 醋酸对硝基酚 两点速率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伴谵妄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一般资料,利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其年龄、发热、高血压、肝肾功能损伤、出血量多少以及梗死面积大小等相关因素,分析急性脑卒中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2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伴52例(谵妄发生率为19.2%),其中34例为脑出血,18例为脑梗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量脑出血是导致脑出血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高龄、发热、肺部感染以及大面积脑梗死是导致脑梗死后发生谵妄的高危因素。结论谵妄是急性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中高龄、感染、出血量、发热以及梗死面积均为诱发谵妄的危险因素,需要临床密切观察,及早干预。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出血 梗死 谵妄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继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体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脑卒中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4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理化检查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为脑卒中发病2周后,全部患者中28例接受抗凝治疗,治疗有效率为78.57%,其余16例患者接受对症治疗,治疗有效率为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继肺血栓栓塞症很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病情发生后患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需加强高龄、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的干预。

  • 标签: 脑卒中 肺血栓栓塞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支气管扩张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1月至20151月期间在我院ICU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继肺部真菌感染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抽取ICU住院的未真菌感染支气管扩张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扩张病程、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等均为支气管扩张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来说,必须强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院内感染风险的发生率,促进其自身免疫力的提高,预防肺部真菌感染。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在我国,检验医学教育有多种办学模式,博采众长,各有优势。温州医学院把检验医学的专业课教师结合到附属医院检验科,参加医院的临床检验工作,把检验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又将医院的先进仪器设备作为检验医学专业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实习、见习。"院系合一"以后,教师下临床改变了原医院检验科的人才结构,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也得到实惠,实现双赢。

  • 标签: 检验医学 办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伴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1月~201612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伴抑郁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美多芭+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采用美多芭+吡贝地尔缓释片治疗。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治疗后观察组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7%(P<0.05)。结论对于老年帕金森伴抑郁患者采用普拉克索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尽管其抗运动症状效果稍差,但抗抑郁效果突出。

  • 标签: 普拉克索 老年帕金森 抑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12月~2016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继腹泻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新生儿肺炎继腹泻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散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肺炎继腹泻患儿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肺炎继腹泻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益生菌 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 培菲康散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频房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9月~20159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92例慢性肺心病频房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动态心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及动态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2.2%与对照组1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稳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频房性早搏疗效显著,且药物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频发房性早搏 稳心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神经症患者伴抑郁的发生率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状的作用及影响。方法选取201610月~2017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神经症伴抑郁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62例患者中伴抑郁者21例,占33.87%。这些患者具有年轻、文化程度高、工作或家庭压力大的特点。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抑郁症状明显减轻(P<0.05)。结论表明精神病患者伴抑郁疾病的病情较普通人为重,且与精神因素有关。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要重视其抑郁疾病的发生,并要加强与相关学科协作,加强心理护理。

  • 标签: 神经症伴抑郁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药交代。方法收集20151月-2016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6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的23例患者进行静脉给药,观察组的23例患者进行口服用药,并且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药交代,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药交代前与药交代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药交代前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药交代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47.83%;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20/23),对照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17/2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师对口服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进行药交代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发药交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肺部真菌感染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1月---2010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化疗后不同辅助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40例,均对两组患者行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4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临床CT检查结果肺炎性浸润实变患者8例,肺梗死患者22例,肺部结节5例,肺肿块3例。对照组CT检测肺炎性浸润实变患者9例,肺梗死患者6例,肺部结节患者11例,肺部肿块4例。临床CT检查结果中准确率为38例(95%),误诊率为2例(5%),其检查结果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比发现,行CT检查的实验组患者中有效24例,显效10例,诊断总有效率为34例(85%),诊断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CT检查应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可清晰呈现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变情况,提高临床诊断率,为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CT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支气管扩张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1月至20151月期间在我院ICU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继肺部真菌感染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期抽取ICU住院的未真菌感染支气管扩张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扩张病程、住院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等均为支气管扩张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组间数据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来说,必须强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其院内感染风险的发生率,促进其自身免疫力的提高,预防肺部真菌感染。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9月—201610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情况优于对照组,视野改善率高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进行青光眼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视力状态,降低眼压,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颅底骨折继颅内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10月到201710月期间收入的80例颅底骨折继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为其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为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及体温变化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均有所变化但是研究组的体温降低幅度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颅底骨折继颅内感染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其体温降低,获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颅底骨折 继发 颅内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2性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实施中医治疗的情况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510月份——20171月份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的患者9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药物控制患者的血糖及抑郁症情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包括(FPG、2hPG、HAMD、HbAIc)。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5.83%(46/48)的效果,较比对照组83.33%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症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物及穴位治疗的情况较好,对患者的抑郁症、血糖控制具有积极的表现,且安全,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症 中医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继癫痫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继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本组患者中,痊愈为75例,共计3例患者出现脑疝并发症,共计2例患者死亡。结论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继癫痫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有助于确保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癫痫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并COPD伴快速型房颤的疗效。方法以20153月17日至201712月25日我院70例冠心病并COPD伴快速型房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35例,应用地尔硫卓治疗)、对照组(35例,应用毛花苷C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室率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给药后5min、给药后30min、给药后120min、给药后24h的心室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1.43%)相比对照组(74.29%)明显更高,P<0.05。结论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并COPD伴快速型房颤的有效性更优。

  • 标签: 地尔硫卓 冠心病 COPD 快速型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原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月至20167月期间收治的11例原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颅内压增高、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例患者为单部位病变,4例患者为多发部位病变;7例患者免疫组化CD20+、CD79a+、LCA+、Ki-67+、CD10-表达均为100%;Ki-67+增殖指数60%-80%11例患者脑脊液均未见肿瘤细胞,行骨髓检查均未见骨髓浸润;10例患者起始化疗采用以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局部注射加或不加全颅脑放疗,总缓解率90%;11例患者总生存率为81.81%,2OS率为50%,与单纯化疗的病人相比,化疗联合放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两组病人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基础的系统化疗联合鞘内局部注射的治疗方案仍是原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首选治疗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不能带来病人生存获益。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甲氨蝶呤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性激素六项在原和继发性不孕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本科室20161月到20181月间原发不孕症(原组,n=50)、继发性不孕症(继组,n=50)和健康体检女性(对照组,n=50),对所有女性均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测,对比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原组、继组患者PR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原组患者LH水平明显高于继组、对照组(P<0.05);原组患者E2、PROG水平明显低于继组、对照组(P<0.05)。结论性激素六项可辅助原和继发性不孕症鉴别诊断。

  • 标签: 性激素六项 原发性不孕症 继发性不孕症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