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开放术后出血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收治的100例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分析,主要分析术后发生出血的临床病例。结果死亡3例,痊愈出院50例,动脉出血9例,静脉出血9例,渗血14例,不明原因出血15例。结论术前避免出血,避免术中出血,术后对患者的观察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开放性甲状腺切除术 术后出血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细节护理对手术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手术治疗患者88例,随机抽取后分成两组予以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该基础上,实施手术细节护理,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结果研究组在仪器设备、护士配合技能、器械准备以及消毒隔离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在手术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提高手术护理安全性,值得予以使用。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影响。方法针对消毒供应以往对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管理存在的问题,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措施,严格控制管理清洗、灭菌、分类、包装、发放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结果消毒供应质量管理实施后,在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表格记录质量以及发放质量等合格率方面,要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质量容易受到消毒供应管理工作的影响,提高消毒供应质量管理水平,可以提升手术器械清洗包装的质量,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质量管理 手术室 器械清洗包装 影响
  • 简介:展望21世纪的高校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实验的主要任务,实验内容也将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发展。重视实验软、硬件是实施实验规范化管理的关键。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心实验人、财、物等管理模式的转变,探索一条适合实验发展之路,满足实验教学之需要。

  • 标签: 实验室建设 实验队伍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开放手术在输尿管结石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到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共16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患者的治疗情况分为三种,一是单纯的输尿管切开取石,二是输尿管切开取石同时处理输尿管本身疾病,三是有一侧肾脏需要切除,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包括结石的去除情况、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探讨其临床运用价值。结果开放手术在输尿管结石成功率达到99.4%,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结石病人,它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 标签: 开放手术 输尿管结石 运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护理安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手术病例120例。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加用细节护理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1)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28±3.46,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为72.45±3.6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67%;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21.67%,实验组术后感染率为3.33%;差异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细节护理在手术护理效果和护理安全方面优于传统手术护理方法,值的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护理 护理安全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应用于手术护理质量中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通过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比组与调查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与无痛护理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调查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12.34±4.21)mmHg、舒张压为(74.85±4.36)mmHg、心率为(72.51±3.20)次/min,均优于对比组,P<0.05;调查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可观,可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有利于改善护理治疗,值得推荐。

  • 标签: 手术室护理质量 无痛护理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右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3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对照组,同期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心肌梗死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右心肌梗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42.86%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13.33%,对照组院内死亡率10%(3/30)低于观察组院内死亡率34.29%(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20%,溶栓治疗的病死率14.29%,对照组患者急诊PTCA治疗的病死率为6.67%,溶栓治疗的病死率3.33%,两组患者的两种不同方案治疗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肌梗死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临床特征更为严重,能增加院内病死率。

  • 标签: 右室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手术护理管理对手术院内感染发生状况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是在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这段期间对护理干预前后手术室内的空气情况、医疗器械以及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处理之后手术室内的空气、医疗器械以及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效果较护理之前均有显著性提高,菌落数分别下降了37.00%、 31.84%和 67.48%, P< 0.05。 结论:手术护理管理对手术医院感染控制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急诊不同心肺复苏初期气道开放方式的效果。方法依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34)与实验组(n=34),参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气管插管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喉罩或者普通面罩-气管插管,对两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临床效果予以分析。结果实验组急诊心肺复苏患者存活率、治疗总有效率、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成人工通气时间等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且P值<0.05,统计学分析有对比意义。结论将喉罩或者普通面罩-气管插管应用在急诊心肺复苏中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急诊心肺复苏 气道开放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的护理运作模式。方法麻醉恢复设8张床位,配备监护设备,设立规范的护理工作程序,建立合理的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结果此护理模式使大部分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结论完善的护理运作模式是保证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的关键。

  • 标签: 麻醉恢复室(PACU) 评分 人力资源
  • 简介: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外科是医疗行业中最具有“高风险、高科技”特征的专业。手术作为外科手术的特殊场所,风险无处不在。如何加强手术的护理风险管理,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体会如下。

  • 标签: 手术室/组织和管理 护理工作/组织和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抽签法把100例手术急诊病人分成研究组1与研究组2,每组病人都为50例,研究组1应用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2应用循证手术护理,比较两种手术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对比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研究组2都比研究组1短,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并发症出现率是24.0%,研究组2的并发症出现率是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低,差异较大(P<0.05);研究组1的护理满意度是86.0%,研究组2的护理满意度是98.0%,研究组2比研究组1高,差异较大(P<0.05)。结论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急诊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可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建议推荐。

  • 标签: 循证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 急诊病人 护理
  • 简介:肾活检技术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模拟肾脏疾病的实验大鼠模型上进行重复开放肾活检.可更好地研究病变的发生发展.目前日本有少数报道。为此,本研究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在不同时间段进行重复开放肾活检,初步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大鼠 肾活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早期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社区卫生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并治疗的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43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早期治疗,研究早期治疗的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在我社区卫生院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以后,均被转入上级医院进行干预治疗,经过随访调查以后得出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而且患者没有发生严重的感染情况,所有患者的治疗均得到了恰当及时的干预,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社区卫生院作为社区基础的医疗设施,在对于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进行干预的时候需要做好对于骨折的早期干预处理,要严格的防止患者出现感染情况,并且为患者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打好坚实基础提供保障,以便于促进患者建议路上级医院进行规范性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早期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肠癌采用开放根治术和腹腔镜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0例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开放根治术治疗,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腹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开放根治术 直肠癌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96例开放性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患者入院之初实施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开放性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实施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通过奇偶法将80例手术患者分配到两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实施无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VAS(疼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分别为2.01±0.91分(观察组)、3.82±0.87分(对照组),可见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要低于对照组,而且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50%(观察组)、27.50%(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有助于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术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无痛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护理安全性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外科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根据实施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细节组,每组5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细节组实施手术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安全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细节组护理安全质量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护理中实施手术细节护理,可改善手术护理安全质量,提高护理安全性与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 护理安全性
  • 简介:摘要手术是实施手术治疗和抢救的场所,医护人员需要较高的技术,而由于需要救治的患者多,工作量大,工作内容具有复杂性,医护人员不仅需要需要面对较大的工作压力,还需要承担较大的工作风险。为确保手术护理安全,本文对手术细节护理在手术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安全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