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主要探讨接受延续护理项目患者和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患者之间,发展并实施适用于脑血管病患者的延续护理项目。方法对在院的脑血管病患者出院前3天内给予心理社会、生理、健康行为相关行为问题的护理评估,启动家居康复训练和个案管理等,在出院后给予居家延续护理服务3个月,随访12周,给予监测和评价。结果介入干预前、完成3个月介入干预后、随访12周出组时,通过调查问卷、临床指标测试,进行个案效果的持续评价和实践效果的评价。各项指标有所提高。结论方案实施获得成效,改善病人的自我效能、活动耐力、生活质量,减少复住院,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60例肠梗阻患者的护理进行实践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肠梗阻患者共60例,对患者进行持续胃肠减压护理、禁食和口腔护理、对水和电解质进行记录、运动护理和心理护理,并配合营养的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来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48h内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静脉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对保守治疗10-58h后,均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缓解,术后9-15d痊愈出院。结论对肠梗阻患者的全面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效果,能促进患者痊愈。

  • 标签: 肠梗阻 护理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型敷料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新型敷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门诊收入的64例不同程度外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4例患者均采用新型敷料进行恢复治疗,观察患者经治疗后的一般情况。结果本组64例患者经伤口护理联合新型敷料的应用,最终Ⅰ期愈合者63例,Ⅱ期愈合者1例。结论新型敷料应用于伤口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后期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新型敷料 伤口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20例,现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用传统的接生方法并进行产时护理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建立孕妇个人档案、强化产前教育及培训、严格产前监控及管理、产程中指导产妇运用拉梅兹分娩放松法、配合针灸止痛等措施。结果试验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阴道分娩中转剖腹产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加速分娩进程,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腹产率。

  • 标签: 分娩 护理干预 拉梅兹分娩放松法 针灸止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妇科病房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为妇科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7年1-8月收治住院110例患者为例,随机分为接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工作的观察组,各55例。对比两组妇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组间护理总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SAS、SDS情绪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在夯实基础护理的基础上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具有科室推行价值。

  • 标签: 妇科工作 病房护理 负性情绪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通过实施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使护理人员的福利工资与工作完成质量挂钩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护理团队注入活力。方法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对护理人员照顾患者的难度,患者数量,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研究等内容进行细化和量化,根据不同的项目设置不同分数。结果通过绩效考核,将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和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参与护理知识培训和护理工作、护理研究相结合,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积极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好地促进优质服务的发展。结论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激发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维护护理安全,稳定护理队伍,改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同理心”基本理论的介绍,分析了其在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意见。方法在医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全面践行“同理心”原则,实施设身处地、倾听及准确表达的同理心反应策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临床实践中引导护生应用同理心进行护患沟通。结果同理心有助于促进护生与患者间的理解与支持,最终提高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结论培养护生的同理心,关乎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与成长。

  • 标签: 同理心 护理教学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于2016年7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理想,选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后1个月的10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前1个月的100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开展前后投诉率、满意率、挂号等候时间、相关检查等候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挂号时间和相关检查等待时间更短,投诉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可取得显著成效,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率,还能缩短患者挂号和检查等候时间,可在门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妇科病房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妇科病房收治12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n=60)和干预组(n=60),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基础护理、健康宣教的评分分别为(95.37±3.70)分、(93.15±3.38)分、(92.07±3.55)分、(93.44±3.82)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4.37±3.66)分,常规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85.68±3.74)分,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t=12.8633P=0.0000)。结论优质护理在妇科病房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妇科病房 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安全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安全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年度患者跌倒、压疮等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压疮发生率分别为0、0.8%,对照组分别为2.8%,4.0%,相比较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通过调查,观察组患者安全护理知识掌握合格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2.8%(P<0.05)。结论在老年住院患者治疗中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减少跌倒、压疮等发生,确保患者安全,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老年患者 住院治疗 安全问题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形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加强手术室科学管理,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手术室长期进行手术患者满意度及手术医师满意度的调查,观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手术患者和手术医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手术室护士满意度。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手术医师满意度大幅提高,同时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在手术室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同时也提高了手术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为手术医师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手术配合,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医师对手术护士配合的满意度,提高了手术护士的理论及操作,也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护理纠纷的产生。术后访视对患者的一些注意事项的交代可以促进其术后康复,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可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 标签: 优质护理 手术室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体检过程中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研究对象52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体检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护理的满意度、体检总时间、差错事物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6.2%,高于对照组的80.8%(P<0.05);体检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错事物性事件仅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4例(P<0.05)。结论健康体检过程中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减少差错和失误性事件的发生,缩短体检总时间,使体检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以提升。

  • 标签: 健康体检 人性化护理服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护理干预用于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实践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以及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8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0,P<0.05)。结论介入护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患者焦虑、抑郁改善好,并发症低,值得广泛在护理中应用。

  • 标签: 介入护理干预 脑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患者60例,依照入院时间分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满意度、干预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分)、自我效能感(HSE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H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3.33%(28/30)高于对照组70.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其肢体功能,增强自我效能感,提升护理效果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神经外科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病人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为所有患者开展常规治疗,并辅助不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模式护理后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心衰病人治疗之中,可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慢性心衰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7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均呈现出不同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策,能对患者焦虑情绪进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手术室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36例),对两组患儿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评分(19.11±1.21)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17.38±1.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评分(28.21±2.21)分和焦虑自评量评分(25.01±1.84)分(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进行护理工作之后,患者的疾病有了较大的改善,焦虑抑郁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患者,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降低护患纠纷有着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门诊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心得及体会。方法随机将40例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均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切口一期愈合率、切口感染率、血肿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远期疤痕形成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切口一期愈合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切口感染率、血肿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纤维瘤手术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处理,可提高切口一期愈合率与护理满意率,并降低切口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值得借鉴。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手术治疗 整体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家庭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以5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延续性组,分别给予普通护理、普通护理+家庭延续性护理。以护理后患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治疗依从性和心功能改善率为观察指标,并检验组间差异。结果护理后延续性组用药注意事项、生活起居和并发症预防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组(P<0.05),且前者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心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实施家庭延续性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改善其健康知识情况,还可提升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功能。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心衰 家庭延续性护理服务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肠癌患者中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104例接受手术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常规手术室护理)与研究组(52例,常规手术室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不同组别心理状态、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前,不同组别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耐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中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可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提升手术耐受性、缩短住院时间与切口愈合时间。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室 优质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