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3 个结果
  • 简介:外科病理学的诞生[1]病理学(pathology)是源于希腊字根pathos和logos,意为疾病的研究(thestudyofdisease),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改变以及相关器官功能变化的一门学科.病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起自于18世纪中叶.

  • 标签: 病理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心电监护患者舒适度和对病号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科进行心电监护的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穿着普通病号,观察者穿着改进后病号,即在普通病号的左右袖距离肩下约5cm处开口,各裁剪一长约20cm的开口,再裁剪一块长约20cm,宽3cm的长方形布条,以活动布盖式固定在开口处;左右胸前离肩袖5cm处向下各裁剪一约20cm的开口,再裁剪一块长约20cm,宽3cm的长方形布条,以活动布盖式固定在开口处;右侧口袋进行修改,将口袋最外侧边缝死,上边、下边和内侧边安装尼龙黏,在上边、下边中间各留一3cm的开口,衣服扣子全部改成尼龙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病号的满意度96.67%,对照组患者对病号的满意度是85.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电监护患者病号改进后,显著提高了患者对病号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电监护患者病号服 活动布块 设计及应用
  • 简介:摘要中药临床医学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其在化学药物研究、人体病毒、细菌抗药反应及其临床实践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药无用的说法不攻自破。当前我国中医药临床医学在药物研发、临床实践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就如何控制用药量、药剂反应特殊区分等问题上仍然有所缺陷。分析和研究中药临床药学发展现状有利于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何保证中药应用的高效安全已经成为中医药工作者所要解决的迫切难题。笔者浅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够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 标签: 中药 临床医学 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是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被认为是黄金组合;CT、MRI等其它检查则被认为是进一步补充的检查手段对缺乏特异性的病灶要进行微创活检来定性。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影像检查方法将成为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向。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影像学诊断 发展现状
  • 简介:临床免疫学检验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己成为一门医学领域的应用学科。临床免疫学检验涵盖了免疫学检测理论、技术、应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诊断及防治等。目前,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研究生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 标签: 临床免疫学检验 发展 现状 地位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养生的重视需求程度也不断提高,所以中医养生保健也不断发展进步。中医养身保健能够提升人的身体素养,保证人的身体健康,但是在中医养身保健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不仅影响中医养生保健效果,严重时甚至会损害应用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这就需要根据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其实际社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不断完善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

  • 标签: 中医养身保健 发展现状 保健效果
  • 简介: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urcells,CTCs)是指由原发或转移肿瘤病灶主动或被动脱落,并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外周血中CTCs的数量很少,采用目前的检测方法每毫升血液可检测到1个到数百个不等的CTCs。很多研究表明,监测CTCs的变化有助于评估肿瘤复发及转移风险、观察治疗效果、判断患者预后,辅助评估患者的临床分期、分级。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检测 技术 现状
  • 简介:制动液为无色、无臭、具有甜味的粘性液体,主要成分为乙二醇。乙二醇在毒理上属于低毒性化合物,人一次口服致死量约为1.4ml/kg,即总量约80ml。乙二醇主要作用的靶器官为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其在消化道的吸收迅速而完全,在肝脏经酶的作用下代谢为草酸,草酸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致低血钙,同时草酸钙结晶易堵塞肾小管而易致肾功能损害。我院ICU病房近期收治1例误制动液致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病因学/护理 人类
  • 简介:放疗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放射性皮炎是放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放射野皮肤照射5Gy即可出现红斑,20~40Gy就可形成上皮脱落及皮肤溃疡[1]。预防放射性皮炎有利于放疗的连续进行。我科使用医用射线防护喷剂(苏州东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和减轻放射性皮炎的损伤,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记录,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鼻咽肿瘤/并发症 放射性皮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尘螨变应性鼻炎使用舌下含粉尘螨滴剂治疗的门诊有效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对长沙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收治44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后进行分析。结果经过门诊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使84.1%的患者较治疗前症状明显好转,发作频率较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舌下含粉尘螨滴剂辅以门诊优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门诊工作中借鉴和应用。

  • 标签: 尘螨变应性鼻炎 门诊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酸钙在预防机采成分血反应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自愿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前未给予献血者口服葡萄糖酸钙,观察组在采前给予口服葡萄糖酸钙进行预防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采血小板后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27.5%(11/4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葡萄糖酸钙对于机采血小板后出现的枸橼酸钠反应具有预防作用,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囗服葡萄糖酸钙 机采血小板 枸橼酸钠反应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平产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96例,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8月之间,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米索前列醇以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产后2h以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均明显比对照组产妇的少,同时观察组产妇出现不良反应的为3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产妇为8例,发生率为16.67%,(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平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有效的降低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且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较高,起效快,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平产产后出血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烧伤和烫伤是两种常见的小儿外伤类型,是突发性的灾害性损伤,与小儿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儿的皮下脂肪相对较少,皮肤嫩,接触各类热源之后通常会造成烧伤,且创面一般较深,严重时对小儿的身心发展带来恶劣的影响,如何降低小儿的烫伤和烧伤率,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分析了小儿烧伤烫伤的原因,并对具体的防护措施进行介绍,为降低小儿烧伤发生率,减少损害程度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烧伤 烫伤 身心发展 理论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方法采用单双数球抽签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就职的42名工作人员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干预,21名)与观察组(应用针对性防护措施干预,21名),分别对两组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发生率与满意度进行详细比较并观察。结果观察组的职业危害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47.6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66.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污染物的回收点,若在操作过程中发生不当则可会接触一些职业危害,因此医院需对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职业危害予以重视,不断的强化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实习前进行感染防护健康教育,探究其在职业中感染防护的意识和影响。方法分别在2014级的专科护生专业中,选择了接受过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398名学生,在2013级的专科护生专业中,选择了没有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的398名学生,将这些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当这些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她们进行调查。结果接受过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教育的学生不管是在防护行为方面,还是在知识内容的了解方面都显著好于未接受过教育的学生。结论在护生前往实习之前,对她们进行职业感染防护健康方面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使护生在工作中拥有感染防护的意识和行为,从而减少感染疾病。

  • 标签: 护生 职业感染防护 健康教育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源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静脉炎是由于选择穿刺部位不当,因下肢及远端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反复多次穿刺静脉损伤血管管壁和内膜,静脉壁受损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反复、快速,大量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导致血液流动及血浆渗透压改变引起静脉炎。因感染、穿刺点消毒不严格,操作护理不当引起的静脉炎等原因。根据原因提出相关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静脉炎 护理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的日常工作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及具体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本血站的10名成份制备人员进行本次研究,对其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科学的防护措施。结果在所有10名成份制备人员当中,出现的职业暴露问题主要包括皮肤黏膜污染、针刺伤及不良热合反应等,所有制备人员在接受科学的防护措施干预后职业暴露问题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在血站成份制备人员当中,职业暴露的类型较多,制备人员需要接受有效、科学的防护,才能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 标签: 血站 职业暴露 防护 成份制备 人员
  • 简介:摘要通过对感染科护士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因素的分析,从护士工作的环境因素、面对工作的心理因素和服务对象的疾病特点逐一剖析。再针对以上三方面的特点从各个方面阐述自我防护措施或应注意的事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实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防护能力,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方法我们自己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并对600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和防护措施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知识掌握率最高,为58.3%,标准预防知识掌握率最低,为31.7%。防护措施的正确实施率为破安瓿为0,二是在血液中佩戴防护镜,体液飞溅,占1.7%。双手分七步洗手,占9.7%,脱下手套后及时洗手,占12%。影响医务人员实施防护措施的主要因素是职业感染知识的知识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防护设施不足,监督机制不完善。结论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人身保护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保护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素质,促进职业感染保护的实现。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感染 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