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耳炎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对74例中耳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7例患者,两组均使用了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氯霉素耳液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有1例轻度疼痛病例,1例耳部瘙痒病例,1例耳部刺痛,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10%;对照组有2例轻度疼痛病例,2例耳部瘙痒,3例耳部刺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8.9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4.9942,P=0.0254)。结论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治疗中耳炎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临床疗效 氯霉素滴耳液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外科手术的规范化,如何规范使用麻醉药品保证医疗健康发展的关键工作,特别是对于许多大型医院而言,由于手术量大,麻醉药使用量较大,再加上麻醉药品的种类繁多,麻醉药品的管理工作也更显重要,本文针对麻醉护士在药品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加强麻醉药品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介绍,供相关的医务人员参考。

  • 标签: 麻醉护士 药品管理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耳炎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对74例中耳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7例患者,两组均使用了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氯霉素耳液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有1例轻度疼痛病例,1例耳部瘙痒病例,1例耳部刺痛,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是8.10%;对照组有2例轻度疼痛病例,2例耳部瘙痒,3例耳部刺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8.9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4.9942,P=0.0254)。结论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治疗中耳炎的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临床疗效 氯霉素滴耳液
  • 简介:摘要右美托咪定属于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高选择性、良好的镇静镇痛等特点。在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下,右美托咪定从1999年开始应用在重症监护病房成人的镇痛和镇静中,近年来,右美托咪定在小儿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右美托咪定鼻对小儿临床麻醉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小儿 临床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实验旨在探讨在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过程中,使用氧氟沙星耳液作为辅助药物,观察该药物在治疗此疾病时的疗效。方法此次实验选取2018年1月-6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共60例,按照入院治疗顺序随机进行分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患者。治疗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一般的耳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用氟氧沙星作为治疗药物,随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病原菌清除率、听力改善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听力改善程度都有所好转,但是实验组的改善较为明显(P<0.05),实验组的病菌清除率也明显的好于对照组(实验组93.33%,对照组76.67%),治疗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起效时间也快于对照组(实验组3.2±1.2d,对照组6.1±1.2d),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基本相近,无明显差距。结论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时,改变以往传统的治疗药物,将氧氟沙星作为治疗药物,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提高病菌清除率,提高药物的起效时间,并且也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氧氟沙星滴耳液 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在中耳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4年12月至2017年2月本科接诊的72例中耳炎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投掷子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甲组36例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治疗方案,乙组36例采取氯霉素耳液治疗方案。观察两组药物应用的安全性,并对各组的临床疗效作出比较。结果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比乙组的22.22%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22%,比乙组的86.11%显著升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盐酸左氧氟沙星耳液作为中耳炎病患的一种首选治疗药物,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用药的效果与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中耳炎 安全性 盐酸左氧氟沙星 疗效
  • 简介:摘要背景右美托咪定鼻镇静应用于小儿无创的检查已经在很多医疗机构安全的开展,但是使用右美托咪啶鼻镇静的患儿复苏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没有文章对不同的复苏状态的患儿,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进行对比。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不同复苏状态右美托咪定鼻镇静的患儿,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的比较。方法本文是回顾性对照研究,收入了年龄在3月-5岁,行无创性操作检查的患儿345例,完成检查后,在复苏室ALDRETE评分>8分,然后根据苏醒时的状态分为两组,第一组轻声呼唤或拍肩部能够一次唤醒,并且能够持续睁眼超过10分钟以上;第二组轻声呼唤或轻拍肩部不能一次唤醒,需要重复呼唤或轻拍肩部才能够持续睁眼超过10分钟以上;记录患儿的体重、性别、年龄,右美托咪定的用量,诱导时间,检查时间,复苏时间;在整个镇静过程中对HR<60次/分,血氧饱和度<90%,呕吐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并且在第二天,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儿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和有无异常的行为或表现。结果共有345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第一组有158例患儿完成随访,第二组有152例患儿完成随访;两组患儿在体重、性别、年龄,右美托咪定用量、起效时间和检查时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第一组的复苏时间比第二组的复苏时间短(分别是9.6±8.4比18.9±11.2分,P<0.05);离室后的再次入睡时间第一组比第二组短(分别是1.17±1.26比1.65±1.17小时,P<0.05);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2小时的比率,第一组比第二组低(分别是32.9%比47.4%,P<0.05);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2小时在所有病例的比率是40%。在两组患儿中,无一例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鼻镇静的患儿,在复苏过程中,容易清醒的一组患儿比不容易清醒的一组患儿,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更短;离室后,有40%的患儿再次入睡时间超过2小时,但是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这种再次入睡是安全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泌尿外科收治的9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9例,均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构建临床护理路径并按照路径表实施临床护理,对比两组相关预后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肾结石中构建和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是提升康复质量及满意度的关键。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碎石 肾结石 临床护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