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蒿酯配伍阿奇霉素治疗疟疾的疗效,并分析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疟疾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用双氢青蒿素哌喹疗法治疗恶性疟,用标准氯伯治疗日间虐,实验组患者青蒿酯配伍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论实验组患者退热时间、疟原虫转阴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7d的痊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28d复查疗效,实验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青蒿酯配伍阿奇霉素治疗疟疾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青蒿琥酯 阿奇霉素 疟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丙戊酸钠与左拉西坦治疗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左拉西坦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值得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癫痫
  • 简介: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长期血透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以达到进一步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方法:收集2003年5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者共99例,调查其血透史及输血史,检查其血清HBV标志物(HBV-M)和HCV抗体(抗-HCV)情况,并与患者初始血透治疗前该指标比较,分析血透中HBV、HCV感染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①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Bs阳性51例,HBV-M全阴性者48例;2003年5月51例抗-HBs阳性者仍保持不变,但48例HBV-M全阴性者中13例各HBV相关抗体出现,占27.1%,其余35例HBV-M仍为全阴性;13例出现HBV抗体的患者接受血透治疗平均为3.5年,9例有输血史,与35例仍为HBV-M全阴性者相比无显著差异.②初始血透治疗前99例患者中抗-HCV阳性2例,抗-HCV阴性者97例;2003年5月上述患者中新增抗-HCV阳性51例,新增感染者与未感染者相比,血透治疗的时间显著较长(P<0.01),有输血史的患者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与普通人群相比血透患者感染HBV的危险性相当大;血透患者中存在着较高的HCV感染率,可能与HCV有较大的变异性导致对传染源的诊断遗漏以及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有关.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丙型肝炎 病毒感染 原因分析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均为36例,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常规组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未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未增加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整体效果较为理想,推广性较好。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脑卒中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癫痫治疗中丙戊酸钠、左拉西坦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6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左拉西坦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0.91%(30/33)与对照组84.85%(2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9.09%(3/33)与对照组12.12%(4/33),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癫痫患儿治疗中,左拉西坦、丙戊酸钠应用下均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癫痫 左乙拉西坦 丙戊酸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7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左拉西坦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同时有效控制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脑卒中后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唑栓治疗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老年念球菌阴道炎患者120例,将其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各有6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酮康唑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酮康唑联合克唑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33%,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6.67%,P<0.05。结论对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酮康唑联合克唑栓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酮康唑 克霉唑栓 念球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左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1月16日至2017年5月20日我院64例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64例患儿分为实验组(32例,应用左拉西坦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丙戊酸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癫痫发作频率、认知功能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半年后癫痫发作频率(1.74±0.56)次/个月相比对照组(2.98±0.72)次/个月明显更少,P<0.05,且治疗半年后认知功能评分(28.74±1.23)分相比对照组(25.45±2.65)分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0.63%)相比对照组(62.50%)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和对照组(21.8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拉西坦治疗儿童癫痫具有较佳的效果,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次数。

  • 标签: 左乙拉西坦 儿童 癫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实施治疗和应用左拉西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总共60例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随机划分为应用丙戊酸钠实施治疗的观察组和应用左拉西坦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7%。由此可知,观察组患儿应用丙戊酸钠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略优于应用左拉西坦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癫痫应用丙戊酸钠和左拉西坦实施治疗,均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癫痫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特征。方法选择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CTA)50份,作为CT扫描数据,了解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状窦后入路开颅价值。结果AC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4.9-54.9mm,平均(45.2±3.8)mm,95%CI经测定为43.4-45.9mm;AB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3.8-54.7mm,平均(44.3±4.7)mm,95%CI经测定为43.3-45.2mm;BC长度范围为2.7-14.7mm,平均(6.2±2.0)mm,95%CI经测定为5.7-6.6mm。对安全跟离测量,即AC与颈静脉孔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1.2-12.9mm,平均(5.4±2.0)mm,95%CI经测定为4.9-5.7mm。结论在行状窦后入路开颅时,应用颅骨表面标志与CT重建联合定位,具较高准确性,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颅骨表面标志 CT重建 乙状窦后入路开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使用克唑阴道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6例妊娠期合并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分成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于克唑阴道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乳酸菌素胶囊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人身情况以及真菌清除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0%;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以及妊娠情况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念珠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克唑阴道片对真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对念珠菌的清除作用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妊娠 真菌性阴道炎 克霉唑阴道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接受长程血透治疗的维持性血透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进行调查以使得血透患者感染HBV、HCV和HIV的感染率进一步降低。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7年1月底我院收治的426例接受半年以上的维持性血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经过半年调查一次患者HBV-M、抗HCV和抗HIV情况;从2012年1月开始,把抗HCV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和HBsAg阳性患者进行严格分区分机透析。将各患者的HBV-M、抗HCV和抗HIV三种抗体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区分机前后的两组患者感染HBV和HCV的情况同时做对比。结果2012年初到2017年初维持性血透患者HBeAg抗原阳转率为0;后两年比前三年的抗HCV阳转率有大幅度下降(P<0.001);426例患者均未发生抗HIV阳性;未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比感染HBV或HCV的血透患者的肝功能异常率低(P<0.001)。结论促素广泛应用之后减少输血,血透患者的HBV和HCV感染率明显降低,进一步对分区分机的两类HBV和HCV感染患者进行隔离血透治疗,发现血透患者感染HBV和HCV的风险大幅度降低。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血透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克唑栓局部应用联合氟康唑口服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100例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氟康唑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克唑栓联合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症状积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症状积分相比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积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克唑栓局部应用联合氟康唑口服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克霉唑栓 氟康唑 念珠菌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而心电信号(ECG)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依据。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电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也不断地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心电信号分析系统中,影响心电自动分析结果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电信号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如随机噪声、基线漂移、肌电干扰以及工频干扰等。由于这些干扰与心电信号混叠,引起心电信号畸变,使整个心电信号波形模糊不清,并对心电各波段的正确识别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影响诊断结果。为了给医生提供清晰的心电图形,以提高分析和诊断的精确性,首先要对心电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使心电数据曲线平滑、特征点突出。因此,选择合适的滤波方法对心电信号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电信号预处理 心电信号分析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在哮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方法本文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哮喘治疗的患者84例按照其入院时间和顺序的不同的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的4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加用呼吸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上均存在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哮喘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呼吸护理在常规护理服务基础上的运用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提高了护理和治疗的效果,为患者的更好治疗和康复提供了基础,值得予以的临床推广。

  • 标签: 哮喘 呼吸护理 常规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应用制霉菌素和克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出本院妇产科的84例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不同用药方案将其纳入制霉菌素组和克唑组各42例,分别给予制霉菌素和克唑(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克唑组的总有效率(97.6%)高于制霉菌素组(85.7%),差异显著(P<0.05);克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2.4%、4.8%)均低于制霉菌素组(7.1%、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应用和克唑治疗的效果优于应用制霉菌素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妊娠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 制霉菌素 克霉唑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用克唑阴道片治疗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招募128名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的孕妇进行实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制霉菌素片治疗,实验组采用克唑阴道片治疗。结果采用克唑阴道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复发率高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真菌性阴道炎的孕妇,通过克唑阴道片治疗,安全有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克霉唑阴道片 妊娠期 真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包括教育性干预、认知行为干预、行为疗法;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22%,大于对照组的76.60%,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的评分与护理前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水平(P<0.05)。结论术后的心理护理对乳腺肿瘤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促进术后化疗、巩固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新诊癫痫患者采用奥卡西平与左拉西坦分别治疗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02例新诊癫痫患者,通过采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A组和B组,其中B组为51例,采用奥卡西平治疗,A组为51例,予以左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脂、骨代谢变化实情。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研究,A组总有效率为(92.16%),B组总有效率为(86.27%),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同时A组与B组在治疗前,其血脂与骨代谢水平变化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骨代谢各临床指标变化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新诊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奥卡西平与左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均十分理想,同时两种药物对患者血脂以及骨代谢的影响均相似。

  • 标签: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新诊癫痫 疗效 血脂 骨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60例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情况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37.6士0.5)d,明显短于对照组(52.3士1.2)d;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宫外孕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宫外孕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