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采用“揭盖式”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1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经术后随访1-7a,手术优良率为81.8%。结论:“揭盖式”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疗效满意。

  • 标签: 骨化 异位性/外科学 黄韧带 胸椎/外科学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对胸椎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胸椎骨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胸椎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术后两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废用性肌萎缩、便秘等胸椎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胸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胸椎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对胸椎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胸椎骨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胸椎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观察术后两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疼痛程度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废用性肌萎缩、便秘等胸椎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胸椎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康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胸椎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行内镜治疗胸椎间盘突出患者 8例,男性 5例,女性 3例;年龄 44~71岁,平均( 52.5±7.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 1周、术后 3、 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间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以及术后 3个月生活质量评估以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 80-120分钟,平均( 95±8) min,术中出血量 5-45ml,平均( 15±5) ml。术后 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 6-12个月,平均( 9.0±1.4)个月,术后 3个月生活质量较术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脊柱内窥镜技术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运。

  • 标签: 内镜手术 胸椎间盘突出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35例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的对照组和35例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满意度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34例,修复成功率为97.14%;对照组修复成功28例,修复成功率为80.00%;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评分(95.39±2.74)分高于对照组的(75.67±3.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满意度更佳,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84颗)口腔修复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8例(42颗)和对照组38例(42颗),对照组患者采用铸造金属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62.13±16.72)min,短于对照组的(104.50±25.64)min,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7.37%,高于对照组68.42%,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的26.32%,治疗满意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口腔修复患者,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修复效果良好,可提高修复成功率,缩短修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和认可,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口腔修复患者当中,预成纤维桩或者可塑纤维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一整年收治的74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为对象,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均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分别给予铸造金属桩修复与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修复,对比双方修复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修复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双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口腔修复材料选择中,选择预成纤维桩或者可塑纤维桩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口腔 预成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修复 可塑纤维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6月~2017月9月我院经口腔修复的患者1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取预成纤维桩材料治疗,B组采取可塑纤维桩材料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总体满意度、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结果A组修复有效率为91.51%,显著高于B组(78.95%);A组的总体满意度为92.86%,显著高于B组(81.43%);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0.00%,显著低于B组(22.86%);A组单颗纤维桩修复时间平均为(72.49±16.82)min,明显低于B组(98.25±21.37)min(P<0.05)。结论应用预成纤维桩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对比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型胸椎骨折采用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C型胸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短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采用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对照组优良率是85.0%,研究组是9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的后凸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C型胸椎骨折采用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治疗的疗效满意,可明显减小伤椎后凸角,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C型胸椎骨折 长节段后路内固定系统 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INB和TPVB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们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胸腔镜手术病人80例,分为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他们都用静吸复合全麻胸腔镜手术。其中试验组病人在诱导之前用胸椎旁阻滞,对照组病人在诱导之前用肋间神经阻滞。两组病人治疗时间都为五天。对比这两组病人成功的人数以及症状反应。结果经过统计试验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VAS评分高于试验组,试验组病人的病情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胸腔镜手术TPVB比INB麻醉作用强。

  • 标签: INB TPVB 胸腔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其免疫表现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进行immunocytochemistry以及光镜测定,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结果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判定,其中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1岁,中位年龄50.2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主要在人体的13个部位中发生。通过光镜检查可见特征改变现象,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细胞稀少区交相分布,8例患者确诊为恶性。结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主要为良性病症,其中生物学行为和肿瘤病理形态之间并不具有绝对相关性,所以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临床病理 鉴别分析
  • 简介:摘要肺间质纤维化(PF)是以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进行性损害、大量肺间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聚集为特征,最终导致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临床疾病。迄今,对肺纤维化尚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较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

  • 标签: 肺间质纤维化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多节段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应用经关节突入路减压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35例多节段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予以经关节突入路减压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腰椎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在诱发电位监护下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3.38±1.01)h,术中平均出血量(1858.33±556.32)mL。术后末次随访观察组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35例出现1例脑积液渗漏和1例气胸,发生率为5.71%,未有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和内固定物断裂。结论经关节突入路减压固定手术治疗多节段黄韧带骨化型胸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获得较好的腰椎功能恢复效果,且并发症少。

  • 标签: 黄韧带骨化 胸椎管狭窄症 减压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乳腺癌手术病人的麻醉效果及炎性反应,并对其做调查研究。方法以我院本次研究所收纳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为36例。针对对照组乳腺癌病人,手术时,我院采取全身麻醉;而针对于试验组乳腺癌病人,手术时我院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调查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患者麻醉效果及手术后身体炎性反应。以此作为乳腺癌病人在手术时的哪种麻醉方式更为有利。结果通过对72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且给予病人不同的麻醉方式,结果显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于乳腺癌患者的麻醉效果更好,有利于病人的手术及治疗;而试验组乳腺癌病人身体炎性反应较只通过全身麻醉的患者疗效更好,炎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乳腺癌病人,且相关指标具体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本次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的方式对乳腺癌病人进行全身麻醉,效果更为显著,且患者炎性反应基本没有出现或更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 标签: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乳腺癌手术 麻醉效果 炎性反应
  • 简介:摘要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是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被认为是黄金组合;CT、MRI等其它检查则被认为是进一步补充的检查手段对缺乏特异性的病灶要进行微创活检来定性。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影像检查方法将成为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向。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影像学诊断 发展现状
  • 简介:1病历摘要女,年龄49岁。右眼瞳孔区白色物遮盖,视物模糊不清2a,来院就诊。临床诊断:右眼白内障。眼科检查:V0s数指/50cm,光定位,辨色力正常,角膜清,前房适中,瞳孔直径0.3cm,光反射灵敏,晶状体呈白色混浊,眼底未窥见。超声所见:右眼晶状体内可见数枚强回声光斑,呈“彗星”征,其中较大直径约0.5cm。右眼玻璃体内为无回声区,眼底光带光滑,视神经为类V型的低回声区,球后可见呈低回声区。超声提示:右眼晶状体纤维钙化。后行右眼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术中见晶状体呈乳白色混浊,与虹膜轻度粘连,核硬扩大切口挽出晶状体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液化并少量溢出,娩出的晶状体核坚硬,直径0.5cm,厚0.3cm,前面较平坦,后面较隆起,无晶状体皮质。镜下见晶状体纤维增生钙化。

  • 标签: 眼疾病/超声检查 晶体/超声检查 钙质沉着症/超声检查 | 人类
  • 简介:囊性纤维化(cysticfibrosis,CF)是白种人常见的致命性遗传病,新生儿发病率为1/2500~1/3500,近年成人CF患病率正逐渐上升.随着CF诊断技术的改进和治疗水平的提高,CF患者的生存率已明显提高.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CF 消化系统 常见 治疗水平 遗传病
  • 简介:病例:患者,女性,39岁,发现左足跟部皮肤增厚、粗糙半年,偶尔瘙痒,遂入院就诊。患者否认有局部外伤、肿瘤或慢性病史。皮肤专科检查显示,患者左足跟部皮肤见一处粗糙稍隆起区域,范围约1.1cm×0.5cm,色发白,无明显肿胀、压痛或皮温升高。应患者要求,将病灶完整切除并送活检。

  • 标签: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 诊断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采用预成纤维桩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130例需口腔修复患者。参照组对患者实施可塑纤维桩治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预成纤维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活动义齿修复、全口义齿、半口义齿、固定义齿修复、无咬合接触、有咬合接触、额下颌关节、赝复体、咬合抬高的修复成功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的弹性、强度理想,操作便捷,适应范围广,从而减少患者复诊次数,以及牙根折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基础上进行操作,预成纤维桩修复成功率更高。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临床分析,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显效32例,有效2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综合分析,早期确诊,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能够提高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特发性肺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