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医疗区(下文简称院)临床科室药品管理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方法全面分析院临床科室药品管理现存的问题,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临床科室药品管理,对比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后的管理质量。结果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后,院临床科室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抢救车药品、常用备用药品的达标率均明显高于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后,院临床科室药品的去向明确率与有效使用率均明显提升,且药患纠纷率明显减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院临床科室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强化管理,可明显提升药品达标率、去向明确率与有效使用率,且有助于降低药患纠纷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科室药品 管理 问题 PDCA循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缩短眼科住院患者院等待时间中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收治病患87例做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的5月~2016年的5月住院治疗的43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16年的6月~2017年的6月住院治疗的44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针对性护理,对比院等待时间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院等待平均时间明确短于对照组,且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眼科护理工作中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大幅缩短患者院等待时间,促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对医院整体更加满意。

  • 标签: 眼科住院患者 离院等待时间 品管圈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泌尿感染的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未开展泌尿感染针对性护理期间收治的55例老年泌尿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开展泌尿感染针对性护理期间收治的55例老年泌尿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情给予针对性泌尿感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泌尿感染治愈率为65.5%,对照组泌尿感染治愈率为36.4%,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老年泌尿感染患者除了加强药物治疗外,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十分重要。

  • 标签: 老年人 泌尿系感染 护理体会 治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阿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HAP)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先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亚胺培-西司他丁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1例、头晕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比阿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标签: 比阿培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 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常用的超声检测技术对患者泌尿结石进行诊断分析,探讨超声医学对泌尿结石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测的疑似泌尿结石患者180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追踪他们最终确诊情况,对检查结果符合率和检出结石的大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超声检查的180例疑似患者中,确诊例数174例,符合例数156例,符合率为86.7%。其中假阴性21例,多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位置较深。结论超声检查在临床上能够及时发现泌尿道结石,但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尤其是位置较深的结石患者,超声诊断不占优势,临床上可以联合其他检查手段来提高泌尿结石的检出率和准确判断结石位置。

  • 标签: 超声医学 泌尿结石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处于高尿酸状态的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度。方法通过追踪对比体检人群的血尿酸水平与新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0例连续3年体检高尿酸患者中新发泌尿系统结石有21例,发病率为7.0%。而对比组300例血尿酸正常患者新发泌尿系统结石9例,发病率为3.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高尿酸血症组中血尿酸≥500μmol/L有189人,新发结石15例,发病率7.9%,血尿酸≥420μmol/L且≤500μmol/L有111人,新发结石6例,发病率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泌尿系统结石关系密切,且尿酸水平越高患泌尿系统结石可能性越大。重视高尿酸血症对降低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泌尿系统结石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美罗培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北京丰台医院脑外科与呼吸科关于美罗培的使用数据,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采用药学干预。比较两组美罗培销售状况,及脑外科与呼吸内科对美罗培的使用频率。结果对照组美罗培的销售额为111931.75元,高于干预组(40751.6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脑外科、呼吸内科的没美罗培使用频率为49%,31%,明显低于对照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美罗培药物临床应用开展药学干预,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美罗培南 药学干预 临床应用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留置尿管护理对泌尿感染的影响及人文护理的重要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留置尿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对照组给予留置尿管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组则在护理人员对其及其家属指导自行使用喷雾杀菌剂与清洁清洗的护理方式之后,让其自行进行泌尿护理。对比2组患者泌尿感染情况;统计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3天后,治疗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5.0%(P<0.05);治疗组各项护理满意度为95%(38例)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例)(P<0.05)。结论2组患者留置尿管3天后,通过自行喷用喷雾杀菌剂和自行进行清洁护理,可显著降低泌尿感染率;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可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留置尿管 泌尿系感染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泌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元月-2017年12月我院送检的尿液标本分离出的272株阳性标本进行病原学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分离出的细菌阴性菌208株(76.47%),阳性菌64株(23.53%),未检出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136株(50%),奇异变形杆菌32株(11.76%);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10.29%),屎肠球菌18株(6.62%)。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他、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均较高,耐药率均在10%以下,而对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的耐药性均接近或超过5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但洛美沙星、环丙沙星耐药性高,均在50%以上。结论患者泌尿感染大肠埃希氏菌对加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抗生素敏感性较高,但存在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菌株;葡萄球菌中的耐药性菌株不少,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MRI在胆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7日~2017年9月8日期间经本院病理诊断确诊的胆结石患者,50例患者依次进行CT检查、MRI检查。将两种检查的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漏诊率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96.00%)和误诊率(4.00%)均与CT检查(诊断准确率--68.00%,漏诊率--32.00%)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胆结石的诊断中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胆系结石 CT MRI
  • 简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国际交流能力,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医学检验通过编辑合适的教材,开设铺垫课程与辅助课程,严格执行带教老师试讲制度等举措,对医学检验本科学生进行了长达一个学期的临床生物化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临床生物化学 双语教学 临床生物化学课程 医学检验系 国际交流能力 专业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结石术后泌尿感染与结石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肾结石患者术后结石复发的单因素和患者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单因素。结果我院医护人员跟踪随访患者至最后一年,有16例有泌尿系统感染,术前尿WBC<2+患者中有8例肾结石复发,术前尿WBC>3+患者中有3例肾结石复发。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成分、术前WBC均是影响肾结石复发的单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出院跟踪随访,尿常规WBC>3+有2例,尿常规WBC<2+有9例,未经抗感染治疗,随访其中10例患者,出现尿常规>3+。年龄、术前尿WBC、结石成分、术后泌尿感染均影响患者肾结石复发的单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肾结石患者术后泌尿感染和结石复发的原因有多种,需要做好术后的预防措施,降低术后肾结石患者泌尿感染和结石复发的发生率。

  • 标签: 肾结石术 泌尿系感染 结石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单硝酸异山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8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开展心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硝酸甘油,研究组43例患者同时,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6个月规范药物治疗后,研究组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2例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8例治疗有效,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0%(40/43);对照组43例患者中1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7%(33/43),组间资料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4.440,P=0.034)。用药后研究组患者心电图改善率为90.7%,较同期对照组更优(χ2=4.914,P=0.02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表现。结论单硝酸异山酯是临床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单硝酸异山离酯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背景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应用于小儿无创的检查已经在很多医疗机构安全的开展,但是使用右美托咪啶滴鼻镇静的患儿复苏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没有文章对不同的复苏状态的患儿,室后再次入睡时间进行对比。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不同复苏状态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患儿,室后再次入睡时间的比较。方法本文是回顾性对照研究,收入了年龄在3月-5岁,行无创性操作检查的患儿345例,完成检查后,在复苏室ALDRETE评分>8分,然后根据苏醒时的状态分为两组,第一组轻声呼唤或拍肩部能够一次唤醒,并且能够持续睁眼超过10分钟以上;第二组轻声呼唤或轻拍肩部不能一次唤醒,需要重复呼唤或轻拍肩部才能够持续睁眼超过10分钟以上;记录患儿的体重、性别、年龄,右美托咪定的用量,诱导时间,检查时间,复苏时间;在整个镇静过程中对HR<60次/分,血氧饱和度<90%,呕吐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并且在第二天,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儿室后再次入睡时间和有无异常的行为或表现。结果共有345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第一组有158例患儿完成随访,第二组有152例患儿完成随访;两组患儿在体重、性别、年龄,右美托咪定用量、起效时间和检查时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第一组的复苏时间比第二组的复苏时间短(分别是9.6±8.4比18.9±11.2分,P<0.05);室后的再次入睡时间第一组比第二组短(分别是1.17±1.26比1.65±1.17小时,P<0.05);室后再次入睡时间≥2小时的比率,第一组比第二组低(分别是32.9%比47.4%,P<0.05);室后再次入睡时间≥2小时在所有病例的比率是40%。在两组患儿中,无一例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患儿,在复苏过程中,容易清醒的一组患儿比不容易清醒的一组患儿,室后再次入睡时间更短;室后,有40%的患儿再次入睡时间超过2小时,但是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这种再次入睡是安全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不同计量比阿培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中选取69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35例,接受大剂量阿培治疗;B组34例,接受常规剂量阿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2.8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细菌清除率为85.71%;B组总有效率为58.8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细菌清除率为52.94%;A组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肺炎的治疗当中,采取大剂量阿培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且患者耐受性比较高,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比阿培南 重症肺炎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的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7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入选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术,对照组给予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的免疫球蛋白M(IgM)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4.3±44.2)min、(298.2±28.5)ml、(2.1±0.8)d、(2.2±1.1)d、(4.1±1.3)d、(8.9±2.8)d,对照组分别为(214.3±51.9)min、(423.6±32.9)ml、(3.8±1.4)d、(4.0±1.3)d、(7.4±2.9)d、(14.5±4.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IgM、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的IgM、CRP水平分别为(1.41±0.18)g/L、(20.78±13.45)mg/L,对照组分别为(0.85±0.09)g/L、(46.56±25.65)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术治疗硬化导致消化道出血,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腹腔镜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老年人急性髓白血病(AML)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选择老年AML患者31例,治疗组19例应用CAG方案,对照组12例应用DA、HA或MA方案。结果治疗组第一个疗程完全缓解(CR)率26.3%,有效率68.4%;第二疗程和第一疗程累计CR率为36.8%,有效率为89.4%。对照组第一疗程CR率为25.0%,有效率为66%。第二疗程和第一疗程累计CR率为33.3%,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第一疗程CR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髓恢复时间、所需浓缩红细胞及单采血小板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方案治疗难治性老年人AML较其他普通化疗方案疗效肯定,同时较普通化疗方案骨髓抑制时间短,输血量减少。

  • 标签: CAG方案 老年 急性 髓系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妊娠期泌尿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泌尿结石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62例患者均为妊娠期泌尿急腹症,其中输尿管结石26例,肾结石19例,膀胱结石13例,尿道结石4例;超声检查诊断为妊娠期泌尿急腹症者58例,其中输尿管结石24例,肾结石18例,膀胱结石12例,尿道结石4例;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3.55%。结论妊娠期泌尿急腹症患者应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且超声检查的操作简单,无放射性伤害,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 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对1例发育迟缓患儿及其家系进行基因检测,了解其基因突变的类型和遗传模式,以对其进行临床诊断。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基因筛查,结合临床表型资料,寻找候选基因致病位点,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致病位点验证。按照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CollegeofMedicalGeneticsandGenomics,ACMG)变异分类指南判断致病性。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先证者MECP2基因、PTPN11基因存在杂合错义变异,分别为第4号外显子c.398G〉A,p.Arg133His及第3号外显子c.188A〉G,p.Tyr63Cys。Sanger测序结果显示,MECP2基因变异遗传自母亲,导致Rett综合征;PTPN11基因变异遗传自父亲,导致努综合征(Noonansyndrome,NS)。这2个错义变异均为致病性变异,与先证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表型相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发现1例发育迟缓患儿存在2个不同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导致同患2种不同的遗传性综合征,提示遗传性疾病患者中可能同时存在2种或以上的疾病表型,需加以重视。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基因突变 遗传性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治疗中应用后腹腔镜断性肾盂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将我院收治的80例UPJ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以后腹腔镜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UPJO的治疗中应用后腹腔镜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微创、恢复快、预后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腹腔镜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