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7月期间行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4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随机等分为对照组(n=24)和试验组(n=24)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中治疗显效、有效例数分别为14、9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5.83%(23/24),对照组患者中治疗显效、有效例数分别为10、8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5.00%(18/2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评价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输尿管下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围期采取整体护理手段,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80 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 40 例,其中一组采用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 TUVP )进行治疗,为 TUVP 组;另外一组采用双极等离子剜除 (PKEP) 进行治疗,为 PKEP 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以及剩余尿均比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在前列腺增生症治疗中,双极等离子剜除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方法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可以对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中出血量进行一定的减少。

  • 标签: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技术治疗肾脏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1例肾肿瘤患者接受RFA治疗,其中3例为姑息治疗,随访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24.6个月,随访方式以超声造影为主,增强CT或MRI为辅。结果:以肿瘤灭活为目标的28例肿瘤中,27例(96.4%)得到成功治疗,其中22例1次RFA、4例2次RFA、1例3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的27例肾肿瘤中,2例(7.4%)出现局部复发。肿瘤大小是影响RFA成功的重要因素(P=0.017),肿瘤直径≤3.5cm可作为预测RFA成功的临界值(P=0.021),但肿瘤大小与是否出现局部复发并无明显关联(P=0.129)。此外,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位置与肿瘤是否能完全消融或是否出现局部复发无明显相关。11例(35.5%)患者在RFA后出现自限性并发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皮RFA能有效治疗直径≤3.5cm的肾肿瘤,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射频消融 肾脏肿瘤 疗效 并发症 复发率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和电子阴道在宫颈癌早期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早期病变患者49例,均行TV-CDU和电子阴道检查,分析单独应用TV-CDU、电子阴道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正确率,并比较两种方法对宫颈早期病变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单独应用TV-CDU、电子阴道及两者联合应用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的正确率分别为77.55%(38/49)、81.63%(40/49)和91.84%(45/49)。TV-CDU和电子阴道对宫颈癌早期病变诊断的吻合系数κ=-0.128。结论:联合应用TV-CDU与电子阴道诊断宫颈癌早期病变有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癌早期病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电子阴道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肺活检( TBLB )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51 例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患者,在无 X 线电视透视下行 TBLB ,对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1 例弥漫性肺疾病中有 16 例明确了病因学的诊断,确诊率达 31.4% ,疾病种类主要有肺结核 5 例( 31.3% ),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3 例( 18.8 % ),肺泡细胞癌 2 例( 12.5% ),转移性肺癌 2 例( 12.5% ),肺真菌病 1 例( 6.3% )结节病 1 例( 6.3% ),肺泡微石症 1 例( 6.3% ),闭塞型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1 例( 6.3% )。结合临床诊断病例共 28 例,诊断率达 54.9% ,结缔组织病肺受累 9 例, UIP10 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2 例,癌性淋巴管炎 2 例,炎性假瘤 l 例,未能明确诊断 7 例( 13.7% )。结论:纤维支气管肺活检对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的诊断是一种可靠、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特别是在弥漫性肺疾病诊断中除外结节病、肿瘤和某些特殊类型的感染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肺疾病,间质性
  • 简介:二尖瓣反流(mitralregurgitation,MR)是由于二尖瓣叶、瓣环、乳头肌、腱索等器质性或功能性改变所导致的二尖瓣前后叶吻合不良。目前认为,外科手术仍是二尖瓣反流的标准治疗方法。但由于部分患者高龄且合并其他疾病,导致外科手术风险较高,围期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因此,一种微创、高效、安全的导管装置MitraClip系统应运而生,成为这些患者的最佳选择。1主要技术原理MitraClip系统是新近研发的皮二尖瓣膜修复系统。

  • 标签: 二尖瓣修复术 导管装置 三维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反流 二维 食管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胆囊切除中得应用效果,观察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至7月在我院进行腹腔手术治疗的82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结果 FTS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输液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三个指标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快速康复 护理 外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患者在CT引导下穿刺到达卵圆孔。注入稀释对比剂观察其分布及弥散范围,注射2%利多卡因0.2ml行试验性治疗,后缓慢分次注入2%阿霉素液,每次0.1ml,共0.3-0.5ml。结果:所有患者均在CT引导下成功穿刺到达卵圆孔。术后即刻疼痛完全缓解率88.5%(23/26),6个月及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0.8%、73.1%。并发症少且较轻。结论:CT引导下皮穿刺卵圆孔阿霉素注射毁损治疗具有微创、经济方便、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效果佳及可重复性的优点,不失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一种有效的可行性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学 介人性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晚期妊娠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28例晚期妊娠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双肾、输尿管、膀胱的超声检查.结果:28例中,2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86%),另有4例通过其他检查方式确诊.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确诊大部分晚期妊娠输尿管结石,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之一.若超声不能确诊、又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的患者,应及时行MRU或输尿管检查.

  • 标签: 妊娠末期 输尿管结石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超声诊断的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输尿管走行与下腔静脉的关系。结果:超声所见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8例;其中7例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向中线移位,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约脐上2cm(L3水平),超声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可能。1例漏诊,2例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结论:扩张的输尿管向人体中线移位并向下腔静脉后方延伸,或突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应考虑本病,超声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在肺小结节(SPN)电视辅助胸腔手术(VA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6月170例患者191个SPN于VATS术前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并统计该技术的成功率、定位时间、并发症、VATS转开胸手术率、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SPN平均大小及其距脏层胸膜距离、病理学检查等。结果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100%,平均定位时间为(11±4)min;平均VATS楔形切除时间和肺叶切除时间分别为(16±2)min和(95±30)min;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77±2.1)d,平均治疗费用为(44469.02±12916.63)元;定位后无症状气胸发生率为10.0%,无症状出血发生率为35.9%,无症状气胸合并出血发生率为5.9%,7例(4.1%)患者由VATS转开胸手术,2例(1.2%)发生脱落;SPN平均大小为(13.5±6.4)mm,距脏层胸膜平均距离为(11.1±9.7)mm;恶性SPN占75.9%;磨玻璃密度影(GGO)的恶性率比实性结节大。结论CT引导下hook-wire术前定位降低了开胸手术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治疗经济负担,对不典型SPN具有巨大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 标签: 肺小结节 HOOK-WIRE 定位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超声(transabdominalultrasound,TAUS)、腔内超声(transcavitaryultrasound,TC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膀胱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57例,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TAUS和TCUS检查。比较TAUS、TCUS及两者联合使用对膀胱癌T分期的结果,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术前TAUS、TCUS对膀胱癌T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8.4%(39/57)、77.2%(44/57),kappa值分别为0.608(P〈0.001)、0.837(P〈0.001)。联合使用TAUS与TCUS评价膀胱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4.2%(48/57),kappa值为0.837(P〈0.001)。结论:TAUS联合TCUS在膀胱癌术前分期检查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膀胱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达到膀胱癌术前精确分期的目的,为膀胱癌精准局部切除、新辅助治疗提供了充分依据。

  • 标签: 膀胱癌 肿瘤分期 经腹部超声 经腔内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肝胆囊穿刺甲硝唑冲洗、敏感抗生素注入并保留治疗化脓性胆囊炎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在超声引导下肝胆囊穿刺抽脓、甲硝唑反复冲洗,最后注入并保留敏感抗生素,1次/2d,连续1~3次。另对30例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PTGCD)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作为对照组(只用甲硝唑冲洗)。结果:两组各30例均穿刺成功。治疗后两组腹痛24h内明显减轻、体温48h内降至正常、血白细胞一周降至正常范围、3~4周B超复查胆囊正常、单纯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胆囊收缩功能正常及并发症的例数分别为:治疗组28,29,30,19,10,1,26,0例;对照组23,22,23,10,18,3,20,8例,其中并发症8例中局部皮肤感染2例,引流管脱落4例,引流管堵塞1例,胆漏1例。两组病程分别为治疗组8.4±2.25d,对照组15.6±5.82d。统计学处理,除腹痛24h内明显减轻及3~4周B超复查胆囊萎缩两项指标外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胆囊穿刺甲硝唑冲洗、敏感抗生素注入并保留治疗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化脓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穿刺 冲洗 敏感抗生素保留
  • 简介: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是腕部最严重的一种损伤,占腕部损伤的3%~5%,若得不到早期治疗,将对腕关节功能造成较大影响[1],因此,有必要加深对此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1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舟骨月骨周围脱位患者27例,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20~54岁。

  • 标签: 舟骨 月骨 脱位 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EP)患者应用腹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 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排号分组法分为 观察组和对比组,各 30 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术后并发 症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以及再次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比组,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比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早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异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特点,以期为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急诊消化内诊治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基础。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5年 12月— 2016年 12月收治的行急诊消化内治疗的 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 3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39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观察比较 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8. 3±5. 1)分、 (48. 9±6. 2)分,护理后分别为 (24. 1±4. 9)分、 (25. 8±3. 1)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均有所下降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 SAS、 SDS评分分别为 (49. 6±4. 7)分、 (48. 5±6. 7)分,护理后分别为 (37. 8±5. 0)分、 (35. 3±6. 2)分,护理后 SAS和 SDS量表评分也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 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7. 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2. 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5. 13%vs. 12. 8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235)。结论对急诊消化内治疗的患者实施无缝隙对接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无缝隙对接护理 消化内镜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面CT仿真结肠(CTcolonography,CT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纤维肠与CTC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肠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例由于肠道内残留物较多而无法准确显示癌灶,余58例中CTC发现结肠癌47例,直肠癌11例,其中4例为多发肠癌。CTC在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外形方面与手术结果高度相关。结论:CTC可准确显示结直肠病变,有助于结直肠癌的准确诊断。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