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呼吸科共收冶6例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性怖隐球菌病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41-64岁.平均(50±9)岁。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原发性 免疫功能
  • 简介: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所致侵袭性念珠菌病持续性增多,现将我院4例病例报道如下.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73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胸闷、心悸、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以肺间质纤维化合并双肺感染收入院.入院当日体温37℃,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Velcro啰音,予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肺部感染.入院第2天患者呼吸衰竭加重,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入院第4天患者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及Velcro啰音,予深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 标签: 血流感染 近平滑念珠菌 非白念珠菌
  • 简介:目的探讨曲霉气管支气管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9月在青岛市立医院呼吸科收治4例曲霉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咯痰、喘息、发热及咯血。4例患者均有易感因素。CT表现为气管壁增厚狭窄、管腔阻塞或可无明显异常。支气管镜下表现为黏膜糜烂、坏死、气管狭窄,以及假膜阻塞气道等。均经抗曲霉治疗,2例气道狭窄者行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本组4例患者1例治愈,1例好转,2例死亡。结论曲霉气管支气管炎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支气管镜检查是重要诊断手段。早期诊断及正确抗曲霉药物治疗是改善预后关键。

  • 标签: 曲霉 支气管炎 支气管镜 诊断 治疗
  • 简介:随着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认识提高,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被越来越多临床医师采用,但在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领域经验治疗作用尚未明确,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准确性、降低过度治疗以及由此产生真菌耐药、医疗资源耗费及不良反应增加等关键。由于组织病理和培养技术灵敏度低、耗时长,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非培养技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并已被批准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受损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在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重症患者也受到广泛重视。

  • 标签: 真菌感染 非培养技术 重症患者
  • 简介:近年来新药研发费用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及早发现新药研发过程不利因素,合理评估药物研发前景对药物研发十分重要。其中药物引发心电图QT间期延长,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潜在危险性大,心电复极化延长可潜在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depointesventricularheartbeattachycardia,TdP)。TdP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之间一种特殊类型恶性心律失常,易致猝死[1]。国内外对此问题已达成基本共识,因此新药研发过程及时发现和综合评估对加强致QT间期延长药物认识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为此于2002年11月发布了非抗心律失常药潜在致QT/Qrrc间期延长和致心律失常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评价两个指导原则讨论稿。

  • 标签: 喹诺酮类 QTC延长 心脏毒性
  • 简介:目的以中国广东省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Tolls样受体4(TLR4)等位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肺炎严重程度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PCR产物测序方法,检查60例肺炎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TLR4等位基因Asp299Gly分布与肺炎严重程度关系。结果在肺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TLR4等位基因Asp299Gly基因型所有个体均为野生型纯合子,Asp299Gly野生型与突变型在肺炎患者与健康个体,或重症肺炎与非重症肺炎患者分布无差异。结论TLR4等位基因Asp299Gly多态性与肺炎易感性、肺炎严重程度相关性不明确。

  • 标签: TOLL样受体4 肺炎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对我国现有抗艾滋病一线用药方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用于基线CD4≤200/μL以及200~350/μL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门诊接受抗HIV治疗患者资料,应用STATA7.0版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临床病例109份,其中CD4基线值≤200/μL组共78例,200~350/μL组3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传播途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D4上升数值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HIV感染患者,在开始用药第1年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其长期疗效与不良反应差异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治疗结果 药疹 CD4细胞数
  • 作者: 阳娅琴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10-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重庆西南铝医院,重庆400050
  • 简介:重症肺部感染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危急,据统计,重症肺部感染发病率正在逐年提升,如果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则会病变为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是多个器官逐渐衰竭等,直到患者死亡。目前,临床,一般会通过抗生素和对症支持方法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但是临床疗效不佳。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属于新型治疗手段,通过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保证治疗安全性。

  • 标签: 降阶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饮食护理+运动疗法在痛风治疗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0例痛风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饮食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血尿酸水平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护理+运动疗法在痛风治疗应用效果理想,可以辅助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尿酸指标,缓解疼痛症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饮食护理+运动疗法;痛风;应用效果
  • 简介:细菌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医学界开始重新审视老抗菌药,以期作为耐药菌感染备选治疗手段。磷霉素是1969年从链霉菌中分离一种磷酸衍生物,磷霉素氨丁三醇口服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引起单纯性尿路感染,磷霉素钠盐静脉制剂用于临床各类感染治疗。该文综述了1971年至2007年国际上发表有关磷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感染(尿路和胃肠道感染除外)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标签: 磷霉素氨丁三醇 单纯性尿路感染 耐药菌感染 胃肠道感染 应用 细菌耐药性
  • 简介: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抗真菌谱广,抗真菌作用强,但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大,因此局部应用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选择。理论上药物局部浓度高,全身暴露量小,可减少或避免全身应用所致不良反应发生。但实际上局部用药难以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浓度,且易导致局部刺激、过敏反应及耐药性产生,因此仅在少数情况可考虑局部用药,如全身给药后局部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裹性厚壁脓肿、眼科感染等。本文引用文献大多为动物实验资料或个案报道,其疗效和安全性均无充足可靠临床资料,尚不宜推广使用。目前有循证医学依据者仅限于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肺移植患者局部应用两性霉素B预防真菌感染。根据临床试验评价两性霉素B各种制剂结果相互不一致,近期荟萃分析研究结果亦不支持两性霉素B局部应用治疗鼻窦炎。目前尚不宜推荐常规采用抗真菌药局部用药,尚需进行良好设计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两性霉素B 局部应用 真菌感染
  • 简介:2015年7月24日(FDA新闻发布)一美国FDA批准Technivie(ombitasvir、paritaprevir和利托那韦)与利巴韦林联合用于治疗基因型4丙型肝炎(HCV)感染无瘢痕和肝硬化患者。美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270万,其中病毒基因型4最为少见。Technivie是首个与利巴韦林联合在无需使用干扰素情况下用于治疗基因型4HCV感染安全有效药物。

  • 标签: 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慢性丙型肝炎 病毒基因型 治疗 病毒感染者 新药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两种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一致性,评价新型基于银盐扩增技术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在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月2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体温〉37.5℃,且具有流感样症状患者,同时采集双份鼻拭子标本。采用IMMUNOAGCartridgeFluAB试剂盒(简称AGl法)与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简称CV法)同时检测,并作PCR检测以确证。结果共检测患者91例,AGl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3例;CV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其中弱阳性3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0例,其中弱阳性4例;PCR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阳性8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60例。AGl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7.5%,特异度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8.3%,特异度100%。CV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7.5%,特异度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3.3%,特异度100%。AGl法与CV法两种抗原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符合率100%,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符合率94.3%。结论两种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好,AGl检测法可以减少针对弱阳性标本的人为判读误差,可应用于流感早期诊断。

  • 标签: 流感 快速抗原检测 免疫层析法
  • 简介:目的评价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观察去甲万古霉素静脉用药HSCT住院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任何不良事件,判断不良事件与药物关系、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观察疗效。结果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共入选病例95例,其中可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安全性评价者93例。出现不良反应者共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其中肾功能损害7例(7.5%)、肝功能损害4例(4.3%)、肝肾损害伴血尿者1例(1.1%)、肠道菌群失调1例(1.1%)、耳鸣1例(1.1%)、血栓性静脉炎1例(1.1%)。年龄≥45岁,合并应用其他易造成肾脏损伤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膦甲酸钠)都是造成肾脏损害高危因素。而以上因素均不是肝脏损害高危因素。可评价疗效81例,47例有效,总有效率58.0%。结论注射用去甲万古霉素在HSCT患者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合并应用其他易造成肾脏损伤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两性霉素B、膦甲酸钠)易发生肾脏损害。

  • 标签: 去甲万古霉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细菌性感染患者血液降钙素原(PCT)、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和中性粒细胞CD64(CD64)表达水平,为临床细菌性感染早期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5月就诊治疗确诊210例感染患者,另选取8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感染患者分为细菌组105例、病毒组105例,采用热景公司上转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PCT和HNL、BD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并计算CD64百分比、制定工作曲线选取PCT、HNL及CD64截断值,从而分析比较细菌组、病毒组和对照组PCT、HNL及CD64表达水平和诊断细菌性感染疾病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细菌组与病毒组、对照组PCT、HNL、CD64和WBC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CD64、WBC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组与对照组PCT和HN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5,AUC(HNL)为0.930,AUC(CD64)为0.928,AUC(WBC)为0.729。PCT、HNL和CD64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截断值分别为:〉?0.79ng/mL、〉87.43ng/mL、〉9.01%。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导致PCT、HNL和CD64表达水平升高,PCT、HNL和CD64可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其中HNL诊断价值最高。

  • 标签: 感染 降钙素原 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 中性粒细胞CD64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就应对传播寨卡病毒蚊虫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包括对蚊虫进行基因修饰以及使蚊虫携带细菌以抑制蚊卵孵化。WHO表示,其专家团队已经对目前5种应对伊蚊策略进行了评估。

  • 标签: 世界卫生组织 试验研究 病毒 寨卡 传播 蚊子
  • 简介:目的了解2005--2006年度我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病原菌谱、血清型及耐药特点。方法脑脊液细菌鉴定采用细菌培养及实时定量PCR方法。肺炎链球菌血清分型采用荚膜肿胀试验,流感嗜血杆菌及脑膜炎奈瑟菌血清分型采用乳胶凝集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及E试验。结果入组新生儿患者28例,脑脊液细菌检测总阳性率39.3%,大肠埃希菌6例,占21.4%,居首位,其中4例ESBL阳性。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占7.1%(2例)。未检测到脑膜炎奈瑟菌。1个月至11岁年龄组90例.细菌检测总阳性率33.3%,第1位是肺炎链球菌,占16.7%(15例),其中5例培养阳性,菌株血清型为19F型,2例对青霉素中介。其次是脑膜炎奈瑟菌,占5.6%(5例),3例培养阳性,2例为A群,1例为C群。结论2005--2006年,我院收治不同年龄组脑膜炎患儿病原菌分布有所不同,新生儿患儿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肺炎链球菌。其他年龄组患小儿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为主要病原菌。部分菌株已高度耐药。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可提高肺炎链球菌及脑膜炎奈瑟菌检测阳性率。

  • 标签: 脑膜炎 病原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型 耐药性 儿童
  • 简介:寨卡病毒感染诊断可采用分子和血清学试验。实时反转录PCR(rRT-PCR)方法快速且特异性高,因此更为适用。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病1周后血清检测不到寨卡病毒RNA。最近有报道称,对先前方法改进后可以在发病后至少2周患者尿液检测到寨卡病毒RNA。

  • 标签: 病毒检测 寨卡 临时指南 尿液 病毒RNA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