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属于一种有着特殊性质的商品,在制作、运输以及储存期间,往往因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其变质,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为防止这部分问题发生,需相关人员根据药品特点做好储存及养护工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文从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条件展开研究,借助有效方法,实现保证药品质量的目的。

  • 标签: 药品储存 养护管理 条件
  • 简介:目的探讨严寒野战条件下血液储存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标准运血箱作为储血设备,用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箱为热源控温,测量帐篷内温度和运血箱内温度1次/6h,定时注入热水进行温度调节。结果在低温(-30℃)高湿(60%)的环境下,运血箱内温度维持在(4±2)℃;箱内温度与箱体摆放的位置无关,箱内红细胞的容量与箱内温度有关;多功能血液加温装置可用热水注入方式进行温度调节。结论标准运血箱合并多功能血液加温器可作为严寒野战条件下的储血设备。

  • 标签: 严寒 野战条件 标准运血箱 多功能血液加温装置
  • 简介:我院是地区级综合性医院,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年接收实习护生100余人,这就面临着一个带教管理问题。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工作范围广,量大而繁琐,既严密又细致,它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如工作中稍有疏忽,就会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损失,甚至铸成大错,造成终生遗憾。为此我们注重了带教管理,多年来未发生差错事故。我们的体会如下。1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 标签: 带教管理 带教老师 差错事故 实习护生 护理部 护理工作
  • 简介:探讨护理职业压力管理策略,分析了在改革下护理职业压力的来源,护理职业压力的主要策略在于增强压力管理的意识,创设人本化的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自身的应对能力。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压力 压力管理
  • 简介:摘要:电子病案的无纸化管理是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措施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病案管理方式逐渐显得滞后和低效。电子病案管理的无纸化条件下,可以实现病案数据的快速存储、检索和共享,减少了病案室工作的繁琐性和错误率,提高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本文将探讨电子病案无纸化条件下病案室工作模式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以期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经验。

  • 标签: 电子病案 无纸化 工作模式
  • 简介:交通事故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第一公害,多发伤是指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口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较严重,此病伤情变化快、死亡率高,因此,在急诊室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抢救是赢得生命的关键,我科2005年以来收洽180例交通事故多发伤病人,对其实行了程序化护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发伤病人 交通事故 急救与护理 生命安全 程序化护理 严重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结合野战条件下地震伤救护的特点,从筹备阶段、人员调配到现场救治等方面探讨地震伤救护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为提高救治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示加强救护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配合、强化医务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日常培训是提高团队综合救治能力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野战条件 地震伤 救护 护理管理
  • 简介: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卫生部提出“创建优质护理工程”,但县级医院医疗资源匮乏、基础实施落后,没有现成模式。我院在借鉴已开展医院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病区的创建工作,分别在神经内科、骨科和内分泌科启动了优质病区的创建工作,

  • 标签: 县级医院 护理工作 护理病区 护理工程 医疗资源 神经内科
  • 简介: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这一行政法规的实施,将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同时也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行医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条例》的全面实施,将对提高医疗护理管理水平提出严峻的挑战。

  • 标签: 实施《条例》 规范教育 应对措施 长效管理
  • 简介: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自非典开始,突发事件的处理成为关注焦点。2003年5月7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 标签: 突发事件 交通事故类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展开分析,找出主要引发因素,随后提出防范对策,以此来达到有效降低与规避的目的。方法:此次研究共在儿科选择152例患儿进行对比实验,因该实验需在对比下完成,为保证结果的价值性,还需要采取盲抽方式展开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6例患儿,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实施安全管理,对两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展开比较。结果:相关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水平,还需对儿科护理出现差错事故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制定对策予以防范,通过实施安全管理的方式来起到有效规避作用,切实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儿科护理 差错事故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研究期间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患儿80例纳入2021年7月开展的分析研究中,闭环时间为2022年7月,该过程中将所有的患儿资料采用计算机录入,并建立以不同方法为主的研究小组,分组方式依据计算机软件平均划分,其中40例患儿划入以差错事故分析后开展相关预防措施为主的研究组,另外40例划入以常规护理的参照组,在此期间对不同护理方法所产生的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了解患儿家属是否满意、护理后是否出现差错事故等。结果:对差错事故进行记录并调查患儿家属满意度,研究组分别为(0.0%)、(95.0%)与参照组(5.0%)、(77.5%)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采用,对存在的护理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积极落实,能够有效的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 标签: 儿科 护理差错事故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对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儿科护理工作为对照组,另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儿科护理工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儿科护理差错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防范措施,对比两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及患方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护理出现差错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改进,能够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并提升护患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护理 差错事故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护理事故进行了探讨。急诊是医院对外的一个窗口,也是医疗活动相对密集的地方,是收治危重病人的第一线。急诊病人因病情突然,病情复杂,病情变化难以预料,常伴随着求医心切、害怕、急躁、渴望得到重视等心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权益意识淡薄,服务意识差,责任心差,专业综合素质差,业务水平不高,容易引发护患事故。故对护理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作预防。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人员 常见 护理事件 预防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儿科护理领域中发生的差错事故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在儿科护理中常见的差错类型以及造成这些差错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范措施,旨在提升儿科护理质量,保障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 标签: 儿科护理差错事故 产生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消毒供应中心存储条件对器械消毒效果的影响,比较并分析不同存储条件下医院器械消毒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将2023年1月至5月作为对照组,6月至12月作为实验组,共纳入1000件医疗器械。实验组在存储条件管理上进行细节干预。结果:实验组器械处置合格率为99.5%±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8.2%±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0.2%。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在两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存储条件管理上进行细节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器械消毒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因此,建议医疗机构加强对存储条件的管理和细致监测,提升器械消毒效果,减少医疗相关感染的风险。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存储条件 器械消毒效果 影响评价
  • 简介:"3·28"透水事故造成了115人受伤,38人死亡,在我院治疗的20名伤员不但躯体受到了巨大伤痛,而且在水中浸泡8d,在黑暗无法生存的环境中,承受了无法想象的心理压力,经历了生与死的较量,表现出一种极度的恐慌与不安,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障碍.

  • 标签: 透水 幸存者 心理护理
  • 简介:为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灾害救援护理人才团队,从5所医院选择80名护理专业人员进行系统、规范的灾害护理救援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通过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制定多种灾害护理救援预案,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灾害救援模拟演习等,全体队员考核达到优秀标准,促进了我国现有的灾害肾急医疗救援体系的发展。

  • 标签: 灾害救护 专科护理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