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跟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的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跟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跟骨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跟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的: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 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n=50)和观察组( 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足部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跟骨折患者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跟骨骨折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尿失禁(urinaryincontinence,UI)是指任何情况下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分为急性尿失禁和慢性尿失禁。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尿失禁,中国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患病率为18.9%。年龄增长所带来的生理变化会增加尿失禁的发生率,50~59岁成年女性的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最高,为28.0%[1]。尿失禁会引起身体异味、皮肤糜烂及反复尿路感染,这使大多数老年自尊心受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2],也会引起活动能力的减退、认知障碍等。

  • 标签: 尿失禁 老年人 护理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人文关怀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在我院( 2017.8-2018.8 )接受治疗的 66 例严重创伤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临床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临床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 人文关怀护理 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率。 结果: 两组不同护理方式患者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效果显著( P<0.05 )。 结论: 在 严重创伤患者 中运用 人文关怀护理 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严重骨创伤 舒适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人文关怀护理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7.8-2018.8)接受治疗的66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临床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临床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护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率。结果两组不同护理方式患者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舒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效果显著(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中运用人文关怀护理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严重骨创伤 舒适率
  • 简介:总结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并发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做好自体静脉旁路转流术后的体位管理,重视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加强切开减压术后观察及护理,同时做好给药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经过1个月的治疗及护理,本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康复出院。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骨筋膜室综合征 负压封闭引流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的术后护理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6年 1月 ~2019年 3月诊治的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患者 30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均进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给予术后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情况以及自理能力。结果: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为( 6.54±1.25)分,自理能力评分为( 64.23±20.4)分,经过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为( 1.42±0.28)分,自理能力评分为( 91.5±1.43)分,患者的机体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护理前后数据对比 P<0.05。结论: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术后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机体疼痛,提高自理能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超声波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具体为中医手法按摩、针灸。且禁止使用镇痛药或皮质类固醇类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穴位贴敷、膝关节超声波干预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超声波应用于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可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穴位贴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超声波
  •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超声波治疗 膝关节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 60 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 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 接受常规治疗,具体为中医手法按摩、针灸。 且禁止使用镇痛药或皮质类固醇类药,观察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穴位贴敷、膝关节超声波干预 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在治疗前、治疗后 ,分别对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 组干预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干预后,观察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 穴位贴敷配合超声波应用于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可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穴位贴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超声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的术后护理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9年3月诊治的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患者30例进行护理分析,患者均进行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并给予术后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情况以及自理能力。结果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为(6.54±1.25)分,自理能力评分为(64.23±20.4)分,经过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42±0.28)分,自理能力评分为(91.5±1.43)分,患者的机体疼痛评分显著降低,自理能力显著提高,护理前后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行植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术后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机体疼痛,提高自理能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超声波治疗膝关节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具体为中医手法按摩、针灸。且禁止使用镇痛药或皮质类固醇类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穴位贴敷、膝关节超声波干预治疗。比较两组干预效果,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超声波应用于膝关节性关节炎患者,可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生命质量。

  • 标签: 穴位贴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超声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呼吸内科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以 2016年 6月至 2017年 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 80例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均 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诊断与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支气管灌洗术治疗,通过观察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7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c2=5.1674,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2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c2=6.1346,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检查、 X胸片检查以及细菌培养是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诊断的有效方式,对于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灌洗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获得显著提升,是一种理想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人重症 肺部感染 呼吸内科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部感染呼吸内科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均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诊断与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支气管灌洗术治疗,通过观察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c2=5.167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c2=6.134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X胸片检查以及细菌培养是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诊断的有效方式,对于老年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对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灌洗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大大减少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获得显著提升,是一种理想的老年重症肺炎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人重症 肺部感染 呼吸内科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社区老年实施社区保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在 65岁以上(包含 65岁)的社区老年 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保健护理干预方案,观察记录两组老年的健康状况并予以分析。 结果:实施护理方案后,两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习惯及身体健康状况上都有了改善,方案实施前后进行对比,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方案实施后两组之间进行相关数据比对,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老年实施保健护理干预,有益于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保健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社区老年实施社区保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在65岁以上(包含65岁)的社区老年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保健护理干预方案,观察记录两组老年的健康状况并予以分析。结果实施护理方案后,两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习惯及身体健康状况上都有了改善,方案实施前后进行对比,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实施后两组之间进行相关数据比对,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实施保健护理干预,有益于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保健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临终前(死亡前 6个月)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现状,分析老年临终前的照护需求,探讨提出更好的满足临终老年的需求、缓解家庭照护压力的政策建议;方法: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CLHLS) 2011年 -2014年纵贯序列数据中 2011-2014年死亡老年的数据,对老年临终前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进行分析,相关的统计分析使用 stata19.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X±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结果: 50.0%的老年人在临终前存在听力障碍, 6.7%的老年存在牙痛, 3.5%的老年存在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痛,有 74.8%的老年人在死亡前 6个月是卧病不起的状况,有 28.3%的老年至少摔倒过一次。老年临终前与已婚子女居住的情况比例最高,达 67.6%, 76.7%临终老年的照护工作由子女及其配偶承担;结论:我国老年临终前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支持,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模式可以将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送上门,提高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对临终老年的可及性。

  • 标签: 老年人 临终 照护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临终前(死亡前6个月)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现状,分析老年临终前的照护需求,探讨提出更好的满足临终老年的需求、缓解家庭照护压力的政策建议;方法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2014年纵贯序列数据中2011-2014年死亡老年的数据,对老年临终前主要健康问题、居住形态、临终前主要照顾者等进行分析,相关的统计分析使用stata19.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结果50.0%的老年人在临终前存在听力障碍,6.7%的老年存在牙痛,3.5%的老年存在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痛,有74.8%的老年人在死亡前6个月是卧病不起的状况,有28.3%的老年至少摔倒过一次。老年临终前与已婚子女居住的情况比例最高,达67.6%,76.7%临终老年的照护工作由子女及其配偶承担;结论我国老年临终前健康状况较差,需要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支持,以护士为主导的居家舒缓疗护模式可以将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送上门,提高社会照护和医疗照护对临终老年的可及性。

  • 标签: 老年人 临终 照护需求
  • 简介:摘要:机器人手术是一种创新的手术方法,已被更多的应用于妇科领域 ,尤其在妇科肿瘤方面,与传统的腹腔镜手术相比,它的主要优势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提供了高度详细的三维视觉系统,提高了您的视觉操作 ,用 360度旋转仪器套筒进行精确和精密的手术。操作员有助于节省体力,同时也能减少因为手的晃动造成的失误,使操作臂更加稳定和准确。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评估并阐述达芬奇机器系统在妇科肿瘤中的实际应用和临床意义。

  • 标签: 机器人手术 妇科肿瘤 腹腔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