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压力传感监测中心静脉压(centralvenouspressure,CVP)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压力传感监测CVP,观察患者的监测效果。结果压力传感能正确监测所有患者的CVP,没有发生静脉穿刺置管堵塞、渗漏和滑脱;护士通过连续动态观察CVP波形和数值,结合患者心率、血压值来调节补液量、滴速及判断心功能,使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结论应用压力传感可以正确监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的CVP,并能动态连续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的数据;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压力传感器 中心静脉压
  • 简介:电动吸引是一种高负压、大流量的医用吸引装置,在医疗机构中用于吸除病人气道内的分泌物和手术时病人体内渗出物、冲洗液,使用范围广泛。在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中是为专科治疗或监护创造有利条件的重要一环[1]。目前临床常用的吸引装置有中心负压吸引和电动吸引2种。电动吸引作为临床一种急救仪器设备要求日常放置在抢救室备用,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 标签: 一体化电动吸引器 感染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灭菌在消毒供应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入的50个灭菌包进行研究,均实施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灭菌消毒,观察器械灭菌效果、器械消毒后评分。 结果 器械灭菌合格率达到100.00%,器械消毒后评分较高。 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内灭菌,在消毒供应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预防病菌感染,整体灭菌效果理想,器械消毒质量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低温等离子体 灭菌器 消毒供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器械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1-2021.10月,1年内消毒供应室提供的518件医疗器械,2020.11-2021.4月期间为对照期,在此期间的259件器械采用低温环氧乙烷灭菌,2021.5-2021.10月期间为实验期,在此期间的259件器械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灭菌。结果:实验期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期,同时实验期器械损伤率、灭菌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器械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更佳,可显著提高灭菌合格率,减少器械损伤,缩短灭菌时间,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讨将仪器管理与护士技能培训一化应用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参与培训的90例护理人员,将所有参与此次培训的护理人员均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甲组(未实施仪器管理与技能培训)和乙组(实施仪器管理与技能培训)每组

  • 标签:
  • 简介:腺样肥大是儿童的常见病,腺样切除是治疗腺样肥大的主要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采用经口腺样刮匙刮除腺样,因腺样部位深,手术非直视下进行,常造成腺样的残留或复发致手术失败。由于传统手术的盲目性及儿童鼻咽部狭窄或操作不当而易发生腺样以外的损伤。我院五官科于2002年3月-2005年10月施行鼻内镜下电动负压切割切除腺样46例,术后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鼻内镜 电动负压切割器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接受低温等离子灭菌进行消毒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20年12月~2022年6月期间使用的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共计78批,借助随机单盲法进行分组,其中39批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使用常规的消毒方式,组成对照组;剩余的39批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使用低温等离子灭菌进行消毒,组成研究组。对比两组的灭菌合格率和器械损伤情况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灭菌合格率为97.44%、对照组灭菌合格率为79.49%;研究组的器械损伤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器械损伤发生率为17.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在对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应用低温等离子灭菌进行消毒,拥有显著的消毒效果,并且出现医院感染和器械损伤等情况较少,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治疗服务,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器械 宫腔镜器械 灭菌效果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器械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灭菌配合全程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器械灭菌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阶段,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管理、低温等离子灭菌配合全程质控管理,每个阶段包含的器械数量为80件。观察两组的灭菌效果、管理质量评价结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灭菌效果和管理质量评价均好于对照组,且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体现出了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灭菌配合全程质控管理的应用,能够保证灭菌效果,提升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质量,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

  • 标签: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 器械灭菌
  • 简介:在新生儿科,经常需要采集患儿的血液标本做实验室检验,因新生儿静脉细,静脉压低,采集2ml以上静脉血标本难度较大。为此我科与检验科协商后决定采用动脉血标本送检,只是在血试管上注明动脉血样,检验科在某些检验项目上根据血样给予一定的参考值。本文以我科2004年6月-2006年4月住院需采血2ml以上血标本做检验的312例患儿作为观察分析对象,对动静脉血标本采集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采血方法 静脉穿刺 新生儿科 静脉血标本 实验室检验 动脉血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联和一化护理用于起搏植入术后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月-2023年2月本科接诊起搏植入术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医护联合一化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LVEF等指标。结果:关于LVEF这个指标,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69.32±4.18)%,和对照组数据(60.34±5.92)%相比更高(P<0.05)。关于并发症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3.23%,和对照组数据29.03%相比更低(P<0.05)。结论:起搏植入术后用医护联合一化护理,心功能改善更加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

  • 标签: 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 并发症 起搏器植入术 心功能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对腔镜器械的灭菌效果 。 方法 选取宫腔镜、腹腔镜等腔镜器械 1000 件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实施循环灭毒,分析消毒效果。 结果 1000 件器械中,一次性清洗成功 987 例,其中 13 例灭菌失败原因详细如下:消毒物品未实施干燥处理 5 次,装载物品多 4 次,操作人员失误 3 次,机械配件损坏 1 次。实施再次灭菌,均灭菌成功, 生物学检测、化学检测满足灭菌要求。 结论 腔镜器械可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实施灭菌消毒,可有效提高效果,效果可靠,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灭菌效果 腔镜器械
  • 简介:【摘要】 目的:对起搏植入术后患者运用医护联合一化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汇总发现,自2020年3月-2021年4月,本院共收治48例接受起搏植入术患者,抽签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实验组(医护联合一化护理干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适应症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术后不适应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医护联合一体化护理 起搏器植入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造血管,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3-2021.6期间治疗的14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临床治疗的资料,对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实施的护理措施主要是穿刺护理和预防治疗时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结果:应用护理措施的14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其中9例患者的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完好,并且没有发生并发症的症状,其中1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1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其中另外2例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3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这3例患者又重新进行了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另外2例患者因为其他疾病死亡。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治疗时的痛苦,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 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
  • 简介:目的探讨患者血液透析过程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的影响。方法对14例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重度贫血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行常规血液透析(对照组)与常规血液透析并在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观察组)各66例次,观察比较两种情况对透析外观凝血标准、透析血室容量下降率的影响。结果血液透析过程中,透析前端输血对透析凝血影响比常规血液透析不输血时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过程,在透析前端输血存在一定的利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外循环促进凝血的因素等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

  • 标签: 血液透析 输血 透析器 血液凝固
  • 简介:[目的]比较精密输液与普通输液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组和普通输液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安全性能 回血 针头堵塞 皮肤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成型术(PVP)治疗椎转移瘤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15例椎转移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15例患者在术后6~48h内腰背部疼痛均缓解;1例患者手术中出现骨水泥渗漏,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发热。结论PVP治疗椎转移瘤具有止痛效果明显,加固椎,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针对性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型术 椎体转移瘤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比牙缺损患者在临床中运用金属螺纹桩核冠与纤维桩核冠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时间段为 2013年 1月 -2019年 1月,研究病例选自我院接收的牙缺损患者,病例总数量为 150例,基于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金属螺纹组与纤维组,金属螺纹组患者采用金属螺纹桩核冠治疗,纤维组患者运用纤维桩核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 结果:纤维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高于金属螺纹组, p<0.05。 结论:牙缺损患者在临床中采取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牙体缺损 金属螺纹桩核冠 纤维桩核冠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