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会阴按摩、心理疏导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分娩产妇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接生,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并辅以会阴按摩、心理疏导。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出血量、心理波动、会阴裂伤及侧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强迫、抑郁、敌对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辅以会阴按摩、心理疏导能减少产妇出血量,降低其心理波动和会阴侧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按摩 心理疏导 会阴裂伤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每位糖尿病患者一旦诊断即应接受糖尿病教育,教育的目标是使患者充分认识糖尿病并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2]。随着糖尿病住院患者遍及医院各临床科室,为了使非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正确、有效的糖尿病护理,在中国香港、美国及英国等综合医院和社区设立了糖尿病联络护士工作模式[3]。

  • 标签: 情景案例分析法 糖尿病联络护士 考核 培训
  • 简介:目的观察肱骨髁测量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00例超声引导下行上肢PICC置管的患者进行观测研究,按置管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传统测量组250例采用传统测量测量置管长度,肱骨髁测量组250例采用肱骨髁测量测量置管长度,比较两组患者PICC头端到达最佳位置率。结果导管头端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肱骨髁测量组为72.8%,传统测量组为57.6%,两组比较x^2=12.72,P〈0.01。结论PICC置管时采用肱骨髁测量进行置管长度体外测量能显著提高导管头端一次到达上腔静脉最佳位置率。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肱骨髁测量法 定位
  • 简介:目的探讨联想分娩、呼吸锻炼、Keel运动三联训练(SLK)对子痫前期患者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指导。观察组采用SLK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休克、胎盘早剥、胎儿死亡、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LK训练能有效减轻子痫前期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血压水平,有利于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子痫 妊娠结局 负性情绪
  • 简介: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在高职护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自愿参与原则招募2016级158名高职护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常规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培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教学法。使用临床心肺复苏态度知识调查问卷和院外心肺复苏施救意愿问卷对两组护生于培训前和培训后1周进行测评。结果培训1周后试验组心肺复苏知识、态度、院外施救意愿得分较培训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试验组心肺复苏知识、态度、院外施救意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教学联合视频反馈心肺复苏培训,不仅能提高护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还能提高护生心肺复苏的态度和院外施救意愿。

  • 标签: 参与式教学 视频反馈法 院外施救意愿 心肺复苏术 态度
  • 简介:目的探讨支撑纵切扩皮在B超引导赛丁格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放疗科采用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奇数号为观察组,偶数号为对照组,每组各54例。行PICC操作时,观察组采用支撑纵切进行扩皮,对照组采用传统纵切进行扩皮。比较2组患者一次扩皮成功率、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局部出血量、7d内导管维护次数,并评价PICC操作方法满意度、稳定性、难易程度。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中53例一次扩皮成功,对照组54例患者中48例一次扩皮成功;观察组患者扩皮后即刻出血量、置管后24h出血量及7d内导管维护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置入PICC时操作满意度、稳定性及难易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B超引导联合赛丁格技术行PICC患者,采用支撑纵切扩皮,能较好确保患者一次扩皮成功,有效降低置管后局部出血量,减少维护次数,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操作稳定性较好。

  • 标签: PICC 赛丁格技术 扩皮 出血 操作满意度
  • 简介:目的运用五指关节进行胰岛素腹部注射定位,提高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和规范轮换率,降低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抽取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我院我科需要注射胰岛素的10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9—11月5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指导;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5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试验组,接受五指关节指导。评价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及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胰岛素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五指关节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腹部注射轮换,可降低胰岛素注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知识知晓率和胰岛素注射部位规范轮换行为达标率。

  • 标签: 五指关节法 胰岛素注射 注射部位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