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和观察单纯疱疹病毒Ⅰ胸苷激酶基因(TK)逆转录病毒载体生产细胞(PLTKcSN/VPC)结合羟甲基无环鸟苷(GCV)系统治疗(基因治疗)恶性胶质瘤的方法在人体内的安全性。方法在围手术期内对接受该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19例患者接受该治疗后产生一些轻微的毒副作用,包括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及消化系统反应,对症处理后均可控制。结论通过密切观察和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和减轻治疗后不良反应。

  • 标签: 系统治疗 胸苷激酶基因 护理 治疗后 脑恶性胶质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 外周血 IL-33和 IL-25对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鉴别作用 。 方法 选取某医院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 53例健康对照者。将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 IL-25和 IL-33的水平,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用 肺功能仪 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FEV1, PEF。 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25, IL-33和 ECP有显著差异( 均有 P <0.05),不用组别中重度哮喘患者要显著高于中低度患者 ( F=100.55 , P<0.05)。各哮喘组之间 PEV1 和 PEF均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血清中 IL-25和 IL-33的含量能反映支气管哮喘的活动情况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 可用于临床中哮喘疾病的鉴别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 标签: IL-25 IL-33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外周血IL-33和IL-25对不同表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鉴别作用。方法选取某医院5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3例健康对照者。将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L-25和IL-33的水平,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用肺功能仪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FEV1,PEF。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IL-25,IL-33和ECP有显著差异(均有P<0.05),不用组别中重度哮喘患者要显著高于中低度患者(F=100.55,P<0.05)。各哮喘组之间PEV1和PEF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IL-25和IL-33的含量能反映支气管哮喘的活动情况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可用于临床中哮喘疾病的鉴别及严重程度的评估。

  • 标签: IL-25 IL-33 支气管哮喘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脾胃虚寒慢性胃炎疾病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20 年6 月到2021 年6 月本院脾胃病科脾胃虚寒慢性胃炎住院患者136 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8 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雷火灸治疗和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68 例患者在经过雷火灸治疗和中医护理后,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中医特色护理配雷火灸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胃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且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该法简便易行,易于推广,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脾胃虚寒 慢性胃炎 中医特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腹泻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腹泻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07月至2022.07月,入选患者共8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共41例)与研究组(综合护理,共41例)。对比两组的康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在止泻时间与住院时间上,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总有效率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腹泻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腹泻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护理对凶险前置胎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凶险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观察组VS对照组=6.67%(2/30)VS30.00%(9/30),观察组<对照组(P<0.05);②生活质量:护理前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P<0.05);③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VS对照组=3.33%(1/30)VS23.33%(7/30),观察组<对照组(P<0.05);④护理满意度:观察组VS对照组=93.33%(28/30)VS66.67%(20/30),观察组>对照组(P<0.05)。结论:在凶险前置胎盘患者护理中实施PDCA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PDCA护理 凶险型 前置胎盘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程、合并用药、并发症及血糖控制等情况对衰弱发生的影响。方法:调查记录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名老年2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血糖控制情况,实验组采用老年人综合评估量表(CFAI)对患者进行测评,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老年2糖尿病衰弱的影响。结果:观察2糖尿病衰弱因素,与年龄性别有相关性(P0.05)。结论:衰弱发生率随年龄病程、并发症及用药呈上升趋势,糖化血红蛋白也随之增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2年3月间收治确诊的2糖尿病患者,共计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2例)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n=42例)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营养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营养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2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与MRI对周围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周围肺癌患者,分别进行CT与MRI检查,分析临床诊断的效果。结果: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且误诊率低于CT,P>0.05;在肿瘤直径5cm方面,CT检查内部结构和周围特征高于MRI,P<0.05。结论:在周围肺癌患者的诊断中给予CT与MRI检查的效果理想,准确率较高,临床误诊率较低,CT检查在肿瘤直径5cm的内部结构和周围特征较为明显,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 标签: CT MRI 周围型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强化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12例,均给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强化护理干预。观察1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治疗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均获成功,有效率为100%,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治疗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

  • 标签: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强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肺癌基因检测血样采集标准,探讨其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胸外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肺癌基因检测的相应护理,比较两组培训前后病人满意度、护士肺癌基因检测知识知晓情况及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对肺癌基因检测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胸外科护士肺癌基因检测培训,制定基因检测血样采集规范,提高护士肺癌基因检测知识的知晓情况,更好地回答患者疑问,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减少采血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胸外科护理 肺癌基因检测 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对护理双师教师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需求.为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09年、2010年四川省护理双师教师省级培训的71名教师进行调整。结果:最需要的培训内容前5项依次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急救、复苏相关技能,各种护理新技术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等),护理教学相关理论及技能,各专科疾病护理新进展。选择培训方式最多的前5项依次为:观摩教学,课堂讲授,操作示范,病房参观学习,技能训练。结论:培训要充分考虑学员的工作背景、学历、职称、所教授课程等因素,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以培养适合中高职护理教育需求的护理师资力量。

  • 标签: 护理双师型教师 培训需求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的急救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救措施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重点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疏导与术后康复指导。观察两组急救效果。结果:但随访半年时观察组患者矫正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救措施 护理要点 心理疏导 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配合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患者共2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护理配合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2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凶险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护理配合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控制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剖宫产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针对分化甲状腺癌患者在首次接受 I清除残留甲状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分化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 I治疗以清除甲状腺残留组织,并辅以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支持、疼痛管理、不良反应预防等。通过比较护理前后的患者心理状态、疾病相关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和治疗满意度,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下降,疼痛等疾病症状评分亦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从护理前的26.19%降低至7.14%,患者满意度从66.67%提升至95.23%,以上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化甲状腺癌患者在进行首次 I治疗清除残留甲状腺时实施专业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治疗满意度,护理和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化型 甲状腺癌 首次 I清除残留 甲状腺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直留置针与Y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直留置针组和Y留置针组,各90例,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度、留置时间和堵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直留置针较Y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堵管率低、留置时间长、患者舒适度好,能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静脉输液
  • 简介:急性原发性闭角青光眼多为双眼病,一般为先单眼急性发作,若不及时治疗,另眼多在5年内发病,双眼同时发病者较少见。但一旦发病,双眼眼压急剧升高.损害视功能,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我院自2001年-2005年7月收治了双眼在短时间内相继发作的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13例,经积极治疗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对其诱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双眼同时发作 诱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A 肉毒素注射和手术方法 治疗的斜视患儿家长焦虑情况。 方法 :选取 在我院眼科确诊为斜视并 进行 A 肉毒素注射 治疗的患儿 32 例 设为 A 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在我院眼科确诊为斜视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 33 例设为 B 组。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 (SAS )对两组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焦虑情况。 结果: 采取 A 肉毒素注射治疗的患儿的父母 SAS 总得分为( 55.19±9.17 ),采取手术方法治疗的患儿父母 SAS 总得分为(

  • 标签: 斜视 A 型肉毒杆菌毒素 家长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探讨中药塌渍护理对神经根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在2020.08至2021.02这段时间内,针对医院所有收治的接受的7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纳入临床试验。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而实验组在常规的模式上,进行颈椎保健操,在临床试验调研结束之后,对比两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中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要比对照组理想,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在神经根颈椎病护理中实施牵引治疗联合中药熏蒸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甄选我院2018年8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使用入院单双随机分配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平均两组49例。将单一实施牵引治疗手段组别设为常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组别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常规组,且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优于常规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神经根颈椎病护理开展牵引手法,能及时缓解患者神经性疾病痛感,提升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熏蒸 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