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观察组于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运动功能疗效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同时,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残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干梗死 康复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仪在产妇产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0例产妇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YS-Ⅲ型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乳汁分泌、产后自行排尿、24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妇乳汁分泌和产后自行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产妇,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康复治疗仪对产后产妇进行康复治疗,能促进产妇乳汁分泌,减少产后出血和术后尿潴留。该治疗仪操作方便、安全、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妇 康复治疗仪 乳汁分泌 自行排尿
  • 简介:[目的]探讨在胆囊切除术病人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不置胃管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胆囊手术的病人81例,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快速康复外科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术前不置胃管,术后早期恢复经口进食,术前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术中常规安置胃管,直至术后恢复肛门排气后拔除。比较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及肛门排气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肺部感染、咽喉疼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胆囊手术病人不置胃管并早期恢复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减少病人不适感并有利于病人快速康复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胆囊切除术 胃管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8月收治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医院心内科经股动脉行射频消融术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实验A组34例、实验B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实验A组给予鞘管拔出后8h下床活动,实验B组鞘管拔出后12h下床活动,对照组鞘管拔出后24h下床活动。观察并记录鞘管拔除后2、4、8、12和24h患者舒适度、相关并发症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实验A组腰背痛程度、入睡困难情况、烦躁状况明显低于实验B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实验A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 标签: 射频消融 股动脉 舒适度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3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干预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的Fa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出院时,干预组在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生活质量方面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1954年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最先提出目标管理,且占自我控制的主张,认为人并不是先有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确定了一个人的工作。这种方法最开始在企业管理中氚行,并逐渐推及到各行各业的管理中。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曾见病、多发病之一,发病急、病程长、疗效慢、致残致死率高,给芮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是临床治疗护理的一大准题。目前,目标管理应用于脑梗死疾病的研究极少,发展不成熟。鉴于此,我科开展此种方法的培训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目标管理 急性脑梗死 肢体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门诊随访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成立门诊随访小组,建立患者档案资料,采用电话随访、邮递信函、咨询热线及上门随访等形式进行门诊随访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社会功能、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门诊随访干预12个月后,改善了患者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提高了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P〈0.01)。结论门诊随访可明显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 标签: 门诊 随访 精神分裂症 首发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比较茶水与康复新液用于人工气道病人口腔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入住重症医学科(ICU)行人工气道病人300例,按床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川兴茶厂生产绿鸟牌花毛峰5g+开水150mL浸泡后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行口腔护理。[结果]观察组发生口臭9例,口腔细菌培养阳性9例,口腔感染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7例,pH值为6.70~7.46;对照组发生口臭31例,口腔细菌培养阳性8例,口腔感染3例,VAP发生6例,pH值为6.60~7.50;两组口臭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水行口腔护理对防止口臭、口腔感染和减少VAP发生均有效果,且病人口感舒适、价格明显优于康复新液。

  • 标签: 人工气道 茶水 康复新液 口腔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体位疗法,理疗和腰围的应用等。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系统(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scoringsystem,JOA)评价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腰椎功能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腰椎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护理 腰椎功能
  • 简介:目的评价5E康复模式在提高尿毒症腹膜透析(PD)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我科130例尿毒症PD患者进行调查,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5E康复模式干预。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两组总体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25±0.27分、3.22±0.31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总体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24±0.29分、4.02±0.46分,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5E康复模式可显著提高尿毒症PD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可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尿毒症 腹膜透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