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 第8期
  • 机构:西部战区空军医院,四川 成都610000
  • 简介:<正文>检验科通过加强实验室内部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即室内质控)提高结果的精确性﹑准确性;通过参加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的空间质评活动来检验本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管理措施。但是,非实验室因素导致检验误差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一般情况下,检验人员很难发现﹐使检验结果失去客观性。目前,大多数医院住院病人的标本采集都由临床护士来完成。因此.护理工作在保证检验质量上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护理工作;检验标本质量
  • 简介: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医护人员必须注重分析静脉血标本的质控工作。因为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大约有80%的报告最终可追溯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标本采集是最容易出现问题并且是潜在因素最多的环节。

  • 标签: 血样采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采血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提高临床血常规检测数据准确性提供保证。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L市某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同年龄段临床确认的健康人群54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肘部静脉血与指端末梢血,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结果:静脉血标本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均高于末梢血标本(p<0.05);立即送检的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放置超过3h的血液样本(p<0.05);当放置温度不同时,室温放置的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值同样高于冷藏放置的血液样本(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样本的采集部位、送检时间、放置温度会影响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值,推荐静脉采血后在室温下立即送检,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痰培养标本质量对培养结果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现阶段痰培养阳性率偏低等现象普遍存在,部分痰培养标本为污染标本,导致细菌培养结果的应用价值显著降低,甚至会对临床医生进行病情诊断以及预后评估造成误导,影响患者预后改善,还会导致医患矛盾以及医患纠纷发生率升高,使得医院形象受损。因此,必须保证痰培养标本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特就儿科患者痰培养标本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研究对策综述如下。

  • 标签: 儿科 痰培养标准 质量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项研究的宗旨是深入分析持续质量提升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血常规检测前样本采集质量管理上的影响,目的在于增强检测成果的精确度与信赖度,进而促进临床诊疗工作的效能。方法:实施一种随机分配实验方案选取自2023年3月起至2024年1月为止,在本医疗机构接受诊疗并需要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的60位病人,以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了一连串不断的质量提升的看护行动涵盖了从对抽血工作人员的教育、抽血过程的标准化到抽血场所的改善等各个方面,尽管这些措施并非穷尽所有可能。相比之下对照组仍然保持了标准的抽血程序。两批次的抽血样本的品质监管状况通过衡量样本污染频率、血液细胞损坏比例等主要参数来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为期近一年的实施和观察,观察组的采血标本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明确地讲观察组中的样本污染程度与血液细胞损坏比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别在统计上是显著的(P值低于0.05)。结论:不断的品质优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增强血液常规分析前样本的质量监管降低样本在检验前受到污染和细胞损伤的风险,从而促进分析成果的精确度和信赖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干预 血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 采血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送检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2023年3月至6月重庆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19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纳入98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 (1)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常规组患者护理前痰培养标本采集相关事项掌握水平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患者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后痰培养标本采集漱口方式、有效咳嗽方法、吐痰方式、标本收集掌握水平高于常规组,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2)试验组(3.06%)患者痰培养标本不合格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1.22%),其P值<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标本质量管理,提升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

  • 标签: 呼吸内科 住院患者 医护一体化模式 痰培养标本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送检痰培养标本质量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观察2023年3月至6月重庆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196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纳入98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针对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指标实施组间对照。结果 (1)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常规组患者护理前痰培养标本采集相关事项掌握水平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患者运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后痰培养标本采集漱口方式、有效咳嗽方法、吐痰方式、标本收集掌握水平高于常规组,期间校验值显示为P值<0.05,充分证实组间差异存在。(2)试验组(3.06%)患者痰培养标本不合格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1.22%),其P值<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标本质量管理,提升患者痰培养标本合格率。

  • 标签: 呼吸内科 住院患者 医护一体化模式 痰培养标本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国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同时,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各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经应用于实际教学,其中叙事教育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运用于教学,护理教育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了解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各类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日常护理教学为切入点,探究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各种应用,以期为相关的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叙事教育 护理教育 应用
  • 简介:摘要:对于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做好关怀教育理念的有效渗透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学生关怀意识,不断实现整体护理技术的增强。所以,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于高等教育护理专业一定要有效融入关怀教育理论和护理关怀特点,构建全新的培养体系,以学生关怀能力为目标,加强教育内容的细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关怀教育手段,增强学生对于关怀的体验感。所以,本文对护理教育中关怀教育的思想特点以及具体的教学路径进行有效探究。

  • 标签: 高等教育 护理专业 关怀教育 路径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新背景下,我国社会管理的方针也在不断改进,提出了高校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融合的新制度。为加强高校对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与提供优秀的师资   力量,树立“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念,现阐述法制教育与德治教育融合的意义,从实   践中探寻法治与德治融合的有效途径。

  • 标签: 高校 法治教育 德治教育 融合
  • 简介: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护理教育必须与其同步发展,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已成为新世纪护理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传统护理教学已不能适应现代卫生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日渐被教育者重视。为了促进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少护理院校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我国护理人文素质教育还存在师资力量较薄弱、

  • 标签: 人文素质教育 护理教育 护理专业学生 征文 专题 中华
  • 简介:《中华护理教育》杂志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护理学术期刊,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的收录期刊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的收录期刊.本刊以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护理临床工作者、护理院校学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护理领域的教育、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护理教育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护理学术交流.

  • 标签: 中华护理学会 护理教育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稿约 卫生工作方针
  • 简介:医院健康教育是指医务人员以医院作为健康教育基地,通过系统的教育活动,对疾病状态下的特殊人群及其家属进行疾病预防、康复和有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等知识的宣教,使其行为向促进康复和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它与对普通人群进行的健康科普知识教育,共同构成了健康教育的完整概念。本文从护理的角度就医院健康教育进展做如下综述。

  • 标签: 健康教育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