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扎根理论是对系统搜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浓缩提炼,进而形成暂时验证过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被认为是“今日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范式,走在质性研究革命的最前沿”[1]。扎根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社会学家BARNEYGLASER和ANSELMSTRAUST于1967年提出[2],最初应用于社会学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护理学家将扎根理论引入护理专业,因其特殊的方法论、研究程序和技术,能满足不同的研究目的,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护理研究形式中。在国外,它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精神科护理、护理管理、急诊科护理、疼痛护理以及护理教育等[3-6]。而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应用实例相对较少。本文从扎根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涉及的研究主题等方面对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扎根理论在国内护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提高扎根理论的应用水平。

  • 标签: 扎根理论 护理
  • 简介:介绍了参与式健康教育的概念、起源与发展,总结了参与式健康教育在城乡疾病预防、学校和医院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参与式健康教育与传统健康教育相比的一些优势,并提出了我国广泛推广参与式健康教育存在的障碍。

  • 标签: 参与式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人力资源模式改革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改革护理部传统办公模式、实行临床护理岗位机动设置与调配、优化护士绩效考核、制定护士职业发展规划,比较措施实施前后护士职业测评总体成绩、工作满意率及患者满意率变化。结果护士职业测评总体成绩由2015年的(70.17±18.32)分升至2016年的(73.57±20.11)分,护士工作满意率由96.69%升至97.81%,患者满意率由95.93%升至9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理人力资源模式的改革,提升了护士职业环境认同感,提高了护患双方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人力资源 改革
  • 简介:目地探讨情境化微视频在健康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教师选取健康评估课程中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的常见病(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肝硬化、急性肾炎),患病人群涵盖儿童、青壮年、妇女和老年人,设计合理的临床情境,制作4个护理问诊微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并布置相应的作业以督促学生观看视频。课程结束后,用问卷调查学生对情境化微视频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学生认为情境化微视频能激发学习兴趣(98.4%,120/122),能提高语言沟通能力(95.9%,117/122),有必要在后续护理专业课中开展(93.4%,114/122)。结论学生对情境化微视频的教学效果表示认可。视频内容只涉及内科系统疾病,今后应在设计临床情境时更全面一些。

  • 标签: 教学影片和录像 情境化微视频 护理评估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例采用0.75%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25g行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镇痛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恢复时间、分娩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感觉和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罗哌卡因加舒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产妇疼痛及不良情绪,提高麻醉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阻滞 产科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风险管理理念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神经内科不良事件认知率和对临床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神经内科各项住院不良风险事件的认知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联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能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对风险事件的认知率以及对服务态度的满意率,更能凸显患者对疾病的知情权和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常规护理 神经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晨交班点评模式在呼吸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未实施晨交班点评前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实施晨交班点评后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护士专业能力、患者和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例数、医疗纠纷例数、护士专业能力、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晨交班点评有助于提高呼吸内科年轻护士的专业能力,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 标签: 晨交班点评 护士 专业能力 呼吸内科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管理在烧伤翻身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对照组)、2016年(观察组)烧伤使用翻身床病人各3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窒息、坠床及意外脱管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发生窒息、坠床及意外脱管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使用翻身床的烧伤病人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措施可减少窒息、坠床、管道脱出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护理管理 烧伤翻身床 窒息 坠床 管道脱出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PICC导管患者采用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心理状态、感染痊愈时间及.PICC置管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ICc置管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ICC导管感染护理中开展循证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感染痊愈时间,PIcc置管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PICC导管 感染
  • 简介:厨房用电子称种类繁多,具有称重范围大(1g-5kg)、精准度高(〈1000g精度为0.1g,1000-2000g精度为0.5g)、价格便宜等特点。加之,电子称有大屏幕显示、清晰度高、有置零和去皮等功能,且使用极其方便。

  • 标签: 电子称 厨房 应用 儿科 屏幕显示 清晰度
  • 简介: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工具(MiniClinicalEvaluationExercise,mini.CEX)是美国内科医学会(AmericanBoardofInternalMedicine,ABM)发展并推荐的一种评价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测评工具。考评项目以医务人员6大核心能力为框架进行设计,由考核者直接观察被考核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工作,包括医疗面谈、体格检查、人道专业、临床诊断、健康咨询、组织效能、整体评价7个项目。近年来。

  • 标签: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工具 综述
  • 简介:为进行日间治疗的肿瘤病人建立包括病情观察、病情突变后的处置、制订营养食谱、社会及心理支持以及化疗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处理等服务的"康复旅馆",与日间病房进行无缝隙连接,解决肿瘤病人日间治疗时间外的安全问题,保障病人在出现意外状况时,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理。

  • 标签: “康复旅馆” 日间治疗 肿瘤病人 延伸服务 病情观察 安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银离子抗菌敷料在Ⅱ、Ⅲ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的69例患者,共78处Ⅱ、Ⅲ期创面,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6例共42处创面,Ⅱ期压疮29处,Ⅲ期压疮13处;对照组33例共36处。Ⅱ期压疮25处,Ⅲ期压疮11处;观察组采用银离子抗菌敷料治疗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护理,比较2组压疮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2处压疮创面,治愈21处,显效13处,有效7处,无效1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36处压疮创面,治愈11处,显效9处,有效9处,无效7处,总有效率为80.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84,P〈0.05)。结论使用银离子抗菌敷料对Ⅱ、Ⅲ期压疮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压疮 银离子 干性愈合 湿性愈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肝癌介入治疗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总结微信平台在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全院护士实施护士分层培训,通过微信平台分能级报名选课,以及后续微信平台课程评价、在线练习等。护士分层培训实施微信平台后课程要求能级参课人次与培训总人次符合率由原来70.96%提高至98.69%、护士总体满意度由原来75.39%提高至87.43%,经比较,P均〈0.05。

  • 标签: 护士 分层培训 微信平台
  • 简介:目的:研制与探讨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固定头部引流管。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6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留置的38例头部引流管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1日—3月31日留置的40例头部引流管、12例胃管、2例空肠营养管作为试验组。分别应用传统方法及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对头部引流管进行固定。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管道移位及管道折叠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病人管道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道折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的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能二次固定头部引流管,减少管道移位及管道折叠的发生。

  • 标签: 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 研制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切口决策树在提高手术室护士评估切口分类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业培训,随机抽取培训前2015年11月~2016年5月,培训后2016年8月~2017年2月的手术医师的切口分类及手术室护士手术切口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后手术室护士的分类得分正确率提高,术后切口感染率降低。结论:应用决策树后,手术室护士的分类得分有很大提高,手术切口决策树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决策树 手术室护士 手术切口分类 应用
  • 简介:分类清洗是消毒供应中心即供应室操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院供应室工作中使用的分类清洗标识牌原为长方形[1]。由不锈钢材质做成,并用漆笔在标识牌上手工书写器械包名称,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受自动清洗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标识牌表面字迹容易模糊或掉色,且无固定结构,需经常在清洗篮内翻找,影响工作效率,标识牌未注明科室,发包前核对后常需更正所属科室,为解决上述问题,我科设计制作了医疗器械分类清洗标识牌,并获得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320829773.1)。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分类清洗 标识牌 应用
  • 简介: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成像技术及物理学的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普遍。PET/CT是由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和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功能影像和解剖影像的同机融合,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定位准确及解剖结构清楚的特点,是目前影像诊断技术中最为理想的结合,特别是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价、预后评估、原发灶寻找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发现全身微小的病变,肿瘤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

  • 标签: PET/CT 信息化 检查流程
  • 简介:目的探讨微课双语教学在高职口腔护理方向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学校2014级口腔护理方向3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微课双语教学,通过学生评教、课后微视频使用率及对教师的访谈评估应用效果。结果学生评教中,教师在微课双语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得分均较高;60.5%(23/38)的学生课后观看微视频在3次以上,84.2%(32/38)的学生将视频用于指导操作实践操作;访谈结果显示,授课教师认为微课双语教学效果较佳,同时,给教师前期的备课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结论微课双语教学应用于高职口腔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得到师生认可,但也对授课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微课 口腔护理 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