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骨科就诊的92例跟骨关节骨折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6例,给予对照组“L”形切口治疗,给予观察组切开复位联合“Y”型钢板固定术治疗,将两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皮肤坏死、固定不良、腓肠神经损伤)低于对照组(2.17%、19.57%),(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2.36±0.54)分低于对照组(4.56±1.52)分,(P<0.05)。结论:固定手术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内固定手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行钢板固定治疗的87例锁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通过奇偶数字法决定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4)接受日常基础护理,观察组(n=43)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护理指标满意率为100.00%(43/43),对照组病患护理指标满意度为81.82%(36/44),观察组护理指标满意度远超对照组,两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精神健康和社会活动指标均好于对照组,显然观察组生活质量总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提高护理指标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锁骨骨折 钢板内固定 综合护理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脊柱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术治疗期间,辅以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病例选自在2020.01-2021.07时间内,于我院就医的86例脊柱骨折患者,均接受固定术治疗,以随机盲选法实施分组。在常规组中提供常规护理,在观察组中提供优质护理,统计干预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常规组低(x2=6.081,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常规组(t=13.014,P<0.05)。结论:通过以优质护理实施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风险,同时还能缓解患者疼痛,适宜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内固定术 优质护理 并发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固定技术及微创骨科的发展与骨科护理。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和家属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传统固定技术治疗以及相对应骨科护理措施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微创骨科治疗并接受相关护理措施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以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结论:微创技术及其相对应护理措施的合理应用,整体治疗和护理效果由于使用传统固定技术以及护理措施的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可见,固定技术以及微创骨科技术的发展,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促进骨科护理服务的发展,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骨科 内固定技术 微创骨科 发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饮食护理对股骨颈骨折固定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2020年4月-2020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固定术后患者64例纳入研究,随机抽签法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饮食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中医饮食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用于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后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选择进行研究的102例患者均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之间来我院内进行了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当中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当中患者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疼痛评分以及护理后腕功能优良率进行对比。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后无意义(P>0.05);术后3天以及术后7天患者的疼痛评分均高于观察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腕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后患者时,对其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对患者的疼痛感进行缓解,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将康复护理应用于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同期入院的80例并分组行护理措施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措施针对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研究组40例)与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参照组40例),同时观察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后的心理状态、 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利用统计学分析后对护理作用予以判定。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属研究组分值更具优势,同时研究组采用的护理方式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两组数据通过统计学方法处理后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 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更好改善患者心理不良情绪及疼痛感,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本院接诊的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后患者3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例。对照组在远端骨折固定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远端骨折固定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84%高于对照组满意率62%。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期护理之后,患者的治疗满意率有所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 早期康复护理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对腰椎固定术病人术后伤口疼痛的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中医院2019年3月至8月收治的80例腰椎固定术病人,两组病人均采用全麻下行腰椎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腕踝针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术后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伤口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术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体位结合传统护理对腰椎固定术后尿潴留及自主排尿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腰椎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进行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并在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和首次排尿时间分别为4.76%和(21.55±15.39)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和(45.07±30.16)min,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体位护理 传统护理 腰椎内固定 术后尿潴留 自主排尿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腰椎骨折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椎骨折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下肢骨折固定手术患者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固定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100例进行探讨。以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基于手术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探讨。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指标优势明显,与常规组相比存在较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对于固定手术效果的提升作用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肢骨折 内固定手术 综合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对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来本院治疗的62例腰椎骨折患者,日期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组,参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手术室护理配合)各31例。所有患者均需使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情绪评分。结果: 实验组发生率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所出现的负性情绪,确保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同时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腰椎骨折 手术是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机器人援助下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26例机器人援助下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精心的,个性化的整体制责任护理。结果 26例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0.3天,未出现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关节活动恢复,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结论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疾病,固定手术创伤小,出血小,恢复快,术后经过精心护理,26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心理状态良好,生活质量有效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机器人 股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固定治疗的手术护理配合分析。方法:探究实验的区间是2020.01-2021.07,选择的实验对象是在实验区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并且在治疗期间采取了切开复位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措施,对比实验的要求,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记录相关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结果:探究实验区间内,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3%, 患者手术之后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手术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胸腰椎骨折患者 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 手术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细节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因子水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将细节护理,实施在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固定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穴位姜灸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一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宫瘤清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姜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采用姜灸治疗的观察组治疗疗效和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姜灸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穴位隔姜灸 子宫肌瘤 护理方法 宫瘤清胶囊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传统的前臂固定带中肩颈尼龙吊带材料粗糙,如果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尼龙带的摩擦容易使颈部皮肤发生擦红,甚至破损,使患者舒适度降低。且患者佩戴前臂固定带活动时,患肢容易下滑,低于心脏水平,增加患肢肿胀,不利于患者康复。经临床使用,传统前臂固定带存在佩戴不舒适,稳定性差,患者随着步行前臂的摆动会增加骨折处的疼痛等问题。因此,制作改良版前臂固定带使患者佩戴舒适、稳定性增加,固定牢固;让患者在佩戴过程中,患肢处于功能位,利于患肢消肿,既能减轻因前臂摆动导致的骨折处疼痛,也能减轻对颈部的受压,不会使患者颈部出现压疮问题。方法 在传统前臂固定带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设计,为达到上臂紧贴于前胸部固定,使前臂悬吊于功能位,在腰部增加一条活动性固定带。在前臂托增加一条大拇指固定带,使前臂悬吊稳定性增加,减轻颈部悬吊力量。在肩颈悬吊带上增加柔软、可活动的衬垫,减轻颈部局部压力,增加颈部佩戴舒适度。 结果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增加了患者佩戴的舒适度,缓解了患者颈部局部的压力,能妥善固定前臂,减轻患肢疼痛,增加了佩戴前臂固定带的有效性,使患肢处于功能位,护理人员及家属使用方便,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结论 改良版前臂固定带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并达到了预期固定的效果。

  • 标签: 前臂固定带 改良 前臂损伤
  • 简介:摘要:鼻腔导管固定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橡胶塞,其特征是在橡胶塞两侧固定设有鼻夹,橡胶塞中央设有三个条形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给病人进行插管治疗时能够牢固固定导管,且避免了胶布过敏反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 标签: 鼻导管固定器 临床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导管安全固定和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诊治的70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