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4月7日到7月4日,笔者受医院选派赴日本福井县立病院临床进修。在那里,近距离地了解了日本福井县护理人员的成长轨迹,参观了福井县立大学护理系,与护理系的学生多次相谈,并多次参与福井县立病院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培训,感触良多。现将护士培养方式及进修体会报告如下。1福井县立大学护理系的护生管理1.1在校学习护生在学校学习4年,每年级有护生50人左右。在学校学习内容包括基础医学、解剖学、药理学、病理学、成人看护学、小儿看护学、老年看护学、精神看护学、母性看护学、地域卫生保健学等。

  • 标签: 日本 护生 护士 培养 进修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高校-社区合作健康教育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乳腺癌术后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分组。双日为对照组只接受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单日为干预组接受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接受高校-社区合作健康教育。两组在出院前1d,及出院后3个月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进行测试。同时由骨科医师采用量角器测定患者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肩内收的活动度。结果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高校-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高校-社区合作 乳腺癌 健康教育 康复
  • 简介:目的深入探讨"自我效能加油站"对肿瘤化疗患者应对方式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和2014年1—6月初次化疗并拟行6个化疗周期、应用高危致吐性化疗方案的肿瘤患者各60例,分别进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建立治疗档案。入院后对照组采用肿瘤化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进入"自我效能加油站",采用化疗常规护理+自我效能增强措施进行干预。分别于入院时、实施干预后第3个化疗周期结束时,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量表简表、呕吐程度问卷进行干预前后效果调查。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均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均分、积极应对维度得分、消极应对维度得分、生存质量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均分、积极应对得分、生存质量总分及4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性呕吐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效能加油站"可有效提高肿瘤化疗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心理支持状况,促使患者采取积极方式应对疾病和治疗,减弱消极应对方式,最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自我效能 化疗 应对方式 生存质量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15例受访者术后的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包括不明确症状的严重度及其意义、不明确治疗相关的各方面信息、难以预测疾病预后、对各类支持的不确定;主要应对方式包括主动寻求知识与信息、渴望并寻求社会支持、压抑或发泄或回避、调整与顺应。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并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医护人员应针对性地提供医疗信息及情感等方面的支持。

  • 标签: 乳腺癌 疾病不确定感 应对方式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多发性骨髓瘤(MM)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MM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化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化疗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前后应用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Herth希望量表、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应对方式、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干预后姑息、逃避、宿命、依靠自我评分高于观察组,而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希望水平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评分及总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MM化疗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骨髓瘤/药物疗法 全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