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质量改善主题活动,探讨影响PDA夜间分级护理巡视扫描率的各项因素,针对真因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以提高PDA夜间分级护理巡视扫描率。方法:成立质量改善小组,将2022年1月-6月实施质量改善前数据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7月-2023年1月按照质量改善步骤开展质量改善工作后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并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扫描情况。结果:PDA夜间分级护理巡视扫描率明显提升(P<0.05);扫描率由实施前的33.03%提升至84.43%,远超目标值。结论:通过实施质量改善活动能有效提高 PDA 夜间分级护理巡视扫描率。

  • 标签: 品管圈 PDA扫描 分级护理巡视 夜间巡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PDA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 150例妇科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 PDA辅助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给药准确率 、信息采集时间、执行医嘱时间、投诉率。结果:实验组给药准确率 高于对照组,信息采集时间、执行医嘱时间短于对照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妇科患者实施 PDA辅助临床护理效果确切,可缩短护理时间,减少投诉,提高给药准确率 。

  • 标签: PDA 妇科 临床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患者静脉输液PDA扫码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漏执行率。方法:通过对医疗机构静脉输液PDA操作流程图进行改进,制定静脉输液PDA操作流程图,培训护理人员,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PDA扫码的执行率。结果:经过一系列改进措施的实施,患者静脉输液PDA扫码漏执行率明显降低,从93.55%下降至0.97%,进步率98.96%,达成了改进PDA扫码执行准确性和效率的目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加强PDA扫码的规范操作和管理,是降低患者静脉输液PDA扫码漏执行率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静脉输液 PDA扫码 执行率 医疗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移动 PDA在医院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成效评价。方法 :将移动 PDA使用前后 3年的临床护理指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移动 PDA在医院临床护理中的成效。结果 :根据统计学结果分析使用移动 PDA前后治疗错误发生率、有效投诉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时间两组数据 P< 0.01有显著意义。

  • 标签: 移动 PDA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护士PDA使用执行力相关因素,为完善PDA系统的设计、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日常使用PDA的临床护士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影响临床护士PDA使用执行力的因素包括思想认识因素、患者依从性因素、硬件设备因素及功能缺陷因素。结论加强管理、培训及宣教,不断完善PDA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PDA“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的作用。

  • 标签: 护士 PDA 使用执行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护士 PDA使用执行力相关因素,为完善 PDA系统的设计、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 12名日常使用 PDA的临床护士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运用 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影响临床护士 PDA使用执行力的因素包括思想认识因素、患者依从性因素、硬件设备因素及功能缺陷因素。结论加强管理、培训及宣教,不断完善 PDA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 PDA“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的作用。

  • 标签: 护士 PDA 使用执行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护士PDA使用执行力相关因素,为完善PDA系统的设计、使用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日常使用PDA的临床护士进行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并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影响临床护士PDA使用执行力的因素包括思想认识因素、患者依从性因素、硬件设备因素及功能缺陷因素。结论加强管理、培训及宣教,不断完善PDA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PDA“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的作用。

  • 标签: 护士 PDA 使用执行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结合RCA模式在提高护士扫码率中的应用。【方法】以2020年10月1号-2020年10月31号我病房医嘱PDA扫码情况为前景资料,2021年3月1号-2021年3月31号数据作为实施PDCA结合RCA 模式与之前作为对比。结合PDCA与RCA模式,分析护士在操作中使用PDA实时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系列改进措施,并持续跟踪。【结果】结合PDCA与RCA模式可以提高PDA的使用扫码率,从而保证治疗的完成度与减少差错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终端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品管圈对于提升PDA静脉输液查对执行率的作用价值。方法:2022年我科室运用品管圈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分析运用前后护理缺陷情况以及查核对制度执行情况。结果:品管圈应用之后,PDA静脉输液查对制度执行进步率为100%。结论:提高PDA护理查对制度执行率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安全的重要措施,而整个工作过程中运用品管圈的模式对于促进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PDA静脉输液 查对制度 品管圈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提升PDA在护理人员中的使用,探讨品管圈具体的应用效果优势。方法:在2022年4月~2022年11月选取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的总人数为10名,在2022年3月由选取的10名研究对象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探讨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PDA的执行率差异。结果:在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后,护理人员PDA的执行率由79.06%提升到90.1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人员中推广使用PDA的过程中,通过品管圈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人员PDA的执行率,使得品管圈内的圈员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可以应用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PDA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一个信息密集的集成环境,实施信息化管理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医疗成本,还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基于此,我们开始了对医院信息化进程中PDA扫码系统的优化解决方案的研究。首先,我们分析了当前PDA扫码系统在医疗场景中的运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如系统不稳定,误扫及要素输入不便等进行了深度剖析。然后,我们设计了一套新的优化方案,其中涵盖了软件优化,硬件更新,用户操作界面的改进等方面,旨在提高PDA扫码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易用性。为验证此优化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我们在几个医院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PDA扫码系统的优化,可以有效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医生负担,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也促进了医院信息化进程的提升。这项研究的成果可为其他医疗机构在PDA扫码系统中提升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信息化 PDA扫码系统 系统优化 工作效率 用户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静脉输液中应用护理信息化-移动护理-个人数字助理(PDA)扫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22年1月~2022年6月在我科进行住院静脉输液的患者158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79)和观察组(n=79),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静脉注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护理信息化-移动护理-PDA扫描技术,比较两组静脉输液各个环节用时。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流程各个环节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脉输液 PDA 输液配制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急诊静脉输液中,实施基于掌上电脑(PDA)移动信息技术的油画护理流程的临床价值。方法:以56例急诊静脉输液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基于PDA移动信息技术的优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两组护理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给予PDA信息技术的优化护理流程用于静脉输液患儿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差错事件,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 小儿静脉输液 优化护理流程 PDA移动信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急诊静脉输液中应用基于PDA移动信息技术的优化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患儿1000例进行分组对比观察,分组方法为盲分法,按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的500例患儿为参照组,按基于PDA移动信息技术的优化护理流程开展护理的500例患儿为观察组,对两组输液物品准备时间、核对患儿信息用时、核对输液单用时以及静脉穿刺用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用时均比参照组用时要短(P<0.05)。结论:在小儿急诊静脉输液过程中采取基于PDA移动信息技术的优化护理流程可缩短护理操作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PDA移动信息技术 优化 护于流程 小儿 急诊静脉输液
  • 简介:近年来,尽管胸外科手术的操作及麻醉技术有所提高,但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还相对较高。许多食管癌病人既往有吸烟史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肺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食管癌手术创伤人、时间长,术中挤压肺叶以扩大手术视野,游离食管等操作会损伤或刺激肺门及支气管,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均影响了肺膨胀,使有效的呼吸面积减少。为改善病人的肺功能,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前进行呼吸肌及呼吸功能锻炼,可使肺功能得到小同程度的改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肺功能 食管癌 病人 呼吸系统并发症 胸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脊柱手术患者改善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7年9月拟行脊柱手术患者50例,术前1~4周指导患者实施呼吸功能训练,观察训练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训练后患者的肺活量百分比(VC,%)、用力肺活量又称时间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0,%)、最大通气量百分比(MVV,%)及血氧饱和度(SaO2,%)较训练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均〈0.01)。结论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有利于患者手术后的及时康复。

  • 标签: 脊柱手术 呼吸功能训练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患者术后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开展呼吸功能锻练,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开展呼吸功能训练,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肺癌术后 肺功能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护理与功能锻炼干预应用于手烧伤整形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手烧伤整形患者抽取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为早期护理与功能锻炼措施,统计两组手功能恢复情况、自理能力。结果:试验组手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理能力同样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手烧伤整形患者应用早期护理与功能锻炼效果更好,患者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各项临床指标均得到了改善,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 标签: 手烧伤整形 早期护理 功能锻炼 常规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挑选 50例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被本院所收治患有尿毒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组分别有患者 25例,对照组运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与免疫功能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能有效改善其肾功能,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毒症 肾功能 免疫功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