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SIL患者激光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宫颈病门诊激光治疗的LSIL患者2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42.42±10.963)岁,感染高危HPV者176人(占73.9%);临床治愈212人,治愈89.1%;病毒清除130人,清除为74.7%,年龄越大,术后高危HPV清除越低。治愈与年龄、术后高危HPV感染,以及HPV分型相关,年龄越大,高危HPV持续感染,HPV病毒分型越高危,则治愈低。结论LSIL患者可以选择激光治疗;年龄和术后高危HPV持续感染仍是治愈的危险因子。

  • 标签: 阴道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 激光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激光光动力疗法治疗巨大乳腺外paget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采用激光光动力疗法治疗巨大乳腺外paget病13例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3例患者经4-7次激光光动力治疗后皮损完全消退,随诊2年无复发。结论:激光光动力治疗可消除隐性病灶,保护器官容貌及功能,可根治早期肿瘤患者,做好皮损创面的清洁护理和预防感染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 标签: 乳腺外PAGET病 皮肤疾病 激光光动力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抑郁程度患者手指再植成活。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存有抑郁症状需手指再植患者120例,运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Zung氏抑郁量表,就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实施测量,且分别对S-AI、T-AI量表累加得分及SDS得分予以计算,将其与患者病历信息相结合,采用Epidata4.0完成数据录入,运用SPSS19.0d对数据予以分析,最终对不同抑郁程度患者实施统计分析手指再植成活予以比较及临床观察。结果经数据统计计算可知,S-AI、SDS及T-AI平均得分分别为(49.15±11.46)分、(52.69±9.58)分和(49.16±11.05)分,本次研究患者当中,中度抑郁及轻度抑郁均具有较高的比例,即分别为25.0%、30.83%。经对断指再植成活实施多因素分析最终结果可知,术后抑郁乃是对再植成活造成影响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其程度高低与手指再植成活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结论断指再植人群均存在有程度不同的心理抑郁状况,且伴随抑郁程度的加深,其断指再植成活呈现出下降状况,至此,针对断指再植且存有抑郁患者,需对其抑郁状况给予消除,方可实现手指再植成活的相应提升。

  • 标签: 手指再植 成活率 抑郁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Nd∶YAP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喉及喉咽部血管瘤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Nd∶YAP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喉及喉咽部血管瘤11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1次治疗治愈3例,2次治疗治愈3例,3次治疗治愈2例,4次治疗基本治愈1例,4次治疗好转2例:术后瘢痕形成3例,伤口感染1例.结论:良好的护理是提高Nd∶YAP激光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喉及喉咽血管瘤手术成功的关键,对病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Nd∶YAP激光 平阳霉素 血管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治疗色素增加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表皮层、真皮层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各50例,选取自2012年1月~2014年6月。所有患者均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表皮层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的激光波长为532nm,真皮层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的激光波长为1064nm。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表皮层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而真皮层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为92%,差异不明显(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和瘢痕。结论对色素增加性疾病患者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色素增加性疾病 Q开关NdYAG 激光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对血管再通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根据发病后时间溶栓分为0~3h,〉3-6h,〉6~12h三组。结果:三组血管再通分别为86.96%、74.51%、61.91%。早期治疗(0-6h)组血管再通(78.38%)与延迟治疗(〉6~12h)组的61.91%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五周病死、反复心绞痛和反复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AVB)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AMI发病后6h内溶栓治疗,血管再通效果最好,住院病死最低,但发病时间〉6-12h的溶栓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疗法 尿激酶
  • 简介:目的:研究ICU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ICU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包括ICU的科学设计、布局;人员和设备的合理配置;各种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监控制度的制定和完善:环境、人员和病人的科学管理.观察ICU危重病人各种院感发生变化,并与以前ICU内院感发生比较.结果:实验组气管导管留置病人呼吸道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vs34.36%P<0.01),实验组血管相关性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1.43%vs5.56%P<0.05),实验组泌尿道相关性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13.92%vs34.36%P<0.01).结论:ICU规范化建设和管理降低呼吸道、泌尿道、及血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ICU危重病人 规范化 建设与管理 医院感染 相关性感染 感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死亡的原因影响因素,前瞻性研究渗透式健康教育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维持透析患者常见死亡影响因素及年死亡,从2013年开始给予渗透式健康教育,分析接受渗透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年死亡的影响。结果2012年﹑2013年及2014年的年死亡分别为17.00%﹑13.79%及8.33%,经医学统计学检验,渗透式健康教育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因素复杂,给予渗透式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透析患者死亡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渗透式健康教育 死亡率 死亡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11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入院48h内置鼻饲管,肠内营养制剂给予营养科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3/日。干预组采用力存益生菌颗粒(上海励成营养产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g采用温水化开鼻饲管注入,2次/日+肠内高营养治疗200ml/次3/日。两组应用时间均为15d。观察两组肺部感染发生、血清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水平及腹胀、腹泻等胃肠并发症发生。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为22.81%,对照组为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TP、PA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干预组腹胀发生为10.52%,对照组发生为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腹泻发生为7.02%,对照组为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便秘发生为5.26%,对照组为15.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重症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可能与益生菌可有效维护胃肠功能、改善营养状态等有关。

  • 标签: 肠内营养 益生菌 脑卒中 获得性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