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及护理工作的必要性。方法对28例临床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及护理,并通过临床资料观察分析疗效。结果急性期内通过积极治疗及急救护理效果较好,视力由入院时的无光感提高到~0.7。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在4h内进行及时治疗,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是视力恢复的关键。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急救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TC/HDL-C、LDL-C/HDL-C评估糖尿病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共110例,其中糖尿病组53例及正常对照组57例。分别观察两组间CIMT、TC/HDL-C、LDL-C/HDL-C间差异,及CIMT与TC/HDL-C、LDL-C/HDL-C相关性。结果本实验入选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脂比率TC/HDL-C、LDL/HDL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受检者,两组间具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评估指标LDL-C/HDL-C、TC/HDL-C间均有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TC/HDL-C LDL-C/HDL-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血管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血管瘤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聚桂醇注射液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管瘤直径较治疗前显著减小,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1%,对照组83.9%,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为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患儿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6%,对照组51.6%,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儿临床不良反应,预后良好。

  • 标签: 肝血管瘤 聚桂醇注射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抽选冠心病患者90例,均实施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处理,但对照组患者于治疗中实施基础护理,干预组则实施围术期护理,评定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率、护理满意率和对照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于冠心病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中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 冠心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在肝癌中的运用效果及对bFGF、VEGF的影响。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肝癌病患148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对照组则进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bFGF、VEGF值等指标。结果两组内各指标治疗前1天与治疗后1周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周血清肌酐、尿素氮及甲胎蛋白值分别与本组内治疗前各指标值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介入治疗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对肝硬化内结节诊断及癌变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0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硬化患者,回顾性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肝硬化内结节诊断及癌变早期的价值。100例病例采用GESigna1.5T核磁共振仪进行诊断,均以脂肪抑制T2WI和横轴位T1WI平扫,后利用三维成像技术做动态图像处理。另选取50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ADC值等。结果100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肝硬化内再生结节,具体分为两种其一大结节,其二小结节;同时100例患者中50例经诊断确诊为肝癌患者。且ADC值等均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MRI对诊断肝硬化内结节及早期癌变准确性高,有利于区分疾病类型,故值得广泛推广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中。

  • 标签: NMRI 肝硬化 肝内结节 癌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孕产妇的监测护理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住院的9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90例,观察组孕产妇90例。对照组孕产妇在常规检测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治疗护理前后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经监测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的舒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所需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83.67%)显著高于对照组(4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孕产妇在监测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有效增强孕产妇的舒适度,提高孕产妇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 临床路径护理 舒适度 住院费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2月~2015年8月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对照实验,实验组患者接受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栓塞治疗,回顾性分析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以及传统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死亡率、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对比实验组总术后自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SolitaireAB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率相较于传统栓塞疗法显著升高,且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显著提升,复发率显著降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Solitaire AB支架 弹簧圈 颅内宽颈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优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ngⅡ、ALD、NE、E、BNP、L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b、Cr及E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3个月内胸痛消失3例,占27.27%,胸痛症状没有改变4例,占36.36%,胸痛症状加重2例,占18.18%,死亡2例,占18.18%,观察组患者在3个月内胸痛消失8例,占72.73%,胸痛症状没有改变2例,占18.18%,死亡1例,占9.09%,观察组患者治疗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冠心病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脏相关的不良因子水平,患者的血红蛋白和其胸痛症状有关,心脏功能与神经内分泌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由于优化药物治疗。

  • 标签: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