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食管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消化内科常见、多发病,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食管十二指肠内容物的防御机制下降以及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对食管粘膜的攻击作用有关。其典型症状态包括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等,其疾病谱包括了食管炎(RE)、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研究进展 胃蛋白酶 胆盐 胰酶
  • 简介:目的:比较难治性食管病(RGERD)与非RGERD食管动力特点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消化科进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GERD患者86例,其中RGERD组44例,非RGERD组42例,比较2组患者食管动力特点的差异。结果:RGERD组与非RGERD组食管下括约肌(LES)长度分别为(2.6±0.7)和(3.5±0.9)cm,LES静息压分别为(16.3±8.0)和(20.3±8.6)mmHg(1mmHg=0.133kPa),远端波波幅分别为(65.7±30.1)和(80.1±34.9)mmHg,食团内压(IBP)分别为(11.6±4.0)和(13.6±3.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2.235、2.044、2.400,均P〈0.05)。2组LES残余压、蠕动波持续时间、远端收缩积分(DCI)、收缩前沿速度(CFV)、远端收缩延迟(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大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和无效吞咽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ES长度较短、LES静息压偏低、远端波波幅偏低、IBP偏低及小型蠕动中断百分比增加是RGERD的主要食管动力障碍,调控这些因素或许可以为RGER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食管动力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合理的单纯胰液流动物模型,并比较胰液、胰液+胆汁在食管炎中的作用.方法按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全切除+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以及全切除+食管十二指肠吻合+胆管空肠吻合术分别制作胰液+胆汁混合食管(混合组,20只)及单纯胰液食管(胰液组,20只)大鼠模型,对照组(10只)仅单纯剖腹再关腹.术后1、2、4周分批处死动物,观察大鼠体重变化和食管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混合组大鼠术中及术后共死亡4只,制模成功率80%;胰液组共死亡6只,制模成功率70%.混合组和胰液组大鼠体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周后体重逐渐上升,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218±21)、(216±20)g对(286±28)g,P值均<0.05)].混合组和胰液组大鼠均出现程度不等的食管炎(RE),病变以食管下段为重,随病程延长加重;组织学表现为炎症、糜烂、溃疡、上皮高度增生及出现组织转化,但两组间食管损伤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成功制作单纯胰液的RE模型,为研究胰液造成的RE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食管炎 消化性 胰液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质子泵抑制药物治疗难治性食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食管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艾普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对照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质子泵抑制药物治疗难治性食管病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状况和睡眠质量,治疗安全性良好。

  • 标签: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质子泵抑制药物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 简介:食管底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症的主要表现,60%门脉高压症由肝硬化引起,大约70%的肝硬化患者出现门脉高压、食管和/或底静脉曲张,其中约1/3会出现静脉破裂出血,而首次静脉出血(FVB)其死亡率高达1/3,约有50%~80%的患者会发生再出血,再出血死亡率更高,

  • 标签: 静脉曲张 肝硬化 套扎术 介入治疗
  • 简介:食管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到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临床表现,可以导致口咽、喉、气道等食管外组织损害,严重者可以引起出血、狭窄等严重并发症。1999年Genval工作会议报告提出GERD的定义为:由食管物引起的食管食管外组织损害或产生足以影响生存质量的临床症状。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非靡烂性 发病机制
  • 简介:门静脉高压症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常见病因为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基本病理生理特征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门静脉及其属支血管内静力压升高并伴侧支循环形成,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水、肝性脑病、食管静脉曲张(gastroesophagealvarices,GOV)出血等,其中GOV出血病死率最高,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

  • 标签: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症 临床综合征 门静脉系统 防治
  • 简介:最为广泛应用的干燥综合征欧洲诊断标准现已修正,唇腺活检和/或Ro/La血清学阳性必不可少·西维美林(cevimeline)是一种新型毒蕈碱受体(M3)刺激剂,与毛果芸香碱比较,能更有效地改善干燥症状,副作用更少。近期研究明确了干燥综合征病人发展为淋巴瘤的一些危险因素

  • 标签: 抗磷脂综合征 APS 诊断 静脉血栓 治疗
  • 简介:食管异物,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异物滞留于食管。经常因为患者饮食不慎而误咽异物,如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等。异物多嵌在食管狭窄处,在第一狭窄即食管人口处多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引起食管周围炎及脓肿等并发症,如果穿破大血管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

  • 标签: 食管异物 治疗 并发症
  • 简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迅猛发展。随着脐血使用、供者淋巴细胞输注、非清髓性预处理等方法的运用.已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于allo-HSCT。尽管如此,提高allo-HSCT后的长期生存仍遭遇瓶颈,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移植物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本文将重点讨论肺部GVHD的定义、诊断以及治疗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肺部移植物抗宿主病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 简介:凝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凝块形成(如在心大约每200人中就有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的延伸和栓塞。凝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指征。在英国,1人需凝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凝块 静脉 血栓 抗凝剂
  • 简介:凝治疗能预防病理性血栓形成(如在心瓣膜或心房),阻止静脉中已经形成的血栓延伸和栓塞。凝治疗的类型、强度和疗程取决于治疗的适应证。在英国,约有1.8%的人群需要凝治疗。肝素和华法令是两种主要的抗凝剂。

  • 标签: 抗凝治疗 临床应用 病理性血栓形成 抗凝剂 适应证
  • 简介:我院2005年2月至2008年9月施行124例大部切除,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T2DM)36例。回顾分析大部切除术后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T2DM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报告如下。

  • 标签: 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 糖尿病 血糖
  • 简介:留置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一般情况下都是按常规的《护理基础学》操作方法进行。笔者阅读了很多资料知道同行们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置管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探讨,现概述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 护理
  • 简介:痛风作为一种常见的关节炎,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不恰当的治疗可以造成慢性疼痛、肾功能不全以及关节破坏和畸形,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包括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和降尿酸的药物。作者结合临床经验及国内外痛风指南,对治疗痛风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及合理用药作一综述。

  • 标签: 痛风 抗痛风药 合理用药
  • 简介:HIV疾病是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将其作为工厂来产生病毒自身新的拷贝。药物治疗采用不同制剂的组合,作用于病毒生活周期的不同阶段(图1)。目前,在英国得到批准的逆转录病毒药物包括下列四类。

  • 标签: 药物治疗 药理学 爱滋病病毒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