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多次洗胃法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AOPP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次洗胃法治疗,患者入院后即给予经口留置胃管洗胃,至洗出液澄清、无蒜臭味后拔除胃管;观察组患者在初次洗胃结束后,保留胃管进行多次洗胃。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次性洗胃比较,多次对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洗胃,能更彻底地清除胃内毒物,显著缩短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观察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有关。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治疗 间歇多次洗胃
  • 简介:目的探究金天格胶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治疗且符合标准的133例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给口服钙剂和阿仑膦酸钠,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天格胶囊,3次,d,3粒/次,连续治疗6个月。记录2组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骨密度(bonedensity,BMD)、膝关节及腰背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VAS)、血清骨钙素(boneglaprotein,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telopeptideoftypeIcollagen,β-CTX)、I型原胶原N端前肽(N-terminalpropeptideoftypeIprocollagen,PINP)水平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三角BMD均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腰背部和髋膝关节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BGP、ALP、β—CTX、PI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钙及血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可降低PMOP患者骨转换水平,提高骨密度,减少骨质丢失,缓解腰背部及关节疼痛,同时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金天格胶囊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AMI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便秘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首次排便时间、排便状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过度用力、大便硬结、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便平均时间为(2.26±0.34)d,对照组为(2.63±0.4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能有效预防AMI患者发生便秘、改善便秘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护理 前瞻性护理模式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肺结核出院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后出院的肺结核患者83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17例,对照组患者41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采用传统方法由护士进行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随访。随访6~12个月后,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两组患者对随访服务的满意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疾病康复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疾病相关知识的得分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对随访人员服务态度、随访次数、随访时间以及对工作人员信任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12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x线治愈率、满疗程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模式应用于肺结核出院患者的随访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流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治疗 护理 医护一体化 随访
  • 简介:目的探讨结核病健康教育提高中小学校医结核病相关知识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南宁市六个城区154名中小学校医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并举行专题讲座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对校医就结核病相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中小学校医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核心信息的全部知晓率,结核病预防、治疗、传染性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TB/HIV双重感染知识的知晓率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发放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并举行专题讲座对中小学校医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能显著提高他们的结核病相关知识水平,对有效防控结核病的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教育 校医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以社区小组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在社区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以社区小组为单位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与护理,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自我管理情况(坚持锻炼、合理膳食、自我监测、服药依从性)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坚持锻炼、合理膳食、自我监测、服药依从的比例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以社区小组为单位的护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形成坚持锻炼、合理膳食的健康生活方式,掌握自我监测的基本健康管理技能,提高服药依从性和对社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病 护理 管理 社区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