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胃上皮细胞和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细胞的细胞内固有荧光特征性生物物质来源。方法: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比较2种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和正常胃上皮细胞株在波长500~530nm的固有荧光表现:以罗丹明123(Rodamine123)对细胞内线粒体进行染色,观察细胞固有荧光的位置分布;采用氧化呼吸链阻断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阻断细胞氧化呼吸反应,测定细胞内固有荧光强度变化。结果:波长500~530nm的细胞固有荧光主要来自于细胞线粒体内,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荧光强度都明显弱于正常上皮细胞株。CCCP作用于细胞可提高该波长范围细胞内的荧光强度。结论:细胞在500~530nm波段固有荧光减弱的特征可能有助于诊断胃癌,该固有荧光的生物物质来源可能是参与线粒体内氧化呼吸作用的重要辅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

  • 标签: 胃癌 固有荧光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
  • 简介:目的:构建含解耦联蛋白2(UCP2)-3’非翻译区(UTR)序列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探讨微小RNA(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15b的靶基因,分别将预测靶基因UCP2的3’UTR及其突变体克隆到荧光素酶载体DsiCHECK-2骨架中,构建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并采用测序方法鉴定DsiCHECK-2-UCP2载体是否构建成功。将UCP2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分别与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在293T细胞中共转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分析miR-15b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测序鉴定证实psiCHECK-2-UCP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转染UCP2野生型和UCP2突变型报告基因的293T细胞过表达miR-15b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下降.下调31%(P=0.003),过表达miR-15b抑制剂后,UCP2野生型报告基因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增加,上调46%(P=0.01)。而miR-15b模拟物、miR-15b模拟物正常对照、miR-15b抑制剂、miR-15b抑制剂正常对照对UCP2突变型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UCP2是miR-15b直接作用的靶基因,且miR-15b结合于UCP2基因3’UTR区域.转录后水平对UCP2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解耦联蛋白2 微小RNA-15b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 简介:<正>应用国产RFA-B型落射荧光装置,对结核病医院331例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荧光染色法(金胺O法)和抗酸染色法(Z-N法)对比检查,以检测该装置用于抗酸菌的检出效果。上表331例肺结核病人中,荧光法检出抗酸菌阳性者为177例,检出率为53.5%;抗酸法检出阳性者105例,检出率为31.7%。荧

  • 标签: 抗酸杆菌 荧光法 痰标本 肺结核病人 检出率 抗酸染色法
  • 简介:<正>对1025份临床血清标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的方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并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免疫学指标的对比检测。结果:HBsAg(+)、HBeAg(+)、HBcAb(+)模式HBVDNA阳性率为99.2%(390/393),其平均拷贝数为4.65×10E8拷贝/ml:在HBsAg(+)、HBeAb(+)、HBcAb(+)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62.5%

  • 标签: HBCAB 乙型肝炎病毒 临床血清 DNA 拷贝数 免疫学指标
  • 简介: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及实体肿瘤的现代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使得患者获得较彻底的治疗。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临床问题。在目前判断标准确定的MRD范围内,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细胞遗传学方法,不能敏感地检测MRD,难以客观地对病情转归进行科学预测,使治疗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 标签: 荧光原位杂交 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 简介:<正>以完全闭管式的PCR和荧光探针技术相结合的实时检测定量PCR方法对1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HBeAg阳性/抗HBe阴性患者HBVDNA拷贝数与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者或HBeAg阴性/抗HBe阴性患者的拷贝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后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BVDNA拷贝数与肝实质损害指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

  • 标签: 血清谷丙转氨酶 乙肝病毒 肝实质损害 拷贝数 肝炎患者血清 荧光探针技术
  • 简介: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IB)对113例SLE患者和57例其他结缔组织病(CTD)患者及45例健康体检人员的12种抗核抗体进行测定。结果IIF检测ANA结果显示,SLE患者ANA的阳性率为76.1%(86/113),其荧光染色模型主要为核颗粒型、核均质型和浆颗粒型。IB检测12种ANA结果显示,SLE患者的抗dsDNA、抗Sm、抗SS—A、抗nRNP/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其他CTD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厢IIF和IB法进行ANAs体谱检测对SLE检测有一定的敏感性。

  • 标签: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核抗体谱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