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推进胸痛中心建设优化诊疗流程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发布《关于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体系建设的通知》,强调了提升各级医院心脑血管病的急救能力的重要性,并将胸痛中心建设纳入国家政策。作为对急性胸痛为主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胸痛中心采用全新的管理理念,结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以及院内多个学科共同合作的多学科协作医疗模式,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梗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胸痛中心 急危重症患者
  • 简介:Giannitsis教授指出:“新一代高敏肌钙蛋白(hs—cTn)检测较传统的cTn检测方法,灵敏度、分析精密度显著提高,能更敏感探查既往易被漏诊的微小心肌损伤,有助于临床更早期诊断AMI,从而快速诊断高危患者以及安全排除非ACS患者,

  • 标签: 心肌标志物 急性心梗 微小心肌损伤 高危患者 肌钙蛋白 早期诊断
  • 简介:为了从期刊文献的学科属性实现族性检索,为文章的分类统计创造条件,本刊2005起均对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进行分类后。标识分类文章一般标识1个分类,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识2个或3个分类;主分类排在第一位,多个分类之间应以分号分隔。希望有条件查询的作者在来稿时自行标明中图分类

  • 标签: 中图分类号 期刊文献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分类统计
  • 简介:人生第一次心跳是什么时候?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比先前认为的更早,女性受精16天时,胚胎出现第一次心跳。研究人员给小鼠胚胎中的钙分子添加荧光标记物,以便观察心脏肌肉的活动,结果发现,小鼠胚胎在心脏发育早期阶段——形成新月形生心区时,心脏肌肉开始收缩,意味着心脏开始跳动。小鼠第一次心跳是在受精7.5天时,相当于人类受精16天。

  • 标签: 小鼠胚胎 生心区 荧光标记物 发育早期 英国牛津大学 心管
  • 简介:目的了解运动员的心电图改变。方法选择出一千例运动员的心电图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自动分析报告结果99%出现心外膜下心肌损伤、心包炎、高血钾、复极综合征等异常心电图诊断。结论99%的运动员出现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

  • 标签: 心电图 运动员 早复极综合征
  • 简介:患者女,26岁.因反复心悸、气短两年余,近1个月来加重入院.查体:BP120/78mmHg,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7~10次/min,心尖部Ⅱ级SM,返流性,肺元罗音,肝肋下二横指,下肢浮肿(+).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 标签: 隐匿性交接早 伪文氏现象 心电图
  • 简介: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前者大多是因为大脑动脉狭窄阻塞、血栓形成导致大脑局部缺血。后者多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瘤。动脉瘤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而是动脉壁局部变得薄弱、扩张,甚至可破裂引起出血。有研究指出,如果动脉瘤直径大于7mm,那么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的几率就增大了。动脉瘤破裂出血还有其他诱发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动脉瘤 遗传早现现象 动脉瘤破裂出血 遗传性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患者女,66岁。1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发作性心前区不适,无心悸、胸闷、头昏、黑蒙等。无高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及糖尿病等病史。常规心电图(图略),P波顺序出现,P—R间期0.28s,P—P间期0.85s,心率72次/min,一度房室阻滞。发病时心电图(图1)示,P_(1-9)为窦性P波,P—P间

  • 标签: 房性早博 房室结双径路 心电图 诊断 实性心律 窦房干扰
  • 简介:患者男性,67岁。因反复发作心悸10余年,多次常规心电图检查正常。而作活动平扳试验。运动前.平卧位心电图正常。体检心肺正常,基础血压140/90mmHg。无高血压病史,采用Bruce方案,运动总时间4分54秒,〈Ⅰ级,心率136次/分,达该年龄组最大心率100%。病人感觉气喘、无力、面色苍白,测血压160/100mmHg,当时血压增高考虑运动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反射性血压升高。即结束运动示窦性心律,心率逐渐减慢,103次/分,匀齐,血压由增高渐稳定,140/55mmHg,屏幕观察5′14″时,示房性期前收缩(PAS)诱发连续性频率达266次/分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由坐位,取平卧位,舌下含硝酸甘油0.5mg,鼻吸氧,

  • 标签: 运动负荷试验 诱发 室上速 Bruce方案 室上性心动过速 最大心率
  • 简介:由世界卒中组织(WorldStrokeOrganization,WSO)主办的第届世界卒中大会于2008年9月24—27日在奥地利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3000多名专家、学者(包括中国大陆的30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2006年10月29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卒中大会上,国际卒中协会(InternationalStrokeSociety)与世界卒中联盟(WorldStrokeFederation)合并成立WSO。从2008年起,由WSO举办的世界卒中大会将每两年举办1次。第届世界卒中大会,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卒中预防、卒中影像学等方面展开全面的讨论。本次会议共筛选了1500多篇论文摘要,发表在WSO会刊《国际卒中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Stroke)上。现将这次会议交流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处理1.1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延长至4.5h基于1981年Astrup等提出的缺血半暗带的理论,多年来将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定为3h。通过对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两种检查间的不匹配区等的研...

  • 标签: 世界卒中 卒中大会 大会纪要
  • 简介:目的探讨吸烟与男性发冠心病(PCAD)的关系。方法纳入2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PCAD患者,其中男性组158例和女性组112例,对两组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发冠心病家族史、血脂异常等)进行分析。结果PCAD患者男性组和女性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高血压、糖尿病、PCAD家族史无差异,但男性HDL-C(mg/d1)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PCAD与吸烟呈正相关(OR=153.82,P〈0.01),与HDL-C呈负相关(OR=0.95,P〈0.01)。结论男性PCAD的发病年龄早于女性,且与男性的吸烟和低HDL-C密切相关。

  • 标签: 早发冠心病 危险因素 吸烟
  • 简介:目的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项参数(PLT、PCT、MPV、PDW、WBC以及Hb)的动态观察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28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依照缓解的情况分成甲组和乙组,其中22例甲组为完全缓解(CR),6例乙组为未完全缓解(NR),并选取60例健康体验人员作为对照组。第一个疗程化疗之后均出现了骨髓抑制情况,并对患者在初诊当中、第一个疗程化疗之后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时以及首次骨髓缓解时的血常规项参数数值分别测定,同时对血小板在第一次化疗之后的最高和最低值进行观察。结果在PLT、PCT、MPV以及Hb数值上,22例CR初诊患者(甲1组)和CR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患者(甲2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在PLT、PCT以及Hb数值上,6例NR初诊患者(乙1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而和甲1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PLT、PCT、WBC和Hb数值上,NR出现最重骨髓抑制患者(乙2组)要比健康对照组低(P〈0.05),而和甲2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CR率上,28例AL患者第一次化疗之后的PLT≥100×109/L要显著比PLT〈100×109/L高(P〈0.05),而PLTH/L≥10的患者要显著比PLTH/L〈10的患者高(P〈0.05)。结论测定血常规项参数能够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早期预测,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血常规六项参数 动态观察
  • 简介:2008年9月27—28日,由中国脑血管病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与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共同主办的“第届介入神经放射自由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成功召开。参会代表以国内积极从事介入神经放射专业的中青年学者为主,共100多位,来自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大家在轻松的环境中,本着“自由、自愿、自费”的原则,深入交流,相互启迪,学术气氛活跃。就一些脑血管疾病的疑难病例、专业热点问题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 标签: 介入神经放射 自由 论坛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 简介:近日,记者在长春文庙门前发现,一位老者身穿运动服,脚穿轮滑鞋,手里拿着冰球杆在水泥地面上玩着冰球:老人娴熟的动作吸引了记者,记者看后都觉得自叹不如。

  • 标签: 冰球 老人 不锻炼 记者 运动服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全血脑钠肽(BNP)水平与6分步行试验(6-MWT)的相关性,进一步说明BNP测定对心衰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择77例住院心衰患者及41例心功能正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人院当日采集全血标本,用荧光免疫分析的试剂盒测定BNP,并于当日完成6-MWT。BNP水平与6-MWT之步行距离(6-MWD)的相关性采用SPSSV10.0软件包分析。结果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BNP水平逐渐升高,与6-MW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12,P〈0.01。结论BNP水平可以判断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与6-MWT相比,检测更简便、安全、客观,更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6分钟步行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对改善未足月胎膜破产妇新生儿结局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6年6月确诊为未足月胎膜破的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将行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未足月胎膜破产妇确定为治疗组,未及时能行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未足月胎膜破产妇为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所有未足月胎膜破产妇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出生评分、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黄疸等)发生率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1分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为4.8%,治疗组新生儿无1分Apgar评分<7分情况,对照组新生儿其他并发症包括新生儿硬肿症2例、新生儿黄疸3例,治疗组新生儿出现黄疸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与糖皮质激素的结合治疗能改善未足月胎膜破产妇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糖皮质激素 未足月胎膜早破 新生儿结局 临床研究
  • 简介:解剖学上根据组织结构、血管神经走行、疾病好发程度等将人体的某些部位称为“三角区”,它们往往既是机体的薄弱处,又是疾病多发处。重点防护人体的三角区,是延年益寿的重要措施。(1)面部三角区:面部三角区是由鼻根部与两侧口角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如果三角区出现不对称,提示面瘫、脑梗死、腑出血。如果鼻梁上出现十字形或纵向皱纹,显示脊柱可能有疾病。人中区颜色暗绿,提示有胆囊炎、胆绞痛。面部三角区有丰富的静脉网与颅内相通。一旦损伤或细菌及病毒感染,就可能随血管回流到脑部,引起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在此区域出现疖、痈,千万不能随意挑刺、挤压,否则极易导致颅内感染。(2)肩颈三角区:肩颈三角区由颈部和两肩组成。

  • 标签: 三角区 延年 保护 颅内感染 血管神经 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