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替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录了2013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6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30例,对照组单一使用PCI,观察组采用替洛非班+PCI的方式,于1—12个月内回访调查、复查冠脉造影等,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本次患者均于发病0—14天内行PCI术,包括急诊及择期手术,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掌握患者病变状态。介入治疗前,选用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术后每天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手术过程中使用肝素8000。10000U。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冠脉内注入盐酸替非班101μg/kg;静脉维持量,每天0.1μg/kg。结果本次从梗死相关血管(IRA)、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血流等进行对比,且统计并发症、不良心脏事件(MACE)等,对比2组患者病变状态。对照组TIMI血流3级发生率86.7%(26/30),观察组93.3%(28/30)(P〈0.05);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观察组3.3%(1/301,对照组13.3%(4/301(P〈0.051;观察组出血并发症皮下出血或牙龈出血等3.3%(1/30),对照组3.3%(1/301;结论由此可见,替非班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效果更优越,不仅改善了术后血管的TIMI血流,也有效控制不良事件、并发症,支架内再狭窄等。

  • 标签: 替罗非班 急性心肌封死 介入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等比重哌卡因腰麻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分别采用重比重哌卡因与等比重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等比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7.90%,低于重比重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5.4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等比重哌卡因药物,能够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相对较少,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等比重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妇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在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待分娩疼痛的产妇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不采用阿片类镇痛药情况下,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采用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进行分娩。分别观察两组产妇镇痛后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失血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减轻;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失血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硬膜外镇痛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有利于母婴安全,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罗哌替啶 芬太尼 硬膜外镇痛 无痛分娩
  • 简介:目的观察替非班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老年NSTE-AC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常规治疗+替非班)。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性标志物包括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肌钙蛋白T(troponinT,cTnT)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的浓度;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随访30d,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MACE)发生率;观察治疗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血清CRP、TnT及CKMB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0.28±0.07vs.0.39±0.08,P〈0.05);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4%vs.84.3%,P〈0.05);随访30d,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试验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NSTE-ACS患者,替非班能有效地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及血小板聚集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近期临床预后,而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运用。

  • 标签: 替罗非班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老年 血小板聚集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替非班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对改善无复流回复心肌再灌注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内发病时间在12小时内我院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284例,其中男性197例,女性87例,平均年龄53.76+-10.34(38至78)岁。将患者分为术中及术后使用替非班组201例,未使用替非班组8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造影特征、介入治疗、术后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级出血时间发生率。结果替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术中即可达到TIMI血流分级III级和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术中即可达到TIMI血流分级III级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和心脏原因再住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PCI中应用替非班可以显著改善STEMI患者无复流的发生和心肌再灌注,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西宁地区 无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