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肺癌上叶切除术后置入、双胸管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12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3例肺癌(肿瘤位于上叶)患者,分为双胸腔引流管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57.2±9.0)岁]和胸腔引流管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6.5±9.5)岁]。观察两组的引流管持续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胸腔引流管组引流量显著少于双胸腔引流管组[(746.4±215.9)mLw.(522.4±190.1)mL,P〈0.05]。两组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肿瘤位于上叶)上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效果不亚于双胸腔引流管效果,且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带管时间更短,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腔引流管 肺癌 上叶切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嗜麦芽寡氧胞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体外耐药特征.方法对36例嗜麦芽寡氧胞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纸片法测定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在36例感染病例中,全部患者在感染前均应用过广谱抗菌药物,94%患有各种严重基础疾患,67%的患者接受过超过3天的糖皮质激素治疗,56%接受过有创机械通气.体外药敏提示该菌多种耐药明显,敏感率大于60%,仅有头孢他定、环丙沙星、TMP-SMZ.结论嗜麦芽寡氧胞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临床缺乏特征性,由于该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抗感染治疗困难.

  • 标签: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麦芽寡氧单胞菌 耐药现状 体外药物敏感性 糖皮质激素治疗 广谱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侧肺循环阻断可行性及该术式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的显微结构变化,另选择30例行侧肺循环阻断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择行单纯肺动脉阻断术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侧肺循环阻断与单纯肺动脉阻断的显微结构变化类似,两组在炎症反应、组织水肿等方面无差别。比较两组术式临床应用方面:治疗组手术时间、动脉阻断时间、出血量小于对照组,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无差异。结论侧肺循环阻断不增加组织损伤,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阻断疗法 肺循环
  • 简介:肺结核危害人类的健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50年代初,结核病进入化疗时代,其疫情得到明显控制,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降低.近年来,随着艾滋病的蔓延,结核病呈现上升趋势,在抗痨的治疗过程中经常碰到药物的副作用或肺结核的并发症,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 标签: 肺结核 抗痨治疗 药物副作用 并发症 肝损害 糖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肺结核的诊断与处理方法。方法对49例妊娠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9例患者在发病14天以上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者31例;处理方法首先给予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并根据妊娠月份和孕妇的身体状况适时终止妊娠37例、继续妊娠12例(其中早产2例、低体重儿3例)。结论妊娠期间出现咳嗽、消瘦、低热的患者应当考虑有结核感染的可能,全面观察,必要时做胸部X线检查,并注意给予腹部保护。一旦确诊妊娠合并肺结核应尽快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考虑终止妊娠,严格掌握继续妊娠条件。

  • 标签: 妊娠合并 肺结核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自发性气胸根据肺脏破裂口的情况(有无活瓣作用)及胸腔压力的高低而分为张力性、单纯性和交通性三种,这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有一定的意义,然而对气胸的早期诊断却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根据我院肺科三十余年来347例气胸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临床表现把气胸分作五个类型,以便于临床医师及时掌握急诊处理

  • 标签: 自发性气胸 临床分型 单纯性 肺科 急诊处理 临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