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丙型肝炎多因输血或反复使用血制品而引起,虽然临床表现轻微,但预后较差,因此加强对HCV检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诊断和献血员筛选主要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IgG,本文以PCR检测HCVRNA结果为参照,探讨抗-HCV-IgM/IgG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及意义。

  • 标签: 抗-HCV-IgM 联合检测 急性肝炎 慢性肝炎患者 抗一HCV 慢性丙型肝炎
  • 简介:为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理想方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对照组应用法莫替丁、克拉霉素、甲硝唑,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同时对疗程2周的Hp根除率和疗程4周的溃疡愈合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药物联合治疗 消化性溃疡 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 简介:目的观察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胃十二指肠疾病共236例,包括慢性胃炎11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5例,胃溃疡25例,复合性溃疡8例,残胃炎4例。分别观察上腹疼痛、饱胀、反酸、恶心、暖气发生率。按不同病种选用铋剂、促胃肠动力药物、抗酸剂、H2RA或PPI+阿莫西林、甲硝唑4周(根除HPylori治疗者2周),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按以下标准分级:O级5种症状消失;1级有1~2种症状,但不影响饮食,也不需服药;2级有3种以上症状,影响饮食睡眠,需服药;3级症状持续存在,服药、调节饮食后无效。结果0级改善率慢性胃炎74.4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2,35%;胃溃疡64%;复合性溃疡25%,残胃炎0。结论药物联合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解除、改善其上消化道症状疗效明显。

  • 标签: 胃十二指肠疾病 药物联合治疗 服药 临床疗效分析 残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简介:目的观察甘露醇加多巴胺治疗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护肝、利尿、支持、维持水电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小剂量甘露醇和多巴胺,治疗观察20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腹水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9.4%和50.0%(P<0.05),腹水完全消失所用时间分别为13±2天和17±3天(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醇加多巴胺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是一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甘露醇 多巴胺 难治性肝硬化腹水 小剂量甘露醇
  • 简介:乙型肝炎在病程中或治疗后,部分病人出现HBeAg/抗HBe转换后,HBV-DNA阳性,可能是由于HBV-DNA出现前C区(1896位核苷G-A变异)或C区启动区突变(1762位核苷A—T变异、1764位核苷G—A变异)不能形成HBeAg,但病毒仍能复制及装配,病情不断进展,可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现将我们用中药健脾益气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阴性乙型肝炎

  • 标签: 中药 健脾益气汤 拉米夫定 治疗 HBEAG 阴性乙型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方法采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60例CHB患者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5例CHB对照.结果6个月、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的生化应答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者联用比单用拉米夫定效果明显.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胸腺肽 拉米夫定治疗 联合 病毒学应答率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后,再在原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羟基喜树碱(10mg,Ⅳ,d1-10)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结果28例晚期恶性肿瘤中,常规化疗方案组,显效5例(17.9%);同一病人经过常规化疗方案治疗2-4疗程后,在原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羟基喜树碱继续治疗2—5疗程,显效CR9例(32.0%);化疗副作用:常规化疗组中,恶心呕吐13例:Ⅰ度7例,Ⅱ度5例,Ⅲ度1例。白细胞减少7例: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1例,Ⅳ度1例。脱发12例:Ⅰ度5例,Ⅱ度5例,Ⅲ度2例。羟基喜树碱组中,恶心呕吐18例:Ⅰ度10例,Ⅱ度7例,Ⅲ度1例;白细胞减少8例:Ⅰ度2例,Ⅱ度3例,Ⅲ度1例,Ⅳ度2例;脱发13例:Ⅰ度2例,Ⅱ度8例,Ⅲ度3例;腹泻2例;皮疹1例。二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损害及心电图异常。结论联合羟基喜树碱可以进一步提高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主要毒副作用有所增加,但是可以接受的。

  • 标签: 羟基喜树碱 晚期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 联合化疗 药物毒副作用 口腔护理
  • 简介:内镜下摘除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有多种,但在摘除直径>2cm的息肉时易造成摘除不全、活动性出血甚至穿孔等,使其普遍开展受到限制,不少患者只能接受手术治疗.

  • 标签: 消化道息肉 内镜 金属夹 高频电治疗
  • 简介: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便秘的常见病因。据于普林等“报道。中国6城市老年人便秘发病率为11.5%。便秘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与结肠癌、老年痴呆和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关。虽然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很多。但老年人常大量不当使用泻药,非但效果不理想。还可能导致泻药性结肠和结肠黑变病。我院予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替加色罗联合乳果糖治疗,并与单独应用乳果糖或比沙可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联合用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 联合用药 疗效观察 替加色罗 乳果糖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外麻醉在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与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50例ASAⅠ~Ⅱ级子宫肌瘤病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Ⅱ组为腰硬联合麻醉组。术中监测BP、HR、SpO2、ECG和手术牵拉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两组病人BP均较麻醉前降低,但腰硬联合麻醉组下降幅度明显,HR、SpO2、ECG没有明显改变,Ⅰ组部分病人手术牵拉时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Ⅱ组病人骶神经阻滞完善,术中未见恶心、呕吐反应。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神经阻滞完善,肌松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阻滞平面 骶神经阻滞 监测
  • 简介:目的观察注射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照组单用甘利欣,治疗28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1.9%和3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5.23%和85.71%(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利欣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用甘利欣.

  • 标签: 治疗组 甘利欣 促肝细胞生长素 联合 慢性乙型肝炎 对照组
  • 简介:慢性乙型肝炎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病情迁延不愈,治疗非常困难.当前,虽有多种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用于临床,但疗效不甚理想.公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最有效的药物为干扰素及拉米定.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我们对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定联合α1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干扰素治疗 拉米夫定 疗效观察 联合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
  • 简介:我院于1994年2月至1997年2月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治疗32例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32例患者中,男29例,女3例,年龄28~64岁。按1995年5月北京第五

  • 标签: 脑垂体后叶素 洛赛克 效果分析 化道出血 治疗肝炎 消化性溃疡
  • 简介: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1,6-二磷果糖治疗慢性肝炎重度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20mg,1,6-二磷酸果糖10g静滴,1次/日;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30ml,丹参250ml静滴,1次/日.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纳减、恶心、呕吐、腹胀等常见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TBIL、ALT的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慢性肝炎重度,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退黄降酶作用.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联合 1 6-二磷酸果糖 治疗 慢性肝炎
  • 简介:目的比较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撤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效果.方法52例HBeAg阳性拉米夫定撤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应用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LT复常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7%);停药半年后ALT复常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3.6%).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63.3%)明显高于对照组(22.7%);治疗组停药半年后HBeAg阴转率(53.3%)明显高于对照组(9.0%).治疗组血清HB以g血清转换率(46.7%)明显高于对照组(9.0%);停药半年后血清HBeAg血清转换率治疗组(36.7%)明显高于对照组(4.5%).治疗组血清HBVDNA阴转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7.3%);治疗组停药半年后血清HBVDNA持续阴转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40.9%).结论苦参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对拉米夫定撤药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拉米夫定 联合 苦参素 治疗 拉米夫定撤药性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
  • 简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3以上。关于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许多学者认为部分FD病人与精神状态(焦虑或抑郁)及心理因素有关。为此我们采用多潘立酮(吗丁啉)联合氟哌噻吨(黛立新)治疗FD,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多潘立酮 氟哌噻吨 FD 功能性消化不良 联合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恐琢霰曛疚锏募觳饪晌裥灾琢龅牧俅舱锒咸峁┯泄匾谰?近年来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本研究采用并联试验法对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和CA125进行联合检测,并对其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价值进行评价.

  • 标签: 消化道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 诊断 CEA CA19-9 CA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