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2-12/2003-12我们给65例胃肠减压病人进行适量饮水,并以常规方法护理45例作对照,在防治口唇干裂、口咽部感染、早期呃逆,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稀释胃容物易于吸出等方面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胃肠减压 适量饮水 护理方法 口唇干裂 口腔炎 胃肠道手术
  • 简介:背景:慢传输型便秘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cellsofCajal,ICC)对胃肠平滑肌起搏作用和介导神经递质作用已被人们所认识,且在一些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存在ICC数量和结构异常改变。目的:探讨ICC在慢传输运动小鼠结肠组织中改变。方法:经吗啡诱导建立结肠慢传输运动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ICC表达和分布;采用Westernblot蛋白印迹试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组织c-Kit蛋白和c-kitmRNA表达。结果:①45天后两实验组小鼠近端结肠组织免疫组化c—kit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实验组Ⅱ较实验组Ⅰc-kit阳性细胞减少更明显(P〈0.01);60天后停吗啡组c-kit阳性细胞较纳洛酮阻断组和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小鼠远端结肠组织c—kit阳性细胞在所有组别之间无显著差异。②45天后两实验组小鼠近端结肠组织c-Kit蛋白和c-kit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均〈0.01);60天后停吗啡组近端结肠组织c-Kit蛋白和c-kitmRNA表达仍较纳洛酮阻断组和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和P〈0.01)。结论:吗啡诱导传输运动小鼠近端结肠组织中ICC数量下降,c—Kit蛋白和c-kitmRNA表达明显减少,提示近端结肠ICC减少可能是结肠慢传输运动原因之一;停用吗啡未能逆转ICC变化,结肠慢传输运动也无改善。纳洛酮阻断后.ICC变化基本恢复,结肠动力改善,纳洛酮可能阻止和恢复吗啡诱导ICC数量变化。

  • 标签: 小鼠 结肠 慢传输运动 CAJAL间质细胞 原癌基因蛋白质c—kit RNA 信使
  • 简介: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呼吸衰竭患者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7年2月,于我院行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前后动脉血气以及呼吸频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2h后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RR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几率为2.17,%,显著低于常规组10.87%,P<0.05。结论: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呼吸衰竭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将其广泛推广。

  • 标签: 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整体护理 常规护理
  • 作者: 黄欢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3-07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射洪市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
  • 简介:消化不良(dyspepsia)是一种胃动力出现了障碍而导致疾病,包括胃蠕动不好引起胃轻瘫以及食道反流病。长期消化不良,势必会引起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长期胃胀、胃痛、灼烧,就会影响到进食、睡眠、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另外,此类患者由于这些症状,往往需要反复到医院就诊,进而产生一定医疗费用,这对社会和个人都是一个不小负担。如果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告别这种不好现象,平常不仅要要多注意自己饮食习惯和调理自己身体外,还要知道消化不良一些危害和如何防治消化不良。

  • 标签: 消化不良;危害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价值对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9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基础干预,实验组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效果及消化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血液透析患者满意率、生理舒适水平、焦虑自评量表分数、SF-36简明健康量表评分、血液透析舒适程度、血液透析知识了解度、透析过程代谢紊乱、低血压不良事件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出现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几率低于对照组,体现出明显优势,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干预结果确切,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透析过程代谢紊乱、低血压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 舒适护理 应用价值
  • 作者: 李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医师在线》2019年 第6卷 第20期
  • 机构: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 乐山 614000
  • 简介:<正文>由于胰腺癌临床特点表现为病情发展迅疾、病势迅速恶化,大部分患者在确诊癌症时,胰腺癌已步入晚期。胰腺癌是消化道慢性疾病局部表现。胰腺癌肿瘤多生长在胰头部,后期扩散时甚至压迫总胆管。因此,胰腺癌晚期病人往往表现出体质虚弱、消化不良、脾胃不好生理状况。病人脾胃虚弱、抵抗力逐步下降,致使癌生长不受控制、出现加速生长现象,最终导致病情陷入恶性循环。

  • 标签: 胰腺癌;晚期症状;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研究功能性腹泻脾论治机制与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功能性腹泻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脾虚湿阻型,采用参芩白术散加减治疗方案;脾肾阳虚型,采用附子理中丸加减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治疗方案。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疗效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腹泻次数减少;粪便性状评分好转,自治疗2周始,到停药后4周,一直持续,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0.05);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〇.〇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生活质量上,全面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仅在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CP<〇.〇5)。结论脾论治功能性腹泻,能有效缓解脾气虚弱、阳气虚衰症状;腹泻次数减少、粪便性状改善;临床疗效持久;还能调畅气机,全面提髙生活质量;是中医开展功能性腹泻临床治疗有益探索。

  • 标签: 功能性腹泻 机制疗效 效果分析
  • 简介:背景:目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症状重叠现象尚缺乏深入研究和认识。目的:比较有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在消化不良症状学和发病机制方面的异同点。探讨FD患者产生重叠症状可能原因。方法:根据罗马Ⅱ标准问卷调查结果将120例FD患者分为重叠症状(食管、肠道和肛门直肠症状)和无重叠症状组。分别行消化不良症状学(严重程度、症状分型)和精神心理状态(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以及多导胃电图检查、放射性核素法或不透X线标志物法固体胃排空测定、液体营养餐负荷试验结合胃内压测定和心率变异性分析,分组比较检测结果。结果:62.5%FD患者重叠症状。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学、胃壁肌电活动、固体胃排空功能、胃敏感性和容受性功能以及自主神经功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重叠症状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比例显著高于无重叠症状者(P〈0.05)。结论:和无重叠症状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学和病理生理机制相同.提示两组患者消化不良症状诊治原则和措施相似。异常精神心理因素可能是重叠症状产生原因之一。

  • 标签: 消化不良 功能性 重叠症状 症状学: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门诊腹泻患儿行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79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行腹泻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儿呕吐、腹泻改善和退热时间,对两组患儿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评定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呕吐、腹泻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均晚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腹泻患儿行综合护理可较早地改善患儿呕吐、腹泻和发热症状,有利于患儿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腹泻 小儿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重症护理中亲情化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88例重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亲情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配合率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配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亲情化护理应用于重症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患者 亲情化护理 效果评估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效果和肝储备功能影响。方法以我院收治52例行介入治疗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ICGR15水平、心理能力、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肝癌介入治疗后所引起肝储备功能损害,缓解症状减少痛苦,改善心理状况及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癌 介入治疗 肝储备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内镜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物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近5年来我院就诊消化道黏膜下肿物60例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对病变进行确诊后行内镜消化道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中食管黏膜下肿物18例(30%),胃黏膜下肿物30例(50%),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物12例(20%)。所有患者都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60例患者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成功54例(90%),6例患者没有切除干净。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穿孔。结论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内镜切除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内镜 黏膜肿物 黏膜切除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胃肠手术患者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120例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率;结果: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达到94.6%优于对照组患者86.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2%优于对照组患者83.2%(P<0.05);结论: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了胃肠手术患者临床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可以进行推广。

  • 标签: 胃肠手术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精细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治疗过程中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中心治疗137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精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对护理措施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明显低于观察组89.9%(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及定期随访精细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社区管理效果,良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预后,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性胃轻瘫 护理干预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护理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原发性肝癌并采取介入治疗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管理。对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费用情况、生存质量、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2.50%明显低于观察组满意度85.00%(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相关费用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临床路径
  • 简介:目的对照分析内镜和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方法胆总管结石471例,其中内镜治疗365例,常规外科手术106例。采用EST、Pre—cut、EST后ENBD方法,比较内镜治疗和常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在适应症、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等方面的不同。结果365例胆总管结石内镜取石成功359例,成功率98.36%。EST后总早期并发症为10.86%(39/359),原因主要为胆管炎,占61.54%(24/39),而EST后行ENBD者早期并发症仅为2.96%(8/270),EST无后期并发症。内镜取石平均住院时间仅为3d。开腹手术创伤大,可产生胆管狭窄、胆管炎、肝功损害并发症,住院时间7~18d,平均12d,EST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结论EST对胆总管结石在住院时间、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都明显优于常规手术。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兰索拉唑治疗应激性溃疡效果及对VCL(黏附连接相关蛋白纽蛋白)、FAK(黏着斑激酶)表达影响。方法将150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I(各7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I应用安慰剂。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Ⅱ,观察应激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三组研究对象VCL、FAK、EGF、IL-2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髙于对照组I41.33%(P<0.05)。研究组治疗后6h、12h、24h、72h胃液pH值均显著髙于对照组I(P<0.05)。研究组治疗后24h、72h胃液pH值与对照组II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VCL、FAK、EGF、IL-2值均显著髙于对照组I(P<0.05),且与对照组II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CL、FAK在应激性溃疡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兰索拉唑能有效提髙VCL、FAK水平,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

  • 标签: 应激性溃疡 兰索拉唑 VCL、FAK
  • 简介:目的:探讨对痔瘘患者术后坐浴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痔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坐浴护理,实验组落实全面坐浴护理。比较两组痔瘘手术患者满意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创面痊愈时间、换药次数、坐浴次数;护理前后患者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感染、水肿痔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排便情况。结果:实验组痔瘘手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痊愈时间、换药次数、坐浴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水肿痔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为(2.31±0.71)d,且排便时较为通畅;对照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为(3.52±0.86)d,且排便通畅性欠佳,两组排便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坐浴护理在痔瘘手术护理中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感染、水肿并发症,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换药和坐浴次数,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痔瘘患者 术后坐浴 护理干预 效果
  • 作者: 付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9-04
  • 出处:《健康世界》2022年第5期
  • 机构:四川省广元市苍溪社会保险医院 四川广元 628400
  • 简介:目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结石治疗中实施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本院2019年1月-2022年2月收入胆结石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按照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开腹手术)和观察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两组,分析手术结果。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综合有效25例(100%),对照组综合有效21例(84%),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经过手术后,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比对照组更好(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可提升胆结石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常规开腹手术,手术效果更好,患者康复结果更理想,可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道镜;胆结石;治疗;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