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2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患儿家属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程序能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儿尽快恢复健康,还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腹泻 整体护理程序 护理效果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强调人是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强调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体护理过程,使病人得到全程、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整体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 出院 入院 护理模式 护理服务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类健康观念的更新,整体护理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整体化护理的主要任务是: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方面来考虑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这表明社会向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整体化护理的开展使护理服务的工作量自然而然地随之大幅度增加。

  • 标签: 护理医德 整体护理 医学模式 健康观念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 简介:我们于2003-06-24收治了1例外伤致左肩胛骨骨折、左肱骨骨折、左股骨干骨折及身体多处软组织裂伤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患者。DKA是糖尿病患者血中酮体升高或尿中酮体阳性,致使体内酸碱失衡,血中pH值下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因患者血糖增高,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粒细胞功能受损,以及转移因子没能相应地增加,加上患者受到严重创伤,易并发各种感染或伤口难以愈合。经认真实施整体护理,患者未发生并发症,于2003-08-11痊愈出院。现将护理对策及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患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整体护理 多发骨折 DKA 并发症
  • 简介:炎症性肠病(IBD)正成为消化内科治疗领域中巨大的挑战之一。现阶段IBD的临床治疗思维和手段仍主要是针对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对抗自身免疫反应等,并辅以外科手术,处理肠道并发症。然而,上述治疗手段在相当数量的IBD患者中并未能阻止病程的进展,患者预后较差。随着"脑-肠微生态"互动机制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IBD认知和处理相关的消化心身整体医学思维和手段日趋涌现,为提升IBD的临床处理水平提供了启示。本文着重阐述运用消化心身整体医学思维和手段,针对肠道炎症相关的精神心理因素、神经免疫调控、肠道环境稳态等多个关键环节,以期提升IBD的临床处理水平。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消化系统 身心疗法 脑-肠互动 神经递质 微生物学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中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90例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随机将患者分组,对照组予护理常规操作,干预组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率;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护理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长、血压控制理想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干预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舒张压、收缩压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减少主动脉夹层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护理 整体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对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性血糖监测和整体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8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给予连续性的血糖监测和整体性的护理以及常规的血糖监测和护理。结果干预后,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服务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血糖监测和护理措施相比,对糖尿病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连续性的血糖监测和整体性的护理措施可以保持合适的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住院天数并提高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 急性胰腺炎 血糖监测 护理
  • 简介:我们1993~2003年10年间,经临床、内镜与病理确诊胃癌312例,其中268例已经手术治疗,现将临床资料完整的260例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胃癌 病理学 肿瘤 胃窦 胃底
  • 简介:肠套叠系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着的肠系膜套入邻近的肠腔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般认为发病与肠痉挛及肠管蠕动紊乱有关,80%发生于2岁以下,男比女多2~3倍,现将我院近年来经治疗的资料完整的小儿肠套叠50例分析如下。

  • 标签: 小儿 肠套叠 急腹症 发病机理 肠痉挛 病例分析
  • 简介:为探讨昆明地区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t,PU)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本文对我院1973年12月至2000年12月间胃镜检查的80517例经确诊为PU的8398例,分别以其发病与性别、年龄、季节、部位、并发症的关系进行了胃镜分析和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胃镜分析 流行病学分析 消化性溃疡 并发症 结果报告 发病
  • 简介:作者对23例已确诊的小肠出血的定位,定性诊断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血管畸形是小肠出血的前3位病因,分虽占39.13%,21.74%,17.39%;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肿瘤有较大的价值,核素扫描适应小肠憩室出血,推进式小肠镜适应空肠上部病变;对剖腹探查不能发现病灶的病例,术中内镜会有所收获。

  • 标签: 小肠出血 肿瘤 核素扫描 小肠憩室 选择性动脉造影 血管畸形
  • 简介:目的通过对26082例胃镜结果进行分析,寻找上消化道疾病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以期能够更好地防治该类疾病。方法系用回顾性总结、归纳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详见附表资料。结论本项研究验证了胃镜检查的广泛适应性和安全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检出的上消化道疾病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另外,在胃镜检查中,要注意不同部位、多种疾病的诊断。

  • 标签: 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PHC)临床特点,为PHC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10例PH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0%以上的患者以非特异性症状与体征就诊,12.26%因并发症、合并症或转移症状就诊,3.55%因体检异常就诊;在有病理诊断的病例中,肝细胞癌占70.7%(29/41);HBV感染率为81.61%,男性高于女性(P〈O.01);AFP阳性率为70.5%,HBV感染者AF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者(P〈0.01);2.9%具有血吸虫病史,33.23%有嗜烟、酒史;4.52%具有PHC家族史。结论HBV感染是PHC的主要病原学因素,嗜酒、吸烟及血吸虫病等也可能是肝癌的风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控制HBV感染流行,是减少PHC发生的关键所在;定期对健康人群尤其是高危人群进行B超、AFP等检测,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甲胎蛋白 临床特点
  • 简介:本组153例中男71例,女82例,年龄50~92岁,平均年龄68.2岁,患者从发病到超声检查时间为0.5h~10天,多数在3天以内,仪器使用德国西门子Prima超声诊断仪和美国惠普HPImagePoint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多数患者不需特殊准备,随到随查。部分需要空腹或膀胱充盈的患者嘱其下午或次展做好准备再查。检查时根据腹痛情况对其腹部相应脏器进行多方位扫查,尤以疼痛部位为重点扫查区域。

  • 标签: 老年人 患者 急诊 超声诊断仪 准备 膀胱充盈
  • 简介:总结分析1990~1998年我科所做的急腹症手术,发现44例术前不同程度被误诊误治或延诊延治。为吸取教训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急腹症 误诊 误治 原因